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984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710734937.5有效
  • 张璐;查源卿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7-08-24 - 2020-11-27 - H01L27/11524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包括单元存储器和内容可寻址存储器;在基底上形成栅极结构,包括隧穿氧化层以及位于隧穿氧化层上的浮置栅层;在单元存储器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第一掺杂;在内容可寻址存储器栅极结构两侧的基底内形成第二掺杂,第二掺杂掺杂浓度小于第一掺杂掺杂浓度。通过降低第二掺杂掺杂浓度,以提高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的初始阈值电压,相应使得浮置栅层在本征态时所具有的电子增多,因此可以改善陷阱辅助隧穿效应,从而提高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的数据保存能力;此外,第一掺杂掺杂浓度不受影响,从而使单元存储器的性能不受影响。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及静电放电防护方法-CN202010271862.3在审
  • 王世钰;黄文聪;徐志纬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4-09 - 2021-10-12 - H01L2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元件及静电放电防护方法,半导体元件包括第一/、第二/、基极、第一静电放电及第二静电放电。第一/用以接收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用以接收第二电源电压。第一/及第二/形成于基极上。第一静电放电包含第一型的第一掺杂及第二型的第一阱。第一掺杂用以接收第二电源电压,且形成于第一阱中。第二静电放电包含第一型的第二掺杂及第二型的第二阱。第二掺杂用以接收第一电源电压,且形成于第二阱中。第一/及该第二/设置于第一静电放电及第二静电放电之间。
  • 半导体元件静电放电防护方法
  • [发明专利]TF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CN202210178801.1在审
  • 弓程 -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2022-02-25 - 2022-06-03 - H01L29/786
  • 本发明提供一种TF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该TFT器件中的有源层包括:掺杂掺杂、位于掺杂掺杂之间的沟道掺杂极之间设置有第一金属氧化物层,掺杂极之间设置有第二金属氧化物层,极通过第一金属氧化物层与掺杂电性连接,极通过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与掺杂电性连接;由于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与有源层中的金属氧化物层接触较好,第一金属氧化物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层可以作为极、极与有源层之间的过渡层,可以有效改善二者欧姆接触问题,从而提高TFT器件的充电率,进而满足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分辨率和刷新率。
  • tf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阵列
  • [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1488405.6在审
  • 王凯;齐一泓;周贤达 - 中山大学
  • 2020-12-16 - 2021-03-16 - H01L27/14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增益及宽动态响应范围的集成光电传感器,其掺杂掺杂区间隔设置于衬底的顶部,掺杂顶部形成极电极,掺杂顶部形成极电极;栅绝缘层设置于掺杂掺杂之间,其顶部设置有栅电极;掺杂极电极、掺杂极电极、栅绝缘层和栅电极形成场效应晶体管;光敏掺杂与所述衬底形成光敏二极管,所述光敏掺杂顶部形成光敏二极管的顶部电极,所述衬底为光敏二极管的底部电极并与场效应晶体管的背沟道相连;所述隔离设置于所述光敏二极管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之间。
  • 一种集成光电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CN201210545696.7无效
  • 吴彦佑;方俊雄;蔡志鸿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14 - 2013-03-27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多晶硅主动层,以便在基板上定义出多晶硅主动;形成图案化的透明导电氧化物金属层,用以定义出掺杂掺杂;形成栅极金属层;采用离子植入制程,形成该掺杂、该掺杂以及轻掺杂极端;分别形成极金属层和极金属层于栅极金属层的两侧;以及形成绝缘保护层于极金属层和极金属层的上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透明导电氧化物金属层及栅极绝缘层的总厚度与单个栅极绝缘层之间的厚度差异,搭配P+植入能量,从而使用同一道掺杂制程即可达到轻掺杂极端、掺杂掺杂所需的掺杂剂量,进而减少光罩的使用数量
  • 一种用于低温多晶薄膜晶体管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766417.9有效
  • 赵海廷;魏朝刚;刘青刚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2014-12-11 - 2018-11-09 - H01L29/786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包括:基板;多晶硅半导体层,包括沟道极和极及至少一个轻掺杂;栅绝缘层,包括下层的氧化硅层,及上层的氮化硅层或氮氧化硅层,下层的氧化硅层覆盖沟道极、极及轻掺杂,上层的氮化硅层或氮氧化硅层沉积于下层的氧化硅层上且仅覆盖轻掺杂和沟道;及栅极层,设置在上层的氮化硅层或氮氧化硅层之上且仅覆盖沟道。多晶硅半导体层上设置双层栅绝缘层,通过一次光刻工艺,使极、沟道及轻掺杂上的膜层结构不同,然后仅通过一次离子注入即可完成LDD轻掺杂掺杂,简化工艺步骤,节约成本,LDD掺杂掺杂均为自对准掺杂
  •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压VD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CN202110190174.9有效
  • 陈利 - 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21-02-18 - 2022-08-02 - H01L29/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VD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N型重掺杂衬底,P型掺杂,N型掺杂,本征,P型阱,P型重掺杂,N型重掺杂,高K绝缘层,栅极多晶硅,栅极电极,极电极和极电极;其中极电极设在N型重掺杂衬底下表面,N型重掺杂衬底上设有P型掺杂、N型掺杂、本征,本征设在中间,本征的两侧设有N型掺杂,N型掺杂的两侧设有P型掺杂,在P型掺杂和N型掺杂上设有P型阱,在P型阱上设有P型重掺杂和N型重掺杂,P型重掺杂远离栅结构,栅结构设在本征上,对极、极和栅极沉积金属电极。
  • 一种高压vdmo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背棚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和静态随机存储器-CN03137020.9无效
  • 张盛东;陈文新;黄如;刘晓彦;张兴;韩汝琦;王阳元 - 北京大学
  • 2003-05-29 - 2003-11-12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对准的背栅MOS晶体管结构,包括栅电极、侧墙介质层、栅介质层、掺杂掺杂构成的、沟道,其和沟道掺杂与栅电极相互自对准;的重掺杂与沟道之间存在与栅电极自对准的且对称的轻掺杂厚而沟道薄。其制作方法,是在背栅电极和背栅介质层形成后,淀积一较厚的Si膜,然后进行无掩膜较低能量的离子注入掺杂,接着用化学机械抛光进行表面平坦化。本发明背栅MOS晶体管结构,其自对准结构使得器件特性的离散最小化;其厚以及对应的轻掺杂导致寄生电阻和关态电流减小;其薄沟道能提供大的导通电流和改善短沟道效应。
  • mo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静态随机存储器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010253812.9有效
  • 邵丽;巨晓华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0-08-09 - 2012-03-14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垂直延伸MOS晶体管区,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在垂直延伸MOS晶体管区的衬底内形成掺杂;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的一侧覆盖部分的掺杂;以所述栅极结构为掩膜,对掺杂和衬底进行第二导电类型离子注入,形成掺杂掺杂。本发明所述栅极结构覆盖有部分的掺杂,并采用栅极结构为掩膜,进行掺杂掺杂的离子注入,使得掺杂与侧墙的距离保持稳定,进而极导通电阻值和驱动电流保持稳定,提高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的稳定性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