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壳聚糖修饰的醇溶蛋白酶解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07232.7 申请日: 2019-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9770333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4
发明(设计)人: 张双灵;张志伟;韩悦;戴振建;李鹏;王立新;姜文平;都启晶;于春娣;姜文利;傅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9/00 分类号: A23L29/00;A23L29/30
代理公司: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代理人: 王晓晓
地址: 266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改性 聚糖 修饰 蛋白酶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修饰的醇溶蛋白酶解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玉米肽‑羧甲基壳聚糖美拉德产物;将芦丁溶于无水乙醇得到芦丁乙醇溶液;然后将芦丁乙醇溶液加入到美拉德产物中,搅拌;真空旋转蒸发后离心,最后冷冻干燥得到纳米粒子。本发明以芦丁为抗氧化剂,玉米肽‑羧甲基壳聚糖美拉德产物为载体,利用反溶剂法制备芦丁‑玉米肽‑羧甲基壳聚糖美拉德产物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呈球形,颗粒大小分布均匀;与普通纳米粒子相比,玉米肽‑羧甲基壳聚糖美拉德产物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等电点处不会聚集沉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粒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壳聚糖修饰的醇溶蛋白酶解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活性成分(如黄酮、多酚和维生素)具有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抑菌等功效,近年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这些活性成分大都微溶或不溶于水,在复杂的食品微结构中的稳定性不足,难以将真正的健康利益传递给消费者。将天然活性成分包埋到纳米级输送体系中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普遍采取的方法,例如可以保护不稳定和敏感的活性成分在复杂食品环境中不被降解,将不溶于水的活性物质分散到水相中,改善吸收不良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健康效益。

目前用作包埋输送活性物质的材料大多是来源食品的、易于获得的天然生物材料,这些材料被认为是安全可信的可以应用到食品中,例如多糖、蛋白质和脂肪。此外,天然生物材料与合成材料相比还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营养价值。其中,蛋白质基纳米粒子可以显著改善低吸收率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多种蛋白质,如玉米醇溶蛋白、血清白蛋白、大豆蛋白和酪蛋白等已被用于制备纳米粒子。

芦丁又名芸香苷,是由槲皮素C3位上的羟基和芸香糖(-Glu-Rha)连接而成的双糖苷,属于黄酮类物质中的葡萄糖糖苷。芦丁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的治疗。由于芦丁不溶于水,使其在作为一种良好的新型抗自由基的食品添加剂添加至食品中时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传统的将芦丁包埋制成复合粒子的技术虽然解决了芦丁的溶解度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微球粒径太大,难以分散并悬浮在液体体系中;二、合成可降解纳米粒子材料不易被消费者接受;三、天然纳米粒子材料中:脂质由于其长链结构不能很好的包埋活性成分;蛋白质由于其较强的亲水性需要添加化学交联剂在蛋白和蛋白之间构建共价键来防止纳米粒子结构的崩解,化学交联剂大多有毒,残留有交联剂的蛋白纳米粒子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玉米低聚肽,是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原料,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再经分离、纯化等过程得到的低分子量寡肽混合物,不仅和zein一样具有自组装性和疏水性,而且亲水性增加,成为可溶性肽,并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可以溶解。此外,与蛋白质相比,肽作为载体更有利于活性物质的吸收。有研究表明小肽可以被肠道直接吸收,吸收速度比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快2-3倍。但与一般蛋白制备的纳米粒子一样,在等电点附近,纳米粒子会发生聚集沉淀。因为蛋白纳米粒子主要是通过静电排斥稳定,当接近等电点时,这种静电排斥效应会急剧降低,沉淀大量出现。

美拉德反应是指醛、酮、还原糖以及脂肪氧化生成的羰基化合物与胺类、氨基酸、肽、蛋白质的氨基之间的反应。生成的蛋白-多糖产物通常具有更好的乳化性,并且多糖部分所提供的强空间排斥作用可以显著提高蛋白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因此被认为是增强蛋白纳米粒子稳定性的良好稳定剂。美拉德反应是一种自发反应,仅需加热即可发生反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化学物质。

反溶剂法指通过在溶剂中加入反溶剂,使得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下降,聚集形成纳米级粒子的方法,原溶剂与反溶剂之一为水。反溶剂法快速简便,制备的粒子粒径小,且对设备要求较低,耗能低,是目前实验室研究制备纳米粒子的主要方法。在反溶剂过程中,溶剂与反溶剂的比例、混合速度以及溶液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溶剂的效果。此外,反溶剂法制备的纳米粒子在细胞粘附性,组织透过性,延长消化道停留时间以及提高生物利用率方面均比微胶囊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7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食品3D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927512.1
  • 刘夫国;赵涉良;晏珺;陈帅;马翠翠;刘学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23-07-26 - 2023-10-27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3D打印墨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豌豆蛋白分散液依次进行高压均质、超声处理,制得改性豌豆蛋白;将海藻酸钠、所述改性豌豆蛋白与水充分混合反应,制得改性豌豆蛋白/海藻酸钠复合物;以及,将中链甘油三酯与包含所述改性豌豆蛋白/海藻酸钠复合物的溶液混合并经剪切处理,制得食品3D打印墨水。与天然豌豆蛋白制备的3D打印墨水相比,本发明制备的食品3D打印墨水具有更小的粒径、更均匀紧密的微观结构、更强的储能模量和表观黏度,同时制备的3D打印模型具有光滑规则的形状、稳定的三维结构、精细的分辨率,能在24h内维持结构的稳定。
  • 一种肠道靶向缓释型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202310977019.0
  • 刘书来;陈玉峰;严红云;姜利俊;汤佳妮 - 浙江工业大学
  • 2023-08-04 - 2023-10-27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道靶向缓释型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将玉米醇溶蛋白溶于乙醇水溶液,快速加入到κ‑卡拉胶溶液中,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Zein/κ‑CA二元复合纳米颗粒,将此二元复合纳米颗粒加入到海藻酸钠水溶液中通过逐层吸附构建Zein/κ‑CA/SA三元复合纳米颗粒,以Zein/κ‑CA/SA为稳定剂与南极磷虾油有机结合,高速剪切构建Pickering乳液,最后依次加入K+和Ca2+溶液进行离子交联,构建具有油水界面双网络互穿结构的南极磷虾油Pickering乳液;该乳液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基于肠道β‑甘露聚糖酶对κ‑CA和SA定向水解,具有良好的肠道靶向缓释特性。
  • 一种pH响应多肽聚赖氨酸-ATP凝聚体纳米递送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202310290590.5
  • 陈丽春 - 浙江工商大学
  • 2023-03-23 - 2023-10-13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多肽聚赖氨酸‑ATP凝聚体纳米递送系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聚赖氨酸中带正电的赖氨酸残基以多价方式与带负电的ATP相互作用产生液‑液相分离形成凝聚体。还公开了制备方法:配制聚赖氨酸浓度为10‑25 mg/mL、包载物为1‑64mg/mL Cur或GOx混合物,在常温下,以300‑500rpm的速度混旋,包封率最高达64%。及利用脂质体形成层层组装,达到微环境(特别是高糖,高乳酸)缓释递送效果。凝集体具备组装简单,形成迅速,不需要有机溶剂,能有效维持蛋白质、药物在体内外的生物活性易与组织工程支架结合且能辅助细胞治疗,易于功能化。
  • 一种用于食用香精的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202211166957.4
  • 王利伟;胡小雷;王瑛 - 江苏四新界面剂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23 - 2023-10-03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香精的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乳化剂由微囊液包覆复合囊芯制得,该乳化剂通过微囊化处理,使得内部乳化成分被包裹,避免了乳化成分在潮湿环境下吸湿结块,保证了乳化剂的正常使用,在加入食品中时,乳化剂外部壁材溶于水中释放囊芯,囊芯由于自生的多孔结构能够快速吸水糊化,有效的分散在水中,且该囊芯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能够使油相和水相吸附,同时极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化学吸附,使得乳胶粒子的表面自由能降低,增加了乳状液界面膜的强度,使得乳化更稳定,保证了乳液在长时间下不会产生沉降。
  • 一种不改变底物形态的谷氨酰胺转移酶交联方法及应用-202310735576.1
  • 孙逊;刘丹萍;薛长湖;姜晓明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3-06-20 - 2023-08-29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改变底物形态的谷氨酰胺转移酶交联方法及应用,属于材料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提高谷氨酰胺转移酶扩散性的交联方法—温控酶活冷扩散技术,通过冷扩散和热交联两个步骤,实现谷氨酰胺转移酶高效渗透,使底物系统中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底物的品质和贮藏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谷氨酰胺转移酶交联方法,可以用于整块食品原料,在相同的交联条件下,使用本发明制备出的食品,与现有交联技术制备的食品相比,有着更高的蛋白凝胶品质和稳定性。
  • 一种含藤茶提取物的丙烯酰胺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202010207870.1
  • 李铁;蔡圣宝;李莉蓉 - 昆明芳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0-03-23 - 2023-08-29 - A23L29/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藤茶提取物的丙烯酰胺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EGCG 0.1‑0.3份、迷迭香提取物0.05‑0.2份、藤茶提取物0.3‑0.6份、竹叶抗氧化物0.1‑0.3份、迷迭香酸0.03‑0.1份和鼠尾草酸0.02‑0.1份。该抑制剂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一方面保证了可以在较低剂量下极大的降低日常淀粉类热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且所有原料均为天然植物及提取物,安全性高,另一方面保证了风味多样独特、口味隽永,满足人们对淀粉类食品不同风味的需求。
  •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202210258733.X
  • 陈洁;曾琳;王召君;曾茂茂;何志勇;秦昉;江玉琴 - 江南大学
  • 2022-03-16 - 2023-08-18 - A23L29/00
  • 本发明大豆分离蛋白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分离蛋白分散于氯化钠水溶液,超声预处理,加热至100‑140℃后迅速冷却到68‑75℃,喷雾干燥,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将所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于水中,加热反应,得到所述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本发明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盐离子后,使得超声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改善效果展现出来;同时,在大豆分离蛋白凝胶中添加盐离子会使得凝胶持水性下降,但同时对大豆分离蛋白溶液进行超声处理后,不仅能增加凝胶强度,还能提高凝胶持水性,使最终制得的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具有高凝胶强度和高持水性。
  • 一种玉米内源组分乳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465932.2
  • 郑金铠;王彦淇;王锋;冯丽萍;刘婷;马梦于;刘曦桐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2023-04-26 - 2023-08-11 - A23L29/00
  • 本公开涉及一种玉米内源组分乳化体系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以新鲜玉米为原料提取玉米总蛋白或玉米分级蛋白(谷蛋白)、玉米淀粉和玉米油;将玉米蛋白水溶液和淀粉水溶液混合反应;将叶黄素溶于玉米油后离心取上清液,然后将上清液加入玉米蛋白‑玉米淀粉复合物水溶液中进行剪切,即得到玉米内源组分乳液。本发明来源天然、原料成本低,实现了玉米组分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所制备的玉米内源组分乳液能够显著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提高界面膨胀粘弹性模量,实现高效稳定乳液的功能,制得的乳液的稳定性较高;该乳液具有保护叶黄素的功能,在贮藏期内能显著保护叶黄素防止降解。
  • 天然甜味抑制剂、应用及方法-202310474938.6
  • 许勇泉;曹青青;尹军峰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2023-04-28 - 2023-07-28 - A23L29/00
  • 天然甜味抑制剂、应用及方法,属于甜味抑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没食子酸及其钠盐作为甜味抑制剂的应用,另一方面提供了以没食子酸为有效成分的甜味抑制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了没食子酸及其钠盐作为甜味抑制剂的用途。该甜味抑制剂来源于天然,能够显著抑制甜味剂的甜味强度,且无不良风味。
  • 一种植物蛋白面团的制备方法-202011509471.7
  • 方亚鹏;孙翠霞;熊哲强;向延玮;谢昀 - 上海交通大学
  • 2020-12-18 - 2023-07-28 - A23L2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蛋白面团的制备方法,将醇溶性植物蛋白经醋酸水溶液溶解,然后将水反溶至含有醇溶性植物蛋白的醋酸水溶液中,通过反复搅拌、揉捏、水洗,去除体系中的醋酸,最后形成植物蛋白面团。本发明的玉米醇溶蛋白面团具有非致敏性、良好的粘弹性和拉伸性,有望成为小麦蛋白的替代品应用于食品工业,丰富现有食品配料品种,提升食品配料的品质。
  • 复配型水分保持剂及其制备方法-202310621882.2
  • 周教德;刘俩德;温菊芳;吴千红 - 厦门闽得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5-30 - 2023-07-25 - A23L29/00
  • 本发明涉及保水剂技术领域,具体是复配型水分保持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量的组分:磷酸氢二钠1份、六偏磷酸钠2份、三聚磷酸钠2份、焦磷酸钠1份、磷酸二氢钠2份、磷酸氢二钠3份、磷酸二氢钙1份、磷酸钙1份、焦磷酸二氢二钠1份、磷酸氢二钾3份、磷酸二氢钾1份。本装置针对水分保持剂搅拌釜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搅拌组件;其中转杆表面安装的搅拌杆可以跟随转杆进行转动;仅仅单向转动不能实现内部材料的混匀,我们在转杆的中间部位设置了可以将材料向上输送的上旋板,上旋板可以将沉积在筒体底部的材料重新输送至装置的顶部,配合搅拌杆实现二次循环搅拌的效果,实现了装置内部的内循环效果。
  • 一种利用改性的大豆球蛋白微胶粒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202111322131.8
  • 李春强;赵虹霏;于迪;郑遂;张春红;邵俊花;曹雪妍;张雪 - 沈阳农业大学
  • 2021-11-09 - 2023-07-25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的大豆球蛋白微胶粒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将加热处理、超声处理和pH偏移处理联合使用制备出改性的大豆球蛋白微胶粒;将玉米油与改性的大豆球蛋白微胶粒按照80%的油相比混合制备高内相Pickering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加热‑超声‑pH偏移联合技术对大豆球蛋白进行改性,把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相结合,使大豆球蛋白获得了纳米级的粒径,表面疏水性提高,乳化能力增强;利用该颗粒与玉米油制成的高内相Pickering乳液对盐离子、热处理、极酸极碱环境(pH=2、8‑10)均稳定,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和环境相容性,可于4℃环境中维持180天以上的稳定,是一种食品级的乳液,在运载和包埋活性物质、脂肪代替品的生产等领域颇具前景。
  • 一种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202111222240.2
  • 李春强;张雪;刘宏宇;赵虹霏;于迪;邵俊花;杜阿楠;李冬男;杨璐;王鑫磊 - 沈阳农业大学
  • 2021-10-20 - 2023-07-25 - A23L29/00
  • 本发明涉及乳液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在高内相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改性豌豆蛋白与壳聚糖复合获得改性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其中,改性豌豆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1:7,所述改性豌豆蛋白为利用pH偏移‑加热将豌豆蛋白进行改性。本发明中的豌豆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所制备的乳液安全性高且稳定性好、刺激性和毒害小、对环境友好。在4℃下贮藏120天以上依然稳定,可替代脂肪用于肉制品加工中,在食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豆腐柴果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202310339729.0
  • 王军辉;宋苗苗;刘咏;陈晓燕;张竞成;高莉;王萃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3-03-30 - 2023-07-18 - A23L29/00
  • 一种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豆腐柴果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1)形成豆腐柴果胶溶液;(2)形成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溶液,缓慢注入超纯水中,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形成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颗粒;(3)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颗粒通过旋蒸除去少量乙醇,超纯水补充体积;(4)将玉米醇溶蛋白‑姜黄素纳米颗粒溶液缓慢注入在不断的搅拌下的豆腐柴果胶溶液中,形成复合纳米颗粒溶液。本发明采用新型两步法联合制备,两步法增加玉米醇溶蛋白的稳定性,纳米颗粒均匀,粗颗粒较少,减少原料损失,抵抗在不利环境中的稳定性,增强姜黄素的抗氧化活性、姜黄素的递送稳定性,改善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度。
  • 一种基于微胶囊填充水凝胶3D打印制备块状脂肪的方法-202310320220.1
  • 夏小乐;潘梦玉;吴剑荣;高玲;蔡永超 - 江南大学
  • 2023-03-27 - 2023-07-14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填充水凝胶3D打印制备块状脂肪的方法,属于食品油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β‑环糊精为壁材,混合植物油为芯材,通过分子包埋法制成微胶囊纳米颗粒,填充于海藻酸钠‑魔芋胶复合水凝胶网络结构中,再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逐层堆积,辅以钙离子固化,从而获得具有粘弹质地和层状结构的块状脂肪模拟物。本发明制备的块状脂肪具有与天然动物脂肪相似的脂肪组织结构和柔滑细嫩购得质地,也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油性能,食用时经口腔加工可以产生独特的油水混合口感,可以满足人们对脂肪营养价值和感官特性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人造脂肪的可接受度。
  • 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基脂肪代替物的制备方法-202310391261.X
  • 江连洲;苏睿涵;佟晓红;李兰欣;朱婷婷;王欢;曹佳 - 东北农业大学
  • 2023-04-13 - 2023-07-14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植物基脂肪代替物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1)通过超声处理辅助提取可溶性大豆膳食纤维;(2)通过热诱导制备膳食纤维‑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油凝胶。所制备的凝胶营养价值高,具有类脂肪的口感,且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控制体重等生理功能,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脂肪代替物。该制备方法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适合实际生产应用,为新型健康的脂肪代替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一种水包油亚微乳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422721.0
  • 史文鹏;苏龙;迟楠 - 益欣汇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2023-04-19 - 2023-07-14 - A23L29/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包油亚微乳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在本发明的水包油亚微乳体系中,水包油液滴的平均粒径为300nm至500nm,水包油液滴中粒径为300nm至500nm的液滴占比为90%以上;所述水包油亚微乳体系由油相成分和水相成分组成,其中油相成分的质量占体系总质量的20.86%至25.82%;油相成分包括:目标油脂、辛癸酸甘油酯和油溶性香精;其中辛癸酸甘油酯的质量占油相成分总质量的14.66%至16.2%;水相成分包括:酪蛋白酸钠、水溶性香精和溶剂;其中酪蛋白酸钠的质量占水相成分总质量的0.49%至0.55%。本发明的水包油亚微乳体系载油量高、稳定性好、黏度适宜。
  • 一种复相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肉饼中的应用-202310376455.2
  • 黄杰宇;吴国铭;李媚清 - 佛山澳加联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4-10 - 2023-07-11 - A23L29/00
  • 本发明涉及食品工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相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水、泊洛沙姆、大豆卵磷脂和多糖类凝固剂制备水相;采用基底油、吐温、司盘、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功能物质制备油相;再通过斩拌乳化、超声微波分散和冷却制备得到复相油凝胶;所述功能物质为油溶性风味物质和/或油溶性营养物质。本发明制备的复相油凝胶能够将风味物质或营养物质有效包封,从而提高风味物质或营养物质在烹饪过程中的保留率。
  • 一种麦芽糖醇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264347.6
  • 张洪文;李明阳;贾晓军;赵凤;黄强;张斌 - 肇庆焕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3-19 - 2023-07-07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麦芽糖醇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麦芽糖醇植脂末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麦芽糖醇10%~95%;食用植物油3%~80%;酪蛋白酸钠与酪蛋白:0.5%~30%;单硬脂酸甘油酯:0.3%~5%;磷酸氢二钾:1%~2%;二氧化硅:0.1%~0.4%。本发明使用麦芽糖醇作为生产粉末油脂的载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此外,通过配方和配方量等的改进,使得产品的稳定性仍然符合标准的同时,使得产品的风味独特、冲调性良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麦芽糖醇植脂末的制备方法,创造性地将麦芽糖醇和油脂混合喷雾干燥,比流化床干燥能耗更低,从而减少了干燥等的成本和碳排放问题。
  • 一种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蛋黄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249134.6
  • 郭新波;傅碧芬 - 华南理工大学;杭州道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2023-03-14 - 2023-07-07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蛋黄油微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蛋黄油微乳液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含:10~50%蛋黄油、10~50%大豆卵磷脂、15~25%表面活性剂和15~25%乳化剂,本发明通过合理搭配蛋黄油和大豆卵磷脂,两者产生了协同增效效果。此外,本发明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蛋黄油微乳液,其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抗氧化活性相对于常规蛋黄油提高了2倍以上,生物利用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提高蛋黄油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黄鲛鱼用质构嫩化调节剂及其加工工艺-202310431264.1
  • 王大军;张淑敏;姜昕;施文正;苏新惠 - 烟台海裕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 2023-04-21 - 2023-07-04 - A23L2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鲛鱼用质构嫩化调节剂及其加工工艺。所述质构嫩化调节剂的组分和质量份数为:0.8~1.2份磷酸三钠、0.4~0.8份柠檬酸三钠、0.2~0.6份乳酸钠、0.1~0.4份糊精、0.1~0.4份氯化钠。所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黄鲛鱼片进行预处理后平整放置,鱼片朝下,用打孔设备对鱼肉进行打孔;步骤2、配制质构嫩化调节剂,并将黄鲛鱼片浸于质构嫩化调节剂中;步骤3、在完成嫩化后,进行平板速冻、包装的后处理。黄鲛鱼用质构嫩化调节剂能够有效提高水分含量,经过后续热加工后,可以得到具有良好感官特性的鱼片,适合于老年人等咀嚼能力弱的特殊人群食用;加工工艺中利用打孔技术辅助,保证产品良好质构品质的同时,加快产品的加工效率。
  • 一种利用阿拉伯胶增强大豆蛋白原纤维乳化特性的方法-202310391262.4
  • 江连洲;董红霞;冯健领;刘秀英;张雪晴;苗丽铭;佟晓红;田甜;王欢 - 东北农业大学
  • 2023-04-13 - 2023-07-04 - A23L29/00
  • 一种利用阿拉伯胶增强大豆蛋白原纤维乳化特性的方法,属于食品研究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豆蛋白原纤维的制备(2)阿拉伯胶溶液的制备(3)大豆蛋白原纤维‑阿拉伯胶复合溶液的制备:将阿拉伯胶溶液加入到SPF溶液中,使其混合均匀,随后在4℃下水合过夜,使其充分反应;(4)大豆蛋白原纤维‑阿拉伯胶复合乳液的制备:将棕榈油加入到上述充分反应好的大豆蛋白原纤维‑阿拉伯胶混合溶液中,用均质机充分均质,得到大豆蛋白原纤维‑阿拉伯胶复合乳液。本发明将25%(v/v)的阿拉伯胶加入到大豆蛋白原纤维乳液后,显著提高了乳液的乳化性能和表面疏水性,有利于阿拉伯胶‑大豆蛋白原纤维乳液的实际应用。
  • 一种甘露醇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310264346.1
  • 张洪文;李明阳;贾晓军;赵凤;黄强;李超 - 肇庆焕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3-19 - 2023-06-27 - A23L2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露醇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甘露醇植脂末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甘露醇10%~95%;食用植物油3%~80%;酪蛋白酸钠与酪蛋白:0.5%~30%;单硬脂酸甘油酯:0.3%~5%;磷酸氢二钾:1%~2%;二氧化硅:0.1%~0.4%。本发明使用甘露醇作为生产粉末油脂的载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此外,通过配方和配方量等的改进,使得产品的稳定性仍然符合标准的同时,使得产品的风味独特、冲调性良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甘露醇植脂末的制备方法,创造性地将甘露醇和油脂混合喷雾干燥,比流化床干燥能耗更低,从而减少了干燥等的成本和碳排放问题。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