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5873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LDMOS及其制造方法-CN200910201753.8有效
  • 张帅;戚丽娜;吕赵鸿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09-11-05 - 2011-05-11 - H01L29/7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DMOS,在传统LDMOS结构的基础上增加:阱(12)中靠近沟槽(13)的侧壁和底部处具有掺杂(30),掺杂(30)与阱(12)的掺杂类型相同且掺杂(30)的掺杂浓度更小。传统LDMOS的漂移为阱(12),本发明LDMOS的漂移为阱(12)和掺杂(30)。这样本发明LDMOS便可降低沟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电场,从而减小了漂移的电子碰撞强度,使热载流子注入效应得到抑制,提高了LDMOS器件的安全工作和可靠性。
  • ldmos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CN201720236870.8有效
  • 李元行;郑丽华;蔡寿金;朱绎桦;陈国照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3-13 - 2017-12-19 - G02F1/1362
  • 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遮光结构;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有源层包括重掺杂掺杂和沟道;遮光结构向有源层的正投影至少覆盖薄膜晶体管的掺杂、沟道、部分重掺杂;遮光结构的边缘包括倾角,有源层包括形成在倾角上方的过渡;过渡区位于重掺杂。本申请的方案通过优化遮光结构,使得有源层的过渡区位于薄膜晶体管的重掺杂,从而具有较多晶界的过渡远离薄膜晶体管的掺杂和沟道,可以降低由于过渡掺杂交叠造成的漏电流,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变暗的现象
  • 阵列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210630986.5在审
  • 方明旭;许昭昭;田甜;陈华伦 -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2022-06-06 - 2022-09-06 - H01L29/06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其形成方法包括:形成衬底上的栅极结构、栅极结构一侧的体区内的源极和栅极结构另一侧的漂移区内的漏极,漂移区内还具有第一掺杂,第一掺杂包围漏极且与漏极相接触,部分栅极结构位于第一上,且另一部分栅极结构层还位于第二上,体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漂移、第一掺杂、源极和漏极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第一导电类型与第二导电类型不同,漂移具有第一掺杂浓度,漏极具有第二掺杂浓度,第一掺杂具有第三掺杂浓度,第一掺杂浓度低于第三掺杂浓度,第三掺杂浓度低于第二掺杂浓度,有利于提升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实用新型]低功耗的双向瞬态电压抑制器件-CN201420191762.X有效
  • 管国栋;孙玉华 -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4-18 - 2014-10-22 - H01L2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功耗的双向瞬态电压抑制器件,包括具有第一重掺杂N型、重掺杂P型和第二重掺杂N型的P型单晶硅片,重掺杂P型与第一重掺杂N型接触的区域且靠位于重掺杂P型边缘的四周域具有第一掺杂N型,此第一掺杂N型的上表面与第一重掺杂N型的下表面接触,此第一掺杂N型的外侧面与第一沟槽接触;所述重掺杂P型与第二重掺杂N型接触的区域且靠位于重掺杂P型边缘的四周域具有第二掺杂N型
  • 功耗双向瞬态电压抑制器件
  • [实用新型]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CN202120432684.8有效
  • 李振道;孙明光 - 江苏应能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21-02-26 - 2021-10-15 - H01L29/7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包括位于碳化硅衬底中的N型外延层、位于N型外延层中上部的掺杂P型阱层,所述掺杂P型阱层位于第一沟槽、第二沟槽之间区域的上部间隔地设置有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所述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掺杂P型阱层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重掺杂P型左右两侧面分别与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各自弧形面的部分区域接触,所述重掺杂P型掺杂P型阱层的接触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面,掺杂P型阱层与N型外延层的接触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面。
  • 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 [实用新型]低功耗沟槽式功率MOS器件-CN202120434005.0有效
  • 李振道;孙明光 - 江苏应能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21-02-26 - 2021-10-15 - H01L29/7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功耗沟槽式功率MOS器件,其掺杂P型阱层位于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重掺杂P型,所述重掺杂P型上表面与掺杂P型阱层上表面齐平,且位于掺杂P型阱层下方,且重掺杂P型下表面延伸至所述N型外延层内,所述重掺杂P型中部的宽度大于其上部和下部的宽度;第一重掺杂N型源极、第二重掺杂N型源极掺杂P型阱层的接触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掺杂P型阱层与
  • 功耗沟槽功率mos器件
  • [发明专利]EDMOS器件结构-CN202010672175.2有效
  • 刘俊文 -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2020-07-14 - 2022-10-28 - H01L29/78
  • EDMOS器件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上层掺杂形成第一导电类型高压阱;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高压阱的上层;第一导电类型体,位于第一导电类型高压阱的上层中,且与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相邻;栅极结构,位于第一导电类型体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的相邻界面上;漏极,位于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中,远离栅极结构的一侧;控制栅,设置在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上,位于栅极结构和漏极之间,用于分散掺杂第二导电类型漂移中的电场分布
  • edmos器件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908290.9在审
  • 段双亮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2016-10-18 - 2018-04-27 - H01L29/786
  • 本发明涉及薄膜晶体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栅极制备之后,采用垂直离子注入工艺于衬底中形成掺杂;继续制备阻挡层,以于栅极的侧壁上形成侧墙;以上述的栅极及侧墙为掩膜,再次进行垂直离子注入工艺,以于上述掺杂中形成作为源漏极的重掺杂,而掺杂区位于侧墙下方的区域由于侧墙的遮挡,其离子浓度仍然保持不变,以作为器件的掺杂漏(LDD);由于采用垂直离子注入工艺,且基于掺杂的基础上再形成作为源漏的重掺杂,可精准地控制所形成的每个区域中离子的注入剂量,同时还能提高注入离子的深度,且通过调整侧墙的厚度可灵活地调整LDD的大小。
  • 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型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CN201911357317.X在审
  • 陈雪萌;杨林森;王艳颖 - 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2019-12-25 - 2021-06-25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槽型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自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层及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外延层的基板;形成元胞沟槽及终端沟槽于掺杂外延层中;形成栅介质层于沟槽的侧壁与底面及掺杂外延层的顶面;形成多晶硅层以填充进元胞沟槽及终端沟槽,并对多晶硅层进行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刻蚀多晶硅层直至多晶硅层与掺杂外延层顶面齐平,得到元胞沟槽栅及终端沟槽多晶硅;对元胞沟槽栅及终端沟槽多晶硅进行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形成体掺杂外延层中;形成源于体中。本发明采用沟槽型终端,可以采用较高的能量进行体注入,使器件具有更加稳定的阈值电压和击穿电压。
  • 一种沟槽功率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