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5365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0910056728.5有效
  • 三重野文健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09-08-20 - 2011-03-30 - H01L21/8247
  • 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以及形成覆盖半导体衬底的表面区域的栅极电介质。形成覆盖栅极电介质多晶结构。该方法使多晶结构经受氧化环境的影响,以使得形成覆盖多晶结构的第一氧化硅并且在多晶结构的下面形成底切区域。形成覆盖多晶结构并填充底切区域的氧化铝材料。在特定实施例中,氧化铝材料具有夹在第一氧化铝与第二氧化铝之间的纳米晶硅材料。氧化铝材料经受选择性蚀刻工艺,在底切区域的一部分中的嵌入区域中保留氧化铝材料。该方法形成覆盖多晶结构的侧面区域的侧壁结构。
  • 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消除多晶刻蚀工艺中多晶残余的方法-CN201410714842.3有效
  • 束伟夫;荆泉;任昱;张旭升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4-11-28 - 2018-09-04 - H01L21/28
  • 本发明公开了消除多晶刻蚀工艺中多晶残余的方法,涉及微电子领域。该方法为:采用光学线宽测量仪测量多晶中原始的底部抗反射的厚度H1,并设定第一次刻蚀时间;根据设定的第一次刻蚀时间对多晶进行第一次刻蚀,并获取第一刻蚀的厚度H2;根据原始的底部抗反射的厚度H1和第一刻蚀的厚度H2,采用制程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对所述多晶进行第二次刻蚀。本发明在多晶刻蚀前,采用光学线宽测量仪测量多晶底部抗反射厚度;通过制程控制系统针对底部抗反射的厚度,使用相应的刻蚀工艺参数,时时反馈修正刻蚀时间,对多晶多晶进行刻蚀,达到消除多晶刻蚀工艺中多晶残余的目的
  • 消除多晶刻蚀工艺残余方法
  • [发明专利]SONOS存储器的制作方法-CN201210507123.5在审
  • 徐爱斌;莘海维;包德君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12-11-30 - 2013-02-27 - H01L21/824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NOS存储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中的有源区上依次形成第一二氧化硅、氮化硅和第二二氧化硅,所述第二二氧化硅、氮化硅、第一二氧化硅构成ONO薄膜;在ONO薄膜上沉积多晶;刻蚀所述多晶,在所述ONO薄膜上形成多晶;在所述多晶和ONO薄膜上沉积保护二氧化硅;对所述多晶进行高温氧化;进行刻蚀工艺,去除位于衬底上的ONO薄膜,形成电荷存储单元。本发明有效降低了栅极多晶的底部被侵入氧化成二氧化硅而导致多晶边缘处ONO薄膜太厚的不良效应,从而使存储器在执行擦除操作时能完全擦除,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 sonos存储器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铝金属栅极的形成方法-CN201010603682.7有效
  • 蒋莉;黎铭琦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0-12-23 - 2012-07-04 - H01L21/28
  • 一种铝金属栅极的形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有牺牲氧化多晶及侧墙;所述侧墙位于多晶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上;在多晶和侧墙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间介质,所述间介质多与晶硅栅和侧墙齐平;去除多晶和牺牲氧化,形成沟槽;在间介质上形成铝金属,并填充满沟槽;研磨铝金属至露出间介质;对铝金属表面进行防腐蚀处理,形成铝金属栅极。本发明的铝金属栅极形成方法,可以防止铝金属栅极表面发生腐蚀,从而保证铝金属栅极的电阻率,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和可靠性。
  • 金属栅极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金属硅化物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元件与其工艺-CN200410094674.9有效
  • 李年中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4-11-12 - 2006-05-17 - H01L29/78
  • 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元件及其工艺,该晶体管元件包含有一多晶,其具有相对的侧壁结构,且形成在半导体衬底的有源区域上,该多晶并具有栅极线宽L;侧壁子,设于该多晶的该侧壁结构的较低部位上;一第一金属硅化物,其厚度约略等于离该侧壁子上端的垂直高度H,且该第一金属硅化物由该多晶的暴露上半部所形成,其中该垂直高度H需大于该栅极线宽L;一漏极/源极扩散区域,设于该半导体衬底上,且接近该多晶;以及第二金属硅化物,形成于该漏极/源极扩散区域上,其中该第一金属硅化物的厚度大于该第二金属硅化物的厚度。
  • 具有金属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元件与其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硅碳氮氧化物侧壁的形成方法-CN202210570981.8在审
  • 汪韬;辻直樹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22-05-24 - 2022-09-06 - H01L21/823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碳氮氧化物侧壁的形成方法,位于硅基底上的BOX、SOI;形成于SOI上的多晶多晶硬掩膜;沉积SiOCN薄膜;沉积第一硬掩膜覆盖SiOCN薄膜;光刻打开NMOS区域;刻蚀保留NMOS区域的多晶侧壁以及多晶硬掩膜侧壁的第一硬掩膜及SiOCN薄膜;在NMOS区域的多晶两侧的SOI上形成NMOS源漏端;去除PMOS区域的第一硬掩膜;沉积第二硬掩膜覆盖NMOS区域和PMOS区域;用光刻胶覆盖NMOS区域和PMOS区域,之后光刻打开PMOS区域;刻蚀去除PMOS区域的第二硬掩膜以及SiOCN薄膜,同时保留PMOS区域多晶侧壁以及多晶硬掩膜侧壁的第二硬掩膜以及SiOCN薄膜;在PMOS区域的多晶两侧的SOI上形成PMOS源漏端;去除MOS区域的剩余第二硬掩膜
  • 一种硅碳氮氧化物侧壁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垂直型自对准悬浮漏极MOS三极管及制造方法-CN200610124138.8无效
  • 吴纬国 - 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 2006-12-08 - 2007-08-15 - H01L27/0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通电阻小、导电性能好、栅极电容小、交流反应快的垂直型自对准悬浮漏极MOS三极管及制造方法。该三极管包括硅衬底(1)、漏极金属(2)、源极金属(3)、栅极金属(4)、外延(8)、氧化(9)、阱区(51)、源区(52)、栅氧化(60、61)、多晶(7),氧化(9)内有通孔(90),源极金属(3)、栅极金属(4)填充通孔(90)并分别与阱区(51)、源区(52)及多晶(7)相连接,位于栅氧化(61)上的每条多晶(7)中间断开分成两部分(71、72),两部分多晶(该方法包括形成栅氧化多晶、悬浮漏区、阱区、源区、氧化、金属的步骤。
  • 垂直对准悬浮mos三极管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CIS器件的多晶形成方法-CN202011337069.5在审
  • 向超;黄鹏;郭振强 -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2020-11-25 - 2021-02-26 - H01L21/336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CIS器件的多晶形成方法,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栅氧化;在栅氧化表面形成多晶;在多晶表面形成硬掩膜,硬掩膜由氮化硅和低温氧化组成;通过光刻和刻蚀工艺在硬掩膜中形成像素区域的栅极图案和逻辑区域的栅极图案;根据像素区域的栅极图案和逻辑区域的栅极图案,刻蚀多晶,形成像素区域的栅极和逻辑区域的栅极;对像素区域的栅极和逻辑区域的栅极进行二次氧化处理;去除栅极表面残余的氮化硅;解决了目前CIS器件制造过程中,多晶顶部的氧化膜影响后续源漏注入时注入到多晶中离子剂量的问题;达到了优化多晶的注入条件,改善CIS器件性能的效果。
  • cis器件多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SGTMOSFET器件及制造方法-CN201911190662.9在审
  • 曾大杰 - 南通尚阳通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19-11-28 - 2021-05-28 - H01L29/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GTMOSFET器件,栅极结构的底部氧化和源多晶位于栅极沟槽的底部,底部氧化的厚度满足150V以上耐压,栅极沟槽的顶部填充有全部采用CVD沉积形成的顶部氧化多晶形成在对顶部氧化进行刻蚀形成的顶部子沟槽中,顶部子沟槽的宽度满足对多晶进行填充的需要,且顶部子沟槽的两侧面的深度相同时多晶的两侧面的深度相同。本发明能在保证底部氧化实现150V以上的耐压条件下,采用左右结构的多晶从而能使多晶的宽度能实现多晶的良好和低难度的填充,且能保证多晶的两侧面的深度一致,从而能在满足沟道区的覆盖长度的条件下避免增加输入电容以及能增加器件的可靠性
  • sgtmosfet器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