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3272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72766.4在审
  • 平林康弘;大西徹;西胁克彦;斋藤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3-02-12 - 2015-10-14 - H01L21/336
  • 本发明使用依次层压有表面侧半导体、绝缘和背面侧半导体的SOI基板,批量生产对半导体的厚度进行了管理的纵型的半导体装置。对SOI基板的表面实施从表面实施的处理,并从SOI基板的背面进行蚀刻而去除背面侧半导体和绝缘以使表面侧半导体的背面露出,并对露出的表面侧半导体的背面实施从背面实施的处理。能够准确地管理SOI基板的表面侧半导体的厚度,并批量生产具有与表面侧半导体相同的厚度的半导体半导体装置。在不为形成有作为半导体装置而发挥作用的半导体结构的有源区域的区域中,无需去除背面侧半导体和绝缘。还能够批量生产在有源区域中去除了绝缘和背面侧半导体,而在外围耐压区域中保留了绝缘和背面侧半导体的纵型的半导体装置。能够成品率较高地批量生产高性能的半导体装置。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2111653603.8在审
  • 陈柏安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30 - 2023-02-17 - H01L29/778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结构包括基板、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第三氮化物半导体、第四氮化物半导体以及第五氮化物半导体。第一氮化物半导体以及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堆叠于基板上。第三氮化物半导体以及第四氮化物半导体设置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之上且位于源极电极以及漏极电极之间,并具有第一P型掺杂。第五氮化物半导体设置于第三氮化物半导体之上,具有第二P型掺杂。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CN202080002651.8有效
  • 张安邦 -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8-13 - 2023-03-17 - H01L29/778
  •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装置结构包含衬底、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第三氮化物半导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安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安置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上。所述第三氮化物半导体安置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所述第一电极安置于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且与所述第三氮化物半导体隔开。所述第二电极覆盖所述第三氮化物半导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直接接触。
  • 半导体装置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210122579.X有效
  • 刘佳磊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2-04-24 - 2013-10-30 - H01L21/336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一种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材料为硅,在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半导体,在所述半导体表面形成硬掩膜;刻蚀所述硬掩膜半导体半导体衬底形成若干沟槽;在形成所述沟槽后,去除所述硬掩膜;在去除硬掩膜后,对所述半导体衬底和半导体进行热氧化,使相邻沟槽之间的半导体衬底被完全氧化,在所述沟槽内表面和半导体顶部形成氧化;在热氧化后,去除所述氧化,形成悬空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纳米线。本发明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节约成本,所形成的纳米线易与基于硅衬底的其他半导体器件集成。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晶体管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210790718.X在审
  • 朝羽俊介;河野洋志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7-05 - 2023-09-29 - H01L29/872
  • 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第二导电型的第二至第五半导体、第一及第二电极。第一及第二电极电连接于第一半导体。第一半导体具有活性区域和末端区域。第一半导体在活性区域中设于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第二半导体设于第一半导体与第二电极之间,在从第一电极朝向第二电极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厚。第三半导体设于末端区域,包围第二半导体,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比第一厚长的第二厚。第四半导体包围第二及第三半导体,与第三半导体分离,且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比第二厚短的第三厚。第五半导体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在末端区域中连接于第三及第四半导体。第三及第四半导体设于第一与第五半导体之间。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2110123134.2有效
  • 郝荣晖;黄敬源 -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20-10-14 - 2022-02-15 - H01L29/778
  • 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第一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栅极结构、源极、漏极以及第二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第二氮化物半导体设置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上,且具有的带隙大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的带隙。第一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设置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与栅极结构之间。源极以及漏极设置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第二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设置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其中漏极至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的顶面的高度大于第二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至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的顶面的高度,且至少一部分的第二p型掺杂氮化物半导体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的垂直投影落在漏极于第二氮化物半导体的垂直投影内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发光元件-CN201811247729.3有效
  • 蔡佳珍;郭得山;李奇霖;卓亨颖;欧震;陈俊扬 -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0-25 - 2022-07-29 - H01L33/32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半导体;一第二半导体,位于第一半导体上;一第三半导体,位于该第二半导体上;一活性,位于第二半导体及第三半导体之间;一暴露区,穿过第三半导体及活性,暴露出第一半导体的一第一表面以及第二半导体的一第二表面;以及一第一电极,位于暴露区中,且接触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中,第一半导体与第二半导体具有不同阻值。
  • 发光元件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010501685.X有效
  • 梁擎擎;徐秋霞;钟汇才;朱慧珑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0-09-30 - 2012-05-09 - H01L29/06
  • 一种半导体结构,所述半导体结构形成于第一半导体上,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纳米线组和两个半导体基体;各所述半导体基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半导体,各所述第二半导体形成于绝缘上;在各所述半导体基体之间,各所述第二半导体及各所述绝缘一一对应;所述纳米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纳米线,各所述纳米线分立且包含第三半导体,所述第二半导体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和/或所述第三半导体材料不同,各所述纳米线与各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导体一一相接,各所述纳米线在所述第一半导体上的投影重合以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利于增加集成度。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1510297332.5在审
  • 洪洪;矶部康裕;吉冈启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5-06-03 - 2016-12-07 - H01L29/778
  •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半导体装置包括:第1半导体,设置在基板上;第2半导体,设置在所述第1半导体上,包含掺杂有碳的氮化物半导体;第3半导体,设置在所述第2半导体上,包含掺杂有铟的氮化物半导体;以及第4半导体,设置在所述第3半导体上,包含带隙比所述第3半导体大的氮化物半导体。第3半导体的铟浓度大于1×1018cm-3且小于1×1019cm-3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CN202310681287.8在审
  • 刘阳;杜子明;杜卫星 -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08 - 2023-10-20 - H01L29/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一氮化物半导体上形成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形成第三氮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三氮化物半导体上形成栅极电极;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第一次形成第四氮化物半导体,第一次形成的第四氮化物半导体覆盖所述第三氮化物半导体和所述栅极电极;在第一次形成的第四氮化物半导体上第二次形成第四氮化物半导体;在所述第二氮化物半导体上形成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能够提高VT/Rsh/IGSS等性能参数的精确度。
  • 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1510100815.1在审
  • 镰田周次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5-03-06 - 2016-02-10 - H01L29/739
  • 半导体装置包括:半导体衬底,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半导体,设置在半导体衬底的第一面侧;第二半导体,设置在第一半导体的第二面侧;第三半导体,设置在第二半导体的第二面侧;栅极,设置在半导体衬底内部,在第一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并列配置,第一面侧的端部比第三半导体靠近第一面侧;第一半导体区域,设置在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之间的第三半导体;栅极绝缘膜,设置在第一栅极与第二半导体、第三半导体、及第一半导体区域之间,与除第一半导体区域外的区域之间的膜厚是厚于与第一半导体区域之间的膜厚;发射电极,电连接第一半导体区域;及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半导体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1010501694.9有效
  • 梁擎擎;徐秋霞;钟汇才;朱慧珑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0-09-30 - 2012-05-09 - H01L29/06
  • 一种半导体结构,所述半导体结构形成于第一半导体上,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主纳米线、纳米线组和两个半导体基体;各所述半导体基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半导体,各所述第二半导体形成于绝缘上,在各所述半导体基体之间,各所述第二半导体及各所述绝缘一一对应;所述纳米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纳米线,所述主纳米线、各所述纳米线分立且均包含第三半导体,所述第二半导体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和/或所述第三半导体材料不同;所述主纳米线与靠近所述第一半导体的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导体相接;各所述纳米线与各对应的所述第二半导体一一相接;各所述纳米线在所述第一半导体上的投影重合。以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利于增加集成度。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1410304861.9在审
  • 小野昇太郎;泉沢优;浦秀幸;山下浩明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4-06-30 - 2015-07-15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ON电阻的半导体装置。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1导电类型的第1半导体,设置于漏电极与源电极之间;第2半导体,设置于第1半导体与源电极之间,其第1导电类型的杂质浓度高于第1半导体;多个第2导电类型的第3半导体,其漏电极侧的端部处于第1半导体,与第1半导体以及第2半导体相接地被设置;第2导电类型的第4半导体,设置于第2半导体与源电极之间;第1导电类型的第5半导体,设置于第4半导体与源电极之间;场板电极,在与第2半导体之间,隔着第1绝缘膜被设置;以及栅电极,在与第4半导体之间,隔着膜厚比第1绝缘膜薄的第2绝缘膜被设置。
  • 半导体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