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100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发光二极体晶片-CN201611234809.6有效
  • 吴俊德;罗玉云 - 英属开曼群岛商錼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2-28 - 2021-03-02 - H01L3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体晶片,包括P型半导体、发光、N型半导体及第一金属电极。发光配置于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之间。N型半导体包括第一N型半导体、第二N型半导体及欧姆接触,其中欧姆接触配置于第一N型半导体与第二N型半导体之间。第一金属电极配置于第一N型半导体上,第一N型半导体的位于第一金属电极与欧姆接触之间的区域中含有从第一金属电极扩散而来的金属原子,以使第一金属电极与欧姆接触形成欧姆接触。
  • 发光二极体晶片
  • [实用新型]芯片模块和3D芯片-CN202120258326.X有效
  • 李晓骏;郭杏;麻乐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1-01-29 - 2021-09-10 - H01L23/528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模块和3D芯片,其中,芯片模块包括:衬底层;金属,所述金属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金属的所述第二表面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金属穿孔组件,设置在所述金属内,所述金属穿孔组件包括:第一导体件、第二导体件和导体连接孔,所述第一导体件形成于所述金属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体件形成于所述金属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导体连接孔形成于所述金属内,所述第二导体件通过所述导体连接孔连接于所述第一导体件该芯片模块降低了刻蚀的工艺难度,降低了占用金属的面积,降低了电阻寄生参数和电容寄生参数,缩短了芯片模块的制备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 芯片模块
  • [发明专利]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1911024597.2在审
  • 康庭慈;丘世仰 - 南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0-25 - 2021-02-02 - H01L23/55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结构包括半导体基板、屏蔽结构、接地端以及硅通孔。遮蔽结构位于半导体基板上,且屏蔽结构包括第一金属、第二金属以及第三金属。第一金属层位于半导体基板上。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上。第三金属层位于第二金属上。接地端电性连接第三金属。硅通孔位于半导体基板上且与屏蔽结构相邻。上述的半导体结构可以减少与硅通孔相关联的杂讯,进而可以改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其他]多层布线基板-CN201890000877.2有效
  • 佐藤贵子;大菅健圣;冈本真典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8-05-23 - 2020-08-21 - H05K3/46
  • 多层布线基板具备:第1绝缘;第2绝缘,层叠于第1绝缘;第1导体布线,设置于与第2绝缘相反侧的第1绝缘的表面;第2导体布线,设置于第1绝缘侧的第2绝缘的表面;间连接导体,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第1绝缘而设置为连接第1及第2导体布线,包含金属间化合物;第1金属间化合物,设置在第1导体布线间连接导体之间,包含金属间化合物;和第2金属间化合物,设置在第2导体布线间连接导体之间,包含金属间化合物,第1及第2金属间化合物包含的金属间化合物均具有与间连接导体包含的金属间化合物不同的组成,第1金属间化合物设置在层叠方向上高度与第1导体布线和第1绝缘的界面不同的位置。
  • 多层布线
  • [发明专利]用于3D芯片的芯片单元、芯片组件和3D芯片-CN202110130017.9在审
  • 李晓骏 -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1-01-29 - 2022-07-29 - H01L23/498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3D芯片的芯片单元、芯片组件和3D芯片,其中,芯片单元包括:衬底层;金属金属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金属的第二表面设置在衬底层上;金属穿孔组件,设置在金属内,金属穿孔组件包括:第一导体件、第二导体件和导体连接孔,第一导体件形成于金属的第一表面,第二导体件形成于金属的第二表面,导体连接孔形成于金属内,第二导体件通过导体连接孔连接于第一导体件,以使信号能够通过衬底层传输至第一表面;衬底通孔,开设在衬底层上,连通于第二导体件。该芯片单元降低了刻蚀的工艺难度,降低了占用金属的面积,降低了电阻寄生参数和电容寄生参数,缩短了芯片单元的制备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 用于芯片单元组件
  • [发明专利]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CN201510354360.6有效
  • 伏广才;李志超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6-24 - 2019-09-27 - H01L21/768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有金属互连、覆盖所述金属互连表面的隔离层、覆盖所述隔离层表面的半导体、以及贯穿所述半导体、隔离层并暴露出金属互连的开口;形成覆盖所述半导体表面、开口的侧壁和底部的绝缘;采用溅射工艺形成位于所述绝缘表面的金属掩膜,所述金属掩膜暴露出开口底部的绝缘;以所述金属掩膜为掩膜刻蚀所述绝缘形成侧墙,所述侧墙暴露出开口底部的金属互连;形成侧墙后,在所述开口内形成导电插塞,所述导电插塞的底部与金属互连电连接。所述金属掩膜可有效保护半导体不被破坏,形成的半导体器件,例如惯性传感器的性能优越。
  • 半导体器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CN202011134955.8有效
  • 叶国梁 -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20-10-21 - 2023-01-03 - H01L2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获取预处理半导体结构,预处理半导体结构包括具有第一暴露面的金属金属第一暴露面具有凸起部;在金属第一暴露面设置保护,保护至少覆盖金属除凸起部以外的其它部分;去除凸起部以在金属上形成金属的第二暴露面;在第一暴露面的所在区域上形成介质,且介质完全覆盖第一暴露面的所在区域。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在金属除凸起部的其它部位上覆盖保护保护金属;蚀刻掉凸起部,对半导体器件的金属表面进行修整,避免凸起部影响半导体器件的后续制程,在金属上覆盖保护,使得半导体器件的表面平整,更有利于半导体器件的后续制程,方法简单,便于实施。
  • 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CN201510293278.7有效
  • 刘继全;周鸣;汪民武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5-06-01 - 2019-05-28 - H01L21/768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有介质;在所述介质中形成开口,开口底部暴露出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填充满开口的金属,且金属还覆盖于介质顶部表面;研磨去除高于介质顶部表面的金属,且研磨后的金属顶部表面形成有金属氧化物;去除金属氧化物;在研磨后的金属表面形成金属阻挡,且金属阻挡的厚度均匀性大于金属氧化物的厚度均匀性,金属阻挡的致密度大于金属氧化物的致密度;向金属阻挡表面通入硅源气体,将金属阻挡转化为金属。本发明在改善半导体结构抗电迁移能力的同时,避免金属的电阻率升高,从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