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9859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快恢复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CN202210768539.6在审
  • 祁金伟;张耀辉;卢烁今 - 深圳市千屹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7-01 - 2022-09-30 - H01L29/868
  • 该快恢复二极管结构包括:衬底,衬底中具有漂移区,漂移区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类型掺杂区,第一类型掺杂区位于漂移区中,且第一类型掺杂区沿第一侧指向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第一类型掺杂区与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反;第二类型掺杂区,第二类型掺杂区位于漂移区的第一侧,且第二类型掺杂区的掺杂浓度沿远离漂移区的方向递减,第二类型掺杂区与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同;缓冲区,缓冲区位于第二侧,缓冲区与漂移区的掺杂类型相同。通过使第一类型掺杂悬浮于上述漂移区中,能够在更薄的漂移区厚度下实现同等耐压,且第二类型掺杂区的掺杂浓度沿远离所述漂移区的方向递减,提高了器件的反向恢复能力。
  • 恢复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光感测器及其制造方法-CN200510095806.4有效
  • 杨敦年;伍寿国;钱河清;曾建贤;林政贤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8-16 - 2006-02-22 - H01L31/08
  •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光感测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光感测器具有与沟渠式绝缘结构整合的夹止式感光二极管结构,该光感测器包括一第一导电型的基板、至少一位于该基板内的沟渠、至少一该第一导电型的掺杂区以及至少一第二导电型的掺杂区,每一第一导电型的掺杂区位于一对应的沟渠下,每一第二导电型的掺杂区位于对应的第一导电型掺杂区与基板之间,第一导电型或第二导电型的掺杂区皆未延伸到沟渠的角落。本发明提供的夹止式感光二极管结构是与一沟渠绝缘结构整合,该夹止式感光二极管结构的位置可避开高缺陷密度的沟渠角落,而改善暗电流特性,因此,短波长的响应可通过使用此夹止式感光二极管结构而加以改善。
  • 光感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910577014.2有效
  • 周飞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9-06-28 - 2023-09-12 - H01L29/06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包括衬底以及凸出于衬底的鳍部,衬底内形成有阱区,阱区内具有第一类型离子;在鳍部中形成反型掺杂区和阈值电压调节区,阈值电压调节区位于鳍部的顶部一侧,反型掺杂区位于阈值电压调节区下方,阈值电压调节区内具有第一类型离子,反型掺杂区内具有第二类型离子;在鳍部露出的衬底上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露出反型掺杂区和阈值电压调节区。通过使阈值电压调节区形成在鳍部的顶部一侧,从而降低鳍部顶部位置的电流密度,通过反型掺杂区,使得器件沟道远离鳍部的表面,从而改善闪烁噪音的问题,并使得器件的开启电压满足性能需求;综上,通过反型掺杂区和阈值电压调节区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1410535204.5有效
  • 潘光燃;石金成;文燕;王焜;高振杰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4-10-11 - 2019-08-06 - H01L29/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位于所述衬底表层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一掺杂区中的第一导电类型的若干个第二掺杂区、以及位于所述衬底表层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三掺杂区位于所述器件的低压端,所述第一掺杂区从所述第三掺杂区靠近所述高压端的一侧起延伸至所述高压端,所述第二掺杂区位于所述器件的高压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无需通过降低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提高器件反向特性,在提高器件耐压特性的基础上,保证器件的导通电阻不会变大。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110087535.3有效
  • 杨怡箴;张耀文;卢道政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4-06 - 2012-10-17 - H01L29/06
  • 该半导体元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型的第一掺杂区、具有第二导电型的第二掺杂区、栅极以及介电层。第一掺杂区位于基底中,且第一掺杂区中具有沟渠。第二掺杂区位于沟渠底部,第一掺杂区被分隔,形成分离的两个源极或漏极掺杂区,源极掺杂区与漏极掺杂区之间为通道区。栅极位于沟渠之中。介电层覆盖沟渠的侧壁与底部表面,分隔栅极与基底。藉此本发明的半导体元件可以避免短通道效应的产生而且可以降低源极以及漏极掺杂区的阻值。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SiC MOSFET及其制作工艺方法-CN202310836119.1有效
  • 罗寅;谭在超;丁国华 - 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10 - 2023-09-22 - H01L29/06
  • 其可降低寄生体二极管的续流损耗,同时可确保SiC MOSFET正常导通及其反向耐压特性,SiC MOSFET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漏极金属层、衬底、漂移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分布于栅极两侧的源极金属层、P+Ge掺杂区、阱区、源区,P+Ge掺杂区、阱区、源区位于漂移层内,阱区位于漂移层的两侧顶部区域,P+Ge掺杂区纵向贯穿阱区后与漂移层接触,并将阱区分割为两个区域:条形区、L型区,源区位于L型区的直角内侧,P+Ge掺杂区的外侧端与条形区的内侧端接触,P+Ge掺杂区的内侧端与源区外侧端、L型区的底部侧端接触,源极金属层位于源区、P+Ge掺杂区顶端,P+Ge掺杂区与漂移层形成异质结。
  • 一种sicmosfet及其制作工艺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电流路径方向控制功能的半导体结构-CN201810990282.2有效
  • 江启文 - 江启文
  • 2018-08-28 - 2022-03-29 - H01L29/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流路径方向控制功能的半导体结构,包含有基板及其上具有磊晶层,其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一掺杂区位于基板上及磊晶层一侧,第一掺杂区具有第一或第二导电型,第二掺杂区包覆在磊晶层中,第二掺杂区具有第二导电型,第三掺杂区位于磊晶层且位于第一、第二掺杂区间,藉由磊晶层分隔第一、第二、第三掺杂区,第三掺杂区具有第二导电型,第四掺杂区包覆于第三掺杂区中,第四掺杂区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五掺杂区包覆于第一掺杂区中,第五掺杂区与第一掺杂区相反型态,当基板接收电流可选择性自磊晶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掺杂区传输并控制电流流向。
  • 具有电流路径方向控制功能半导体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