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55365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超结MOSFET器件及芯片-CN202110554780.4有效
  • 任敏;李长泽;李泽宏;林泳浩;李伟聪 - 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1-05-20 - 2022-04-15 - H01L29/78
  • 该超结MOSFET器件包括N型外延以及位于N型外延上的元胞区和终端区;元胞区包括第一超结结构,第一超结结构两侧的上表面各设有第一P型基区,第一超结结构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多晶,第一多晶的下表面以及两侧面均设有第一氧化,第一氧化的外围设有源极金属;终端区包括第二超结结构,第二超结结构的上表面设有第二P型基区,第二P型基区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氧化,第二氧化上设有第二多晶;通过控制第一多晶以及第二多晶的状态
  • mosfet器件芯片
  • [实用新型]超结MOSFET器件-CN202121092565.9有效
  • 任敏;李长泽;李泽宏;林泳浩;李伟聪 - 深圳市威兆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1-05-20 - 2021-11-23 - H01L29/78
  • 该超结MOSFET器件包括N型外延以及位于N型外延上的元胞区和终端区,元胞区与终端区相接触;元胞区包括第一超结结构,第一超结结构两侧的上表面各设有第一P型基区,第一超结结构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多晶,第一多晶的下表面以及两侧面均设有第一氧化,第一氧化的外围设有源极金属;终端区包括第二超结结构,第二超结结构的上表面设有第二P型基区,第二P型基区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氧化,第二氧化上设有第二多晶;根据第一多晶以及第二多晶的状态,在第一P型基区的表面形成供电流通过的导电沟道。
  • mosfet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CN201911334490.8有效
  • 邵永军 -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19-12-23 - 2022-10-25 - H01L29/0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PMOS管有源区、P型离子掺杂区;所述多晶区包括PMOS管多晶区;所述PMOS管多晶区覆盖部分所述PMOS管有源区;所述P型离子掺杂区完全覆盖所述PMOS管有源区和所述PMOS管多晶区;所述PMOS管多晶区被所述P型离子掺杂区完全覆盖,避免了在PMOS管多晶区形成SP/SN交界区域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金属硅化物生长不均匀或断开问题
  •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硅化物的形成方法-CN201210337318.X有效
  • 王新鹏;张海洋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2-09-12 - 2014-03-26 - H01L21/285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硅化物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衬底上包含至少一个位于核心区域的金属栅极、至少一个位于I/O区域的多晶以及位于上述栅极之间的第一间介质;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接触沟槽掩膜;以所述接触沟槽掩膜为掩膜,蚀刻所述第一间介质,以在所述金属栅极和所述多晶两侧的有源区形成接触沟槽,以露出所述衬底;去除所述接触沟槽掩膜;在所述露出的衬底上以及多晶上形成金属硅化物。本发明所述方法提供了在所述PMOS金属栅极以及NMOS金属栅极两侧的有源区形成相同或不同的金属硅化物的步骤,在该过程中同时在多晶上以及有源区上形成金属硅化物,过程更加简单,提高了器件的良率。
  • 一种金属硅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超高压BCD工艺中的LDMOS结构-CN201110445995.9无效
  • 吕宇强;邵凯;陈雪萌;永福;杨海波 - 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11-12-27 - 2012-06-13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BCD工艺中的LDMOS结构,位于P-衬底上的N-外延中,其包括:第一高压P型体区,位于N-外延表面;两个高压N+注入区,分别位于第一高压P型体区和漏极位置处;栅氧化多晶,位于N-外延上表面,与第一高压P型体区连接;间介质,覆盖N-外延上表面,并在LDMOS结构的源极、漏极和多晶位置处留出窗口;源极、漏极和栅极金属场板,分别位于间介质上,并且源极金属场板透过源极窗口与第一高压P型体区短接,漏极金属场板透过漏极窗口与漏极连接,栅极金属场板透过栅极窗口与多晶连接。本发明不仅为高压器件提供了降低表面电场、提高耐压的场板,而且大幅降低多晶的寄生电阻,提高栅极开关频率。
  • 超高压bcd工艺中的ldmos结构
  • [发明专利]提高NLDMOS击穿电压的方法-CN201110376868.8有效
  • 韩峰;董金珠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11-11-23 - 2012-04-11 - H01L21/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NLDMOS击穿电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深N阱DNW,在P型衬底P SUB上注入磷,然后再经过高温推进形成;步骤二、通过热生长形成场氧化,制作P阱,注入杂质为硼,一次或多次注入;步骤三、制作PTOP,在阱注入完成之后及生长栅氧之前,通过注入形成,注入杂质为硼;步骤四、制作多晶多晶场板:在栅极氧化生长完成后,淀积一多晶,然后通过刻蚀定义出多晶及场板的位置;步骤五、制作源漏,在多晶形成之后,利用多晶和场氧化作为硬质掩模,在器件区注入磷或者砷,单次或多次注入;注入硼形成P阱引出所需的P+,单次或多次注入。
  • 提高nldmos击穿电压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210290649.2有效
  • 鲍宇;平延磊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2-08-15 - 2014-02-19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通过回刻蚀硬掩膜工艺形成第一开口,通过在第一开口中的内侧墙、刻蚀硬掩膜、沉积第二多晶以及去除硬掩膜等步骤,形成了具有第一多晶和第二多晶堆叠成的倒置“T”型或哑铃状的新的多晶的半导体器件,其用于接触金属以形成自对准硅化物的多晶表面积大于第一多晶的上表面面积,进而形成更大面积区域的自对准硅化物,降低栅极电阻;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多晶呈倒置“T”型或哑铃状,其用于接触金属以形成自对准硅化物的多晶表面积大于第一多晶的上表面面积,进而形成更大面积区域的自对准硅化物,降低栅极电阻。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