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外延晶片以及固体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59256.3 申请日: 2013-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8232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8-05
发明(设计)人: 门野武;栗田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322 分类号: H01L21/322;C23C16/02;C23C16/24;C30B25/20;H01L21/20;H01L21/205;H01L21/265;H01L27/1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王岳;陈岚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具有更高的吸杂能力并且外延层表面的雾度级别降低的半导体外延晶片的方法。本发明的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在其中,对半导体晶片10照射簇离子16,在半导体晶片的表面10A形成由簇离子16的构成元素构成的改性层18;第二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之后,以使半导体晶片表面10A的雾度级别成为0.20ppm以下的方式对半导体晶片10进行结晶性恢复用的热处理;以及第三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之后,在半导体晶片的改性层18上形成外延层20。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 外延 晶片 制造 方法 以及 固体 摄像 元件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在其中,对半导体晶片照射簇离子,在该半导体晶片的表面形成由所述簇离子的构成元素构成的改性层;第二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之后,以使所述半导体晶片表面的雾度级别成为0.20ppm以下的方式对所述半导体晶片进行结晶性恢复用的热处理;以及第三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之后,在所述半导体晶片的改性层上形成外延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高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高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5925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消除前金属层内部缺陷导致的短路漏电的方法-201610984912.6
  • 张志刚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6-11-09 - 2019-09-17 - H01L21/3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前金属层内部缺陷导致的短路漏电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在硅片上形成多晶硅栅;第二步骤:在硅片上淀积前金属层以完全覆盖多晶硅栅;第三步骤:将前金属层研磨并减薄到多晶硅栅上方的预定厚度处;第四步骤:通过光刻和干法刻蚀工艺在将要进行钨通孔开孔的位置之间开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的宽度使所述通孔与将要开的钨通孔具有重叠;第五步骤:执行原子层淀积,以填满所述通孔;第六步骤:使得前金属层生长到钨通孔刻蚀的所需厚度;第七步骤:对生长后的前金属层进行钨通孔刻蚀;第八步骤:在钨通孔中进行钨填充工艺。
  • 一种MoSe2面内同质p-n结的制备方法-201910338900.X
  • 黄寒;郑晓明;刘金鑫;施姣;肖君婷;陈凤鸣 - 中南大学
  • 2019-04-25 - 2019-07-26 - H01L21/32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oSe2面内同质p‑n结的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MoSe2场效应晶体管的部分沟道保护起来,然后进行紫外臭氧处理,暴露的沟道在紫外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下,MoSe2表层会形成高功函数的MoOx,导致电子从功函数较低的MoSe2转移到MoOx,因此暴露的MoSe2呈现出空穴导电,而保护的区域仍然是电子导电,从而使同一沟道中电子与空穴同时导电,得到MoSe2面内同质p‑n结。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的整流特性以及双狄拉克点是p‑n结典型的特征,表明成功制备了p‑n结,且本发明所得MoSe2面内同质p‑n结对光照有明显响应。
  • 外延硅晶片和其制造方法-201580036994.5
  • 藤濑淳;小野敏昭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1 - 2019-07-16 - H01L21/322
  • 外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其包括:预热处理步骤,对氧浓度处于9×1017原子/cm3~16×1017原子/cm3的范围、且包含氧析出抑制区域而不含位错簇和COP的硅晶片,实施用于提高氧析出物密度的热处理;以及,外延层形成步骤,在预热处理步骤之后,在硅晶片的表面上形成外延层。该制造方法还包括:热处理条件确定步骤,基于实施预热处理步骤之前的硅晶片中的氧析出抑制区域的比例,确定预热处理步骤中的热处理条件。通过该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外延缺陷的密度少、且遍及晶片的径向的整个区域的吸杂能力优异的外延硅晶片。
  • 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和外延晶片-201480068022.X
  • 岩永卓朗;栗田一成;门野武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2-10 - 2019-06-18 - H01L21/322
  • 提供抑制外延缺陷的形成、同时具有优异的吸杂能力的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簇离子照射工序,以2.0×1014/cm2以上1.0×1016/cm2以下的剂量对具有0.001Ω·cm以上0.1Ω·cm以下的电阻率的硅晶片10的表面照射至少含有碳的簇离子16,形成簇离子16的构成元素在硅晶片10的表面部固溶而成的改性层18;和外延层形成工序,在硅晶片10的改性层18上形成具有比硅晶片10高的电阻率的外延层20。
  • 硅晶片及其制备方法-201480073211.6
  • 中山孝;加藤健夫;田边一美;梅野繁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1-14 - 2019-04-26 - H01L21/322
  • 该硅晶片的制备方法具有:在氧化性气氛中对硅晶片进行RTP处理的第1热处理工序,在硅晶片中除去在第1热处理工序中氧浓度增加的区域的工序,在实施该除去工序后在氮化性气氛中或在Ar气氛中对硅晶片进行RTP处理的第2热处理工序,在实施第2热处理工序后在硅晶片中除去氧浓度因第2热处理工序而减少的区域的工序。通过该方法,可制备在消除或减少OSF核或在PV区域存在的氧析出核那样的潜在性的缺陷的同时具有吸杂位点的硅晶片。
  • 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外延晶片、以及固体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201480068832.5
  • 奥山亮辅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2-10 - 2019-03-29 - H01L21/322
  • 本发明的半导体外延晶片(100)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对半导体晶片(10)的表面(10A)照射簇离子(12),在该半导体晶片的表面部形成上述簇离子的构成元素固溶而成的改性层(14);第二工序,在上述半导体晶片的改性层(14)上形成外延层(18);其中,进行上述第一工序,以使上述改性层(14)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成为无定形层(16),并且使该无定形层(16)的上述半导体晶片表面侧的表面(16A)的平均深度为从上述半导体晶片表面(10A)起20nm以上。
  • 硅晶片及其制造方法-201410381875.0
  • 荒木浩司;青木龙彦;须藤治生;仙田刚士 - 环球晶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8-05 - 2017-05-03 - H01L21/32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半导体器件形成工序中的热处理时的滑移位错的产生,且减少器件形成区域的COP、氧析出核等晶体缺陷,并且主体部的氧析出核在面内径向被均匀控制的硅晶片及其制造方法。对从利用切克劳斯基法培养的硅单晶锭切片得到的晶片实施在含氧气氛中、最高到达温度1300~1380℃的范围内保持3~60秒的迅速升降温热处理后,将晶片的器件形成面(1)除去利用下述式(1)~(3)算出的X的值以上。X[μm]=a[μm]+b[μm]…(1)a[μm]=(0.0031×最高到达温度[℃]‑3.1)×6.4×降温速度‑0.4[℃/秒]…(2)b[μm]=a/(氧固溶限[atoms/cm3]/基板氧浓度[atoms/cm3])…(3)。
  • 一种利用电场清除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缺陷的方法-201310723466.X
  • 曲崇;李宏光 - 鲁东大学
  • 2013-12-25 - 2017-01-25 - H01L21/322
  • 一种利用电场清除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缺陷的方法,首先确定用于清除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缺陷的电场的最小值Vmin和最大值Vmax,然后,采用下面的办法清除缺陷,a)给器件施加电压V=Vmin,并使该施加电压在约0.2秒内自由衰减为施加电压的15%;b)给器件施加电压V的值提高20%,重复上面的a步骤,接着在提高电压20%,重复上面的a步骤,直至电场电压接近Vmax为止。经过该办法处理后,器件稳定性增强,亮度电流曲线变陡。
  • 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材及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方法-201410156191.0
  • 篠田智则;若山洋司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2011-03-30 - 2017-01-18 - H01L21/32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材及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方法,其课题在于在对半导体晶片、芯片不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赋予所得到的半导体装置以吸杂功能。该课题是通过提供本发明的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材而得以解决的,所述芯片用树脂膜形成用片材的特征在于具有剥离片材和在所述剥离片材的剥离面上形成的树脂膜形成层,且所述树脂膜形成层含有粘合剂聚合物成分(A)、固化性成分(B)和吸杂剂(C)。
  • 硅晶片及其制造方法-201480046679.6
  • 古贺祥泰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9-02 - 2016-06-08 - H01L21/322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杂能力的硅晶片,并且提供使用该硅晶片制作外延晶片或键合晶片时不发生电阻波动的硅晶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硅晶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从硅晶片的正面以1.0×1013~3.0×1016atoms/cm2的剂量注入氢离子,形成上述氢离子固溶而成的吸杂层。
  • 一种室温下吸除硅材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201510190748.7
  • 秦国刚;侯瑞祥;谢兮兮;徐万劲 - 北京大学
  • 2015-04-21 - 2015-09-02 - H01L21/3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除硅材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在室温下对硅晶片或硅器件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处理,功率为1~2000W,时间为1~60min,在硅晶片或硅器件表面形成缺陷区的同时将硅中的金属杂质吸至表面。该方法在室温下进行,且不需要伽玛射线等作为吸杂激励源,ICP处理既引入了表面缺陷区,又是吸杂激励源,一步完成吸杂工艺,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减少了危险性,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等硅器件除杂领域。
  • 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外延晶片以及固体摄像元件的制造方法-201380059256.3
  • 门野武;栗田一成 - 胜高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12 - 2015-08-05 - H01L21/322
  • 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具有更高的吸杂能力并且外延层表面的雾度级别降低的半导体外延晶片的方法。本发明的半导体外延晶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工序,在其中,对半导体晶片10照射簇离子16,在半导体晶片的表面10A形成由簇离子16的构成元素构成的改性层18;第二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之后,以使半导体晶片表面10A的雾度级别成为0.20ppm以下的方式对半导体晶片10进行结晶性恢复用的热处理;以及第三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之后,在半导体晶片的改性层18上形成外延层20。
  • 半导体晶片的正向电压偏差减少方法-201380001765.0
  • 岩崎真也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3-03-06 - 2014-11-19 - H01L21/32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向电压的偏差减少方法,其为减少如下的半导体晶片的正向电压Vf的偏差的方法,所述半导体晶片为N型的半导体晶片,并且在俯视观察半导体晶片时N层中所含有的杂质的密度存在偏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正向电压偏差减少方法为,向N型的半导体晶片照射带电粒子,从而在N层中生成缺陷以减少正向电压的偏差的方法。其中一个方式为,以在俯视观察半导体晶片时根据N层的杂质的密度而使深度方向上的到达位置或照射密度不同的方式,照射带电粒子。例如,以向半导体晶片的中央区域照射的带电粒子的晶片深度方向上的到达位置,与向半导体晶片的边缘区域照射的带电粒子的到达位置相比,较靠近于P型半导体层的方式,照射带电粒子。
  • 单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及电子器件-201280066709.0
  • 冈铁也;江原幸治 - 信越半导体株式会社
  • 2012-12-14 - 2014-09-10 - H01L21/322
  • 本发明是一种单晶硅晶片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单晶硅晶片进行使用快速加热、快速冷却装置在含氧气氛下以第一热处理温度保持1~60秒之后,以1~100℃/秒的降温速度冷却至800℃以下的第一热处理,而使氧在内部扩散以在上述单晶硅晶片的表面附近形成氧浓度峰值区域,之后,通过进行第二热处理,而使上述单晶硅晶片内的氧凝聚于上述氧浓度峰值区域。由此,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形成有靠近器件形成区域的良好的吸杂层的单晶硅晶片的方法。
  • 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201280060379.4
  • 中村源志;长谷川敏夫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2012-12-06 - 2014-08-06 - H01L21/322
  • 一种用于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处理室中在衬底上提供含金属栅电极膜;向处理室中流入由氢气(H2)和任选的稀有气体组成的处理气体;通过微波等离子体源由处理气体形成等离子体激发物质;以及将含金属栅电极膜暴露于等离子体激发物质以形成改性含金属栅电极膜,改性含金属栅电极膜具有低于含金属栅电极膜的功函数。其他实施方案描述了形成具有包含用于NMOS和PMOS晶体管的改性含金属栅电极的栅极堆叠体的半导体器件。
  • 一种去除硅片金属杂质的方法-201410059982.1
  • 江润峰;曹威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4-02-21 - 2014-06-18 - H01L21/322
  • 一种去除硅片金属杂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硅片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使硅表面在300-400℃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硅,杂质金属离子被固定在所生成的二氧化硅层中;2)用DHF对所述二氧化硅进行去除,以一同去除所生成的二氧化硅层中的金属杂质;3)用SC1SC2清洗,去除残留的二氧化硅。本发明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工艺,使硅片在低温下被等离子体氧化为二氧化硅,有效地阻止了金属杂质的深层扩散,可以彻底的清除硅片表面和浅层的金属杂质,效率高,成本低。
  • 单晶硅半导体晶片及其制造方法-201310341923.9
  • T·米勒;G·基辛格;D·科特;A·扎特勒 - 硅电子股份公司
  • 2013-08-07 - 2014-02-12 - H01L21/322
  • 本发明涉及单晶硅半导体晶片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晶片具有不含BMD缺陷并且从半导体晶片的正面延伸至半导体晶片块体内的区域DZ以及包含BMD缺陷并且从DZ进一步延伸至半导体晶片块体内的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Czochralski法提拉硅单晶,将单晶加工成为经抛光的单晶硅基底晶片,对基底晶片快速的加热和冷却,对经过快速的加热和冷却的基底晶片缓慢的加热,及将该基底晶片在特定的温度下保持特定的时间。
  • 硅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硅基板-201280010057.9
  • 冈铁也;江原幸治;高桥修治 - 信越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2-02 - 2013-11-13 - H01L21/322
  • 本发明是一种硅基板的制造方法,其自根据切克劳斯基法培育而成的单晶硅晶棒切出硅基板,使用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装置,对所述硅基板,以高于1300℃且硅熔点以下的温度,保持1~60秒来施行快速热处理后,以5~150℃/sec的降温速度,降温至600~800℃的范围的温度为止,来实行第一段的降温工序,之后,冷却时间X秒与降温速度Y℃/sec,以当X<100的情况满足Y≤0.15X-4.5的关系而当X≥100的情况满足Y≤10的关系的方式,来实行第二段的降温工序。由此,能提供一种硅基板的制造方法及硅基板,所述硅基板的表层没有RIE缺陷且寿命充分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