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984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2210672429.X在审
  • 温文莹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6-15 - 2023-07-11 - H01L29/778
  • 通道层具有第一掺杂与第二掺杂。第二掺杂的一部分嵌入第一掺杂,且第一掺杂掺杂类型与第二掺杂掺杂类型相反。所述半导体结构也包含阻障层,阻障层设置于通道层之上。所述半导体结构更包含栅极、极与极,栅极、极与极设置于阻障层之上并穿过阻障层。栅极设置于第二掺杂之上,且极与极分别设置于栅极的两侧。本发明可以提高半导体结构整体的电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CN201410097920.X在审
  • 李勇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3-17 - 2015-09-23 - H01L21/823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具有NMOS和PMOS的半导体衬底,其上形成有伪栅极结构,伪栅极结构的两侧形成有偏移侧墙;实施第一低掺杂离子注入,在PMOS中形成第一低掺杂/;在PMOS上的偏移侧墙的两侧形成侧墙,在PMOS的将要形成/的部分中形成嵌入式锗硅层;实施第二低掺杂离子注入,在NMOS中形成第二低掺杂/;在NMOS上的偏移侧墙的两侧形成侧墙,在NMOS的将要形成/的部分中形成嵌入式碳硅层。根据本发明,可以避免后形成嵌入式锗硅层时的高温工艺以及氢气氛围对在先形成的NMOS的低掺杂/和袋状以及嵌入式碳硅层的负面影响,确保NMOS的性能不受影响。
  • 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射频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310244707.2有效
  • 钱文生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3-06-19 - 2017-02-08 - H01L29/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频LDMOS器件,在漂移中包括和漂移掺杂类型相反的埋层,埋层被漂移包围,埋层和沟道相隔离一段距离,埋层和漂移掺杂浓度满足在加工作电压时埋层和漂移完全耗尽;在满足加工作电压时埋层和漂移完全耗尽条件下,漂移掺杂浓度越高,射频LDMOS器件的导通电阻越小;在加工作电压时埋层和漂移形成的完全耗尽区域越大,射频LDMOS器件的寄生电容越小。本发明能同时降低器件的导通电阻和寄生电容,提高器件的性能。
  • 射频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和半导体结构-CN202310450436.X在审
  • 黄猛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4-23 - 2023-07-21 - H10B12/00
  • 提供堆叠结构,堆叠结构包括衬底和形成于衬底上的至少一层堆叠层;堆叠层包括牺牲层和形成于牺牲层上的有源层;于堆叠结构内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沟槽;第一沟槽将有源层分割为有源柱;沿第一方向,有源柱包括第一、沟道和第二;于堆叠结构内形成沟槽,沟槽暴露第一和第二;对第一和第二执行第一次原位选择性外延生长处理,形成第一掺杂和第二掺杂;于堆叠结构内形成沟道沟槽,沟道沟槽暴露部分沟道;对被沟道沟槽暴露的沟道执行第二次原位选择性外延生长处理,形成沟道层。本实施例能够改善晶体管的掺杂均匀性。
  • 一种半导体结构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911235424.5有效
  • 许谢慧娜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9-12-05 - 2023-07-04 - H01L29/06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栅极结构,平行于所述基底表面且与所述栅极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在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所述基底内形成轻掺杂;形成所述形成轻掺杂后,利用光刻工艺形成第一掩膜层,所述第一掩膜层覆盖所述栅极结构、以及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部分的所述轻掺杂;以所述第一掩膜层为掩膜,在所述栅极结构两侧的所述基底内形成掺杂;形成所述掺杂之后,去除所述第一掩膜层本发明增大了位于栅极结构侧壁的第一掩膜层的横向宽度的可控范围,便于根据掺杂的工作电压的需求,调节栅极结构和掺杂之间的轻掺杂的横向宽度,从容提高了工艺灵活性。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CN201911193425.8在审
  • 万康;冯兵明;顾维杰;葛泳;马应海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28 - 2020-06-02 - H01L27/12
  • 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包括以及位于之间的沟道与沟道之间,以及与沟道之间的导电支路上均设有轻掺杂,轻掺杂相对于衬底的最高点低于相对于衬底的最高点和相对于衬底的最高点。通过设置离子注入深度处到衬底的距离大于轻掺杂远离衬底的表面到衬底的距离。在轻掺杂减小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的基础上,降低了制作薄膜晶体管的工艺制程复杂度,从而降低了制作薄膜晶体管的成本。
  • 阵列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CN201210134103.8有效
  • 罗军;邓坚;赵超;钟汇才;李俊峰;陈大鹏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4-29 - 2013-10-30 - H01L21/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在衬底上形成栅极堆叠结构;执行第一离子注入,在栅极堆叠结构两侧的衬底中注入第一掺杂离子;在衬底和栅极堆叠结构上淀积金属层;执行第一退火,金属层与衬底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的,并在硅化物与衬底之间的界面处形成第一掺杂离子分凝;执行第二离子注入,在金属硅化物的中注入第二掺杂离子;执行第二退火,在金属硅化物的与衬底之间的界面处形成第二掺杂离子掺杂离子分凝。通过两次掺杂注入并推进退火,在金属硅化物的与硅沟道之间的界面处形成掺杂离子的分凝,有效降低肖特基势垒高度,大大降低了漏接触电阻同时还提高了器件驱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