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97665.3 申请日: 2008-05-22
公开(公告)号: CN101276828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1
发明(设计)人: 卓恩宗;彭佳添;林昆志 申请(专利权)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7/144 分类号: H01L27/144;H01L31/08;H01L21/82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挥;祁建国
地址: 台湾***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学 传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尤指一种使用富硅介电层(Silicon rich dielectric layer)作为感光层的富硅介电光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通讯与各类型薄膜晶体管显示器的应用推陈出新,使得光学传感器或接收器的需求急速增加。现行的光学传感器以利用三A族元素与五A族元素材料形成的PN(正掺杂/负掺杂)接面传感器或是PIN(正掺杂/未掺杂/负掺杂)接面传感器为主,然而PN/PIN接面传感器为非直接能隙(indirect energy gap)架构,因此光接收效率偏低,且容易受到非目标光源的影响,使得信号噪声较大。此外对于薄膜晶体管显示器内而言,PN/PIN接面传感器使用的三A族与五A族材料与薄膜晶体管工艺上具有兼容性问题,且PN/PIN接面传感器的位置与周边电路毗邻,不仅容易相互干扰,在设计上亦造成开口率与感光效能之间的取舍。基于上述种种原因,PN/PIN接面传感器已无法满足传感器在光电领域上的应用,因此新一代的传感器已成为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富硅介电层的光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以提升光学传感器的应用性及兼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传感器,其包括一富硅介电感光元件与一信号读取元件。该富硅介电感光元件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与一感光富硅介电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其中该感光富硅介电层中包含一富硅的氧化硅层(SiOx)、一富硅的氮化硅层(SiNy)、一富硅的氮氧化硅层(SiOxNy)、一富硅的碳氧化硅层(SiOxCz)或一富硅的碳化硅(SiCz)层。该信号读取元件与该富硅介电感光元件的该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用以读取该感光富硅介电层产生的一光电信号。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基板,并于该基板上形成一信号读取元件。接着于该基板上形成一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信号读取元件。随后于该第一电极上形成一感光富硅介电层,其中该感光富硅介电层中包含有多个硅纳米晶粒。之后再于该感光富硅介电层上形成一第二电极。

本发明的具有富硅介电层的光学传感器利用富硅介电层作为感光层,其辅以硅纳米晶粒架构作为光吸收与电流转换媒介,因此相较于使用的晶格硅的传统PN/PIN接面传感器,硅纳米晶粒具有直接能隙且其吸收效率与转换效率较高。另外,本发明具有富硅介电层的光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标准半导体工艺具有极高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学传感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学传感器整合于一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学传感器整合于一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至图7为本发明光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光学传感器的实验结果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光学传感器              20    富硅介电感光元件

22    第一电极                24    第二电极

26    感光富硅介电层          30    信号读取元件

40    显示装置                42    阵列基板

44    彩色滤光片基板          46    液晶层

48    非显示区                50    显示区

52    栅极                    54    数据线

56    像素电极                58    框胶

60    基板                    62    信号读取元件

64    第一电极                66    感光富硅介电层

68    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标、元件符号等,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97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光学距离传感模组及其加工方法、电子设备-202011193709.X
  • 李首升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20-10-30 - 2023-10-27 - H01L27/14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距离传感模组及其加工方法、电子设备,属于电子领域。光学距离传感模组包括基板和封装组件,基板和封装组件连接;基板包括透明本体、线路层和导电结构,线路层和导电结构均处于透明本体靠近封装组件的一侧,线路层和导电结构电连接;封装组件包括发光元件、感光元件和封装主体,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分别与线路层电连接,封装主体与基板固定连接,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均处于封装主体内侧,封装主体为遮光结构;其中,导电结构穿设于封装主体,发光元件发光区域的光线透过基板,感光元件感光区域的光线透过基板。本申请的实施例具有光学距离传感模组体积更小,相当于挡光罩的封装主体不容易脱落的有益效果。
  • 像元错位的铟镓砷线列探测器、检测方法及铟镓砷光敏芯片-202110654665.4
  • 李雪;刘大福;顾溢;孙夺 - 无锡中科德芯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6-11 - 2023-10-20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元错位的铟镓砷线列探测器、检测方法及铟镓砷光敏芯片;所述铟镓砷线列探测器包括铟镓砷光敏芯片,所述铟镓砷光敏芯片包括至少两行平行排列的像元;相邻行中的像元沿行方向错位设置;相邻两行像元在列方向的中心距不小于一个像元在列方向的物理尺寸。本发明提供的像元错位的铟镓砷线列探测器及基于其的检测方法、铟镓砷光敏芯片,通过设置相邻两行的像元形成合理的错位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相邻行的像元实现对检测对象的成像互补,避免了由于相邻像元的成像空隙对入射光无响应,显著降低了探测系统对场景中异常的漏检概率的问题,并能通过图像融合处理实现图像分辨率的提升。
  • 一种响应0.85微米雪崩二极管与平面透镜的集成结构及其制程-202310672415.2
  • 刘卫峰;裴赢洲 - 边际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2023-06-07 - 2023-10-13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红外(0.4微米~1.1微米)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探测器与平面透镜的集成结构及其制程,其工作波长对0.85微米波段的光响应灵敏。此APD探测器集成结构基于吸收‑电荷‑倍增分离雪崩二极管(SACM‑APD)的晶圆外延片集成纳米单元阵列的介质平面透镜,使正面入射光的功率通量集中到探测器的受光区域,表现出高透射率和聚焦能力,具有非衍射限制的聚焦和高传输效率,实现填充因子和光能利用率的增强。适用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兼容的制造技术和材料,具备在成本、功耗、轻薄和集成度上优势,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联存储系统等光模块核心器件领域。
  • 一种光电池芯片及光MOS固态继电器-202321263364.X
  • 段果;兰玉平 - 厦门华联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23 - 2023-10-10 - H01L27/144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芯片及器件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光电池芯片及光MOS固态继电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电池芯片及光MOS固态继电器,其中,光电池芯片包括芯片本体以及设置在芯片本体的表面上的多个光电二极管单元,多个光电二极管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形成光电二极管单元组,多个光电二极管单元的感光面均为扇形结构且同圆心设置,各个光电二极管单元的感光面的圆心角和半径均相同。本实用新型将各个光电二极管单元的感光面设置成同圆心的且圆心角和半径均相同的扇形结构,使得各个光电二极管单元接收到的光通量可以相同或尽量相同,从而产生的光电流大小也相同或尽量相同,有效提升光电池芯片输出的光电流,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改善噪声特性的差分式光电晶体管器件结构及使用方法-202310803390.5
  • 周磊簜;范婷婷 - 西安交通大学
  • 2023-06-30 - 2023-09-29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噪声特性的差分式光电晶体管器件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反向串联的第一光电晶体管和第二光电晶体管,所述第一光电晶体管和第二光电晶体管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光电晶体管和第二光电晶体管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所述第一光电晶体管的发射区和第二光电晶体管的发射区均通过本征层连接至衬底层,所述第一光电晶体管的集电区的自由面设置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光电晶体管的集电区的自由面设置第二电极。本发明能够直接输出差分电压信号,用于抑制噪声、提高灵敏度,并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 光学感测滤光器及其形成方法-201911333690.1
  • 王庆森;陈旷举;萧鹏展;刘汉英;陈庆宗;郑书贤;黄文秀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23 - 2023-09-29 - H01L27/14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感测滤光器及其形成方法。此光学感测滤光器包括具有主动区以及感测区的基板、设置在基板的感测区中的光电二极管、以及设置在光电二极管之上的滤光片结构。此滤光片结构包括设置在光电二极管之上的第一滤光片堆迭以及设置在第一滤光片堆迭之上的第二滤光片堆迭。第一滤光片堆迭包括设置在光电二极管之上的第一黏着层、设置在第一黏着层之上的第一金属层、以及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之上的第一绝缘层。第二滤光片堆迭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之上的第二黏着层、设置在第二黏着层之上的第二金属层、以及设置在第二金属层之上的第二绝缘层。
  • 用于测试表面漏电流的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202310947797.5
  • 李斌;薛建凯;张培峰;冯伟;文晋;苏莹;朱坤 - 山西创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31 - 2023-09-26 - H01L27/14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表面漏电流的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测试方法。对红外材料的特定区域进行蚀刻,蚀刻深度达到下接触层;在下接触层的表面以及凸台外延层结构的侧壁表面沉积第一绝缘层;在第一绝缘层上沉积第一金属层;在第一金属层上沉积第二绝缘层;以及在第二绝缘层上沉积第二金属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测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表面漏电流的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于测试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表面漏电流的测试方法,可以直接测试像元面阵中每一行的表面漏电流,无需借助辅助单元加以模拟表征,提高了表面漏电流测试的准确性和便利性。
  • 集成太阳能电池和CMOS电路的光电探测器及制造方法-202211661699.7
  • 杨荣;余明斌 - 上海铭锟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2-12-23 - 2023-09-15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太阳能电池和CMOS电路的光电探测器及制造方法,该光电探测器包括由下至上的硅衬底和氧化层;其中,所述硅衬底和所述氧化层包括CMOS集成电路区域、探测器区域和硅太阳能电池区域。本发明通过修改硅衬底上浅沟槽隔离的成熟CMOS工艺流程,嵌入选择性硅、锗外延制作硅、锗探测器,并利用CMOS源漏区掺杂充当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接触区掺杂,通过金属连线连接电极。硅太阳能电池为探测器和CMOS电路提供电源,探测器将吸收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过CMOS电路放大和处理信号,实现完整的光接收器功能,并独立于外部电源工作。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集成太阳能电池和/或CMOS电路的光电探测器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 可编程SiPM阵列-202080066038.2
  • S.韦尔盖斯;C.奥纳尔;P-Y.德罗兹 - 伟摩有限责任公司
  • 2020-09-20 - 2023-09-12 - H01L27/144
  • 本公开涉及与可配置硅光电倍增器(SiPM)设备相关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一种示例设备包括衬底和耦接到衬底的多个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该设备还包括耦接到衬底的多个输出和耦接到衬底的多个电子组件。多个电子组件被配置成通过选择多个输出中的哪个输出连接到多个SPAD中的每个SPAD来选择性地将多个SPAD连接到多个输出,并从而在设备中定义多个SiPM,使得多个SiPM中的每个SiPM包括连接到多个输出中的相应输出的一个或多个SPAD的相应集合。
  • 光传感器、光传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202010527767.5
  • 郭小军;尹晓宽;侯霄;唐伟;陈苏杰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0-06-11 - 2023-09-08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传感器、光传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传感器包括:衬底;光电晶体管,包括位于所述衬底表面的栅电极、覆盖所述栅电极的绝缘层、位于所述绝缘层表面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以及覆盖于所述源电极和所述漏电极表面的光敏半导体层;第一透明钝化层,位于所述衬底表面且包覆所述光电晶体管;薄膜光敏器件,位于所述第一透明钝化层表面、且与所述光电晶体管错位设置,所述薄膜光敏器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透明钝化层表面的下触发电极、位于所述下触发电极表面的光敏功能层、以及位于所述光敏功能层表面的上触发电极;第二透明钝化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钝化层表面且包覆所述薄膜光敏器件。本发明提高传感阵列的刷新速率,降低了功耗。
  • 入射增强的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202310966805.0
  • 文晋;薛建凯;李斌;冯伟;朱坤;苏莹;张培峰;张晋彪;尉尊康;刘明昊 - 太原国科半导体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08-03 - 2023-09-05 - H01L27/14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入射增强的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包括:红外材料,红外材料包括衬底和外延材料,所述外延材料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互联结构;读出电路芯片,所述读出电路芯片通过所述互联结构与所述外延材料相连接;以及抗反膜,所述抗反膜设置在所述衬底的与所述外延材料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抗反膜上设置有多个凹陷。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入射增强的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抗反膜上设置两种厚度,增强了对于两种波长红外信号的入射效果,以低成本的方式提升了超晶格红外探测器对于红外辐射的吸收量,提升了对于红外信号的检测能力并优化了成像效果。
  • 光电探测器芯片结构-202310822497.4
  • 王文亭;田震;付孟博;陶冶;刘杰涛;祝宁华 - 雄安创新研究院
  • 2023-07-06 - 2023-09-05 - H01L27/14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探测器芯片结构,包括:衬底;缓冲层,形成于衬底上,用于降低层间的界面自由能;其中,缓冲层包括下缓冲层和上缓冲层;第一光波导层,形成于下缓冲层与上缓冲层之间;用于传输激光信号并进行激光信号的耦合;光电探测器层,形成于上缓冲层上;其中,光电探测器层由多个光电探测器构成,多个光电探测器周期性间隔排列于上缓冲层的表面。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探测器芯片结构,通过设置周期性间隔排列的多个光电探测器,有效增大光电探测器芯片中有源区的面积,且这种级联结构可以避免因电容随有源区面积增加而导致的带宽下降问题,有效提高光电探测器芯片的响应度,进而提高光电探测器芯片的性能。
  • 基于液态金属打印的全氧化物日盲探测器阵列及制备方法-202310689685.4
  • 王湛;王欣媛;张博迪;孙静;何云龙;陆小力;陈海峰;马晓华 - 西安邮电大学
  • 2023-06-12 - 2023-09-05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有源和无源结构的高性能日盲探测器件阵列,具体涉及基于液态金属打印的全氧化物日盲探测器阵列及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氧化镓由于空穴自陷效应而导致本征n型二维氧化镓的导电能力较差,不具备开关功能,进而限制了器件性能,以及不同材料工艺相差较大、难以实现简单制备与整合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打印的全氧化物日盲探测器阵列为基于PN异质结的自供电无源探测器,另一种基于液态金属打印的全氧化物日盲探测器阵列为基于p型二氧化碲(TeO2)的有源晶体管。
  • 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系统和方法-202180085325.2
  • S·瓦利亚;S·斯里拉姆;M·巴斯卡兰;T·艾哈迈德 -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2021-11-10 - 2023-09-05 - H01L27/144
  • 所描述的实施例总体涉及一种用于捕获图像数据的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包括: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能够对电磁辐射作出响应,其中传感器表现出光记忆效应,从而使传感器充当短期存储器设备;曝光控制设备,曝光控制设备被配置为采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在第一模式中曝光控制设备使电磁辐射到达传感器,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曝光控制设备限制电磁辐射到达传感器;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从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并且使曝光控制设备选择性地采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以及长期存储器设备,长期存储器设备能够由处理器访问,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从长期存储器读取可执行指令并且将传感器数据写入到长期存储器。存储在充当短期存储器设备的传感器中的数据能够通过将光传感器暴露于电磁辐射而被擦除。
  • 一种SPAD阵列及其制作方法-202310914212.X
  • 徐涛;吕京颖;李爽;康杨森 - 深圳市灵明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25 - 2023-08-29 - H01L27/144
  • 本申请涉及SPAD领域,公开了一种SPAD阵列及其制作方法,SPAD阵列包括多个SPAD单元组件;每个SPAD单元与临近的SPAD单元通过多个沟槽隔离区隔开;SPAD单元组件包括:SPAD单元和淬灭电阻;在横截面上,SPAD单元呈现规则形状;淬灭电阻设于SPAD单元的一边或多边;淬灭电阻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多晶硅电阻、隔离介质层和第二多晶硅电阻;第一多晶硅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淬灭电阻的一端;第一多晶硅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金属与第二多晶硅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多晶硅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淬灭电阻的另一端;淬灭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与SPAD单元的阴极电连接或外接高压;淬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金属外接高压或与SPAD单元的阴极电连接。
  • 基于吸光人工突触器件的新型环境光自适应显示驱动系统-202310567022.5
  • 陈惠鹏;任泽轩;张翔鸿;杨倩;陈聪;刘狄;陈耿旭;郭太良 - 闽都创新实验室
  • 2023-05-19 - 2023-08-29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吸光人工突触器件的新型环境光自适应显示驱动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发光模块,控制模块即为吸光人工突触器件,发光模块为单向导电器件。所述吸光人工突触器件为底栅顶接触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底部金属电极层、绝缘层、半导体层、吸光层、顶部金属电极层。单个器件本身具备多电导可调,且受环境光影响电导值变化,应用于环境光变化驱动发光。本发明不仅可以通过人工突触的吸光层响应环境光强大小来调控显示电路的电流大小,而且显示发出的光也可以通过光吸收层反馈来自我调节显示电路的电流大小。
  • 一种集成补偿元的阵列型红外传感器-202320338408.4
  • 古瑞琴;汪静;杨志博;郭海周 -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2-28 - 2023-08-29 - H01L27/14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补偿元的阵列型红外传感器,其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N个敏感元和补偿元,每个所述敏感元均包括薄膜层Ⅰ和钝化层,所述补偿元包括薄膜层Ⅱ和遮光层;所述补偿元的一侧,通过电级线Ⅰ分别连接各个敏感元的一侧;所述补偿元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电级线Ⅱ;各个所述敏感元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电级线Ⅲ。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缩小阵列型红外传感器的整体尺寸,还将温度补偿区域和敏感元区域的阵列集成化。
  • 多波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202310581359.1
  • 李明明;宋志刚;李树深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2023-05-23 - 2023-08-22 - H01L27/14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波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多波段探测器包括:衬底;可见光探测器,设置于衬底的第一区域,包括由Si形成的第一有源区和第一掺杂区,第一掺杂区为在Si中形成的重掺杂区;近红外探测器,设置于衬底的第二区域,包括由Ge形成的第二有源区和第二掺杂区,第二掺杂区为在Si、Ge中形成的重掺杂区;短波红外探测器,设置于衬底的第三区域,包括由第一Sn组分的GeSn形成的第三有源区和第三掺杂区,第三掺杂区为在Ge、第一Sn组分的GeSn中形成的重掺杂区;中红外探测器,设置于衬底的第四区域,包括第二Sn组分的GeSn形成的第四有源区和第四掺杂区,第四掺杂区为在第一Sn组分的GeSn、第二Sn组分的GeSn中形成的重掺杂区;GeSn材料第一Sn组分小于第二Sn组分。
  • 基于场效应正反馈晶体管的光电脉冲神经元及其制备方法-202310564453.6
  • 万景;陈颖欣;周鹏;包文中 - 复旦大学
  • 2023-05-18 - 2023-08-18 - H01L27/144
  • 本发明属于脉冲神经网络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场效应正反馈晶体管的光电脉冲神经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光电脉冲神经元由半导体场效应正反馈晶体管与二维光电器件集合组成,包括衬底、氧化埋层、第一沟道区、栅氧化层、正栅极、第一源极掺杂区、第一漏极掺杂区、二维材料第二沟道区,以及第一源极金属接触、第一漏极金属接触、正栅极金属接触、衬底金属接触、第二源极金属接触和第二漏极金属接触。半导体场效应正反馈晶体管通过单个晶体管实现脉冲神经元的积累释放特性,可降低硬件开销和能耗。光电脉冲神经元具有光调控脉冲频率的功能,为实现高集成密度、低功耗和功能丰富的神经形态芯片提供新方案。
  • 基于绝缘衬底上硅-二维材料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202310568101.8
  • 万景;张伟;周鹏;包文中 - 复旦大学
  • 2023-05-18 - 2023-08-15 - H01L27/144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绝缘衬底上硅‑二维材料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光电探测器由基于绝缘层上硅的场效应晶体管A和基于二维薄膜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B组合而成;晶体管A与晶体管B物理位置呈纵向垂直分布;晶体管A中的栅极与晶体管B中的漏极之间连通;晶体管B用作光探测,产生电信号通过二维二极管与晶体管A构成的高增益输出;探测过程使晶体管A阈值电压下降,沟道区电导增加,导致漏极电流的显著提升,实现一步光电探测。本发明将沟道材料从硅替换为二维材料实现量子效率的大幅提高,并具有泄漏电流低、寄生电容小,背栅电压调节等优势,此外可同时实现探测和放大信号功能,大大简化探测系统复杂度。
  • 二类超晶格双色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202010871103.0
  • 张轶;孙浩;李海燕;刘震宇;刘铭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2020-08-26 - 2023-08-15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类超晶格双色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二类超晶格双色红外探测器,包括:读出电路;衬底,与读出电路相对且间隔排布;阵列设置于读出电路与衬底之间的多个台面像元结构,从读出电路至衬底的方向上,台面像元结构依次包括第一N型结构层、P型中间层、第二N型结构层,第二N型结构层与衬底连接;每个第一N型结构层均通过一个第一电极与读出电路电连接,每个第二N型结构层均通过一个第二电极与读出电路电连接;衬底远离台面像元结构的一侧设有网状电极,每个P型中间层均通过一个第三电极与网状电极电连接,网状电极通过一个第四电极与读出电路电连接。采用本发明,可以降低二类超晶格双色红外探测器芯片单面电极点的密度,降低互连封装难度。
  • 一种用于近红外光子探测的光电倍增管探测器-202310610856.X
  • 李鹏;胡海帆 - 苏州法夏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29 - 2023-08-11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光电倍增管探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近红外光子探测的光电倍增管探测器,包括:基底,用以承载二极管的各组件;若干干扰阻隔区,用以降低二极管运行的噪声;抗反射层,用以过滤对应波长的光;保护环,用以封闭二极管;阳极引出端,用以将正电荷引导出二极管;阴极引出端,用以将负电荷引导出二极管;本发明利用设置上述构造,利用较厚的晶圆实现近红外光子的高效探测,在保证红外光子探测准确率的同时,将N型和P型垂直的重掺杂柱状区域结构间距减小,从而有效提升了光子探测效率。
  • X射线检测器-201811554772.4
  • 金姜佑;尹视藕;申世镇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2018-12-19 - 2023-08-11 - H01L27/144
  • 本发明构思涉及一种X射线检测器。该X射线检测器包括: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其布置为在基板上彼此间隔开;数据线和偏置线,其布置为在与第一栅极线和第二栅极线交叉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限定单位像素区域;存储电容器,其布置在单位像素区域中并且具有连接到地的一端;光电晶体管,其由施加至第一栅极线的复位信号导通并且将由入射光源生成的电荷提供给存储电容器;以及薄膜晶体管,其由施加至第二栅极线的栅极信号导通并且将存储在存储电容器中的电荷提供给数据线。
  • 具有对电子器件的对准光学通路的分层衬底结构-202180076364.6
  • S·盖茨;R·巴德;K·彼得拉尔卡;V·阿迪加;D·吉尔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2021-11-08 - 2023-07-14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分层的衬底结构,其具有到形成于其上的电气器件的经对准的光学通路以用于激光处理及电气装置调谐。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衬底结构,该分层衬底结构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光学衬底以及形成在第二表面上的图案化接合层,该图案化接合层包括接合区和开口区,其中开口区暴露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分层衬底结构还包括器件芯片,该器件芯片经由接合区而接合到图案化的接合层,并且包括与光学衬底和所述开口区对准的至少一个电气部件。至少一个电气部件可以包括例如薄膜布线、空气桥、量子位、电极、电容器或谐振器。
  • 一种低串扰平面型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202310169583.X
  • 王兴;尹飞;郭可飞;乔凯;汪韬;李鸣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2023-02-27 - 2023-07-04 - H01L27/1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串扰平面型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平面型单光子探测器的像元占空比低,像元吸收区隔离效果较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探测器阵列在两个相邻的P型掺杂区之间设置绝缘隔离沟道,从而降低了像元间的串扰,具有较好的隔离效果;同时台阶孔状的P型掺杂区也提高了像元的占空比,从而提高了该类探测器阵列对应的探测器的综合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衬底层双面抛光;生长外延层;制作钝化层;通过两次Zn扩散,得到P型掺杂区;在两个相邻的P型掺杂区之间制作隔离沟道;制作P型电极和N型电极,进而得到探测器阵列。
  • 异质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201811213720.0
  • D.卡罗瑟斯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18-10-18 - 2023-07-04 - H01L27/1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质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异质半导体结构包括第一集成电路和第二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是光子集成电路。该异质半导体结构可以通过以倒装芯片的方式将多层源管芯接合到第一集成电路、去除源管芯的衬底、以及使用蚀刻和/或沉积工艺在源管芯上制造一个或更多个部件以形成第二集成电路来制造。第二集成电路可以包括由立方相镓氮化物化合物制成的部件,并且被配置为在短于450nm的波长下工作。
  • 距离传感器及距离图像传感器-201780052894.0
  • 间瀬光人;平光纯;岛田明洋 -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 2017-05-30 - 2023-06-27 - H01L27/144
  • 距离传感器具备硅基板和传送电极。硅基板具备相互相对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在硅基板的第一主面侧设置有根据入射光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区域和收集来自电荷产生区域的电荷的电荷收集区域。传送电极在第一主面上配置于电荷产生区域和电荷收集区域之间。传送电极根据输入的信号使电荷从电荷产生区域流入电荷收集区域。在第二主面的至少与电荷产生区域对应的区域形成有多个凸部。多个凸部具有相对于硅基板的厚度方向倾斜的斜面。在凸部中硅基板的(111)面作为斜面露出。凸部的高度为200nm以上。
  • 一种光电突触器件及其应用-202110537677.9
  • 朱锐;梁会力;王燕;刘尧平;梅增霞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 2021-05-17 - 2023-06-20 - H01L27/144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电突触器件及其应用,属于人工突触技术领域。光电突触器件包括多个电性连接的光电突触元器件。每个光电突触元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片、非晶氧化镓层以及收集电极,非晶氧化镓层与收集电极相邻设置,非晶氧化镓层中氧空位浓度的控制可通过在0~0.2sccm的氧流量条件下磁控溅射沉积得以实现。光电突触器件具备较稳定的突触性能和较低的突触触发能耗;光电突触器件用作模拟生物突触行为的器件在人工神经网络硬件中的应用,能以较低能耗执行突触事件;光电突触器件用作图像处理的器件在图像传感设备中的应用,能有效实现抑噪。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