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221481.X 申请日: 2002-01-31
公开(公告)号: CN2534052Y 公开(公告)日: 2003-02-05
发明(设计)人: 李华绪 申请(专利权)人: 李华绪
主分类号: B60G17/01 分类号: B60G17/01;B62D23/00
代理公司: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冬
地址: 63635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制造领域,特别是公开了汽车车体的结构。针对汽车在行驶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公路上行驶时能修正汽车车体水平度、减少车体右斜度的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的右车体高度大于左车体高度。汽车的右车体高度最好比左车体高度高10mm-60mm。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能改变或减轻汽车车体的右倾斜程度,使行驶更加舒适安全,又不会增加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成本,对汽车的结构性能更没有影响。
搜索关键词: 汽车 车体 水平 修正 结构
【主权项】:
1、汽车车体水平修正结构,车体包括车体左右的前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汽车的右车体(1)高于左车体(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绪,未经李华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22148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车辆主动悬架与多轴转向系统的分层协同控制方法-202310855461.6
  • 巩明德;赵东华;赵丁选;陈文彬 - 燕山大学
  • 2023-07-12 - 2023-10-27 - B60G17/015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主动悬架与多轴转向系统的分层协同控制方法,其包括:S1、建立车辆的非线性模型;S2、建立车辆主动悬架与多轴转向系统的分层协同控制方法:S3、运用分层控制策略进行车辆的协同控制。本发明运用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的耦合机理,将多轴车辆主动悬架与全轮转向系统进行了协同控制,有效地隔离、吸收和耗散道路不平度引起的震动能量,保证车辆的车身姿态平稳,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下层的主动悬架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等子系统,分别设计单独的控制器使子系统的局部性能达到最优,根据各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确定了上层协同控制规则,既实现了对下层各子系统的协同控制又简化了控制器的结构。
  • 基于矿山道路信息的架线式矿用自卸车受电弓控制方法-202310804331.X
  • 申焱华;钱硕;王凯迪;董福新;刘祖杨 - 北京科技大学
  • 2023-07-03 - 2023-10-27 - B60G17/0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矿山道路信息的架线式矿用自卸车受电弓控制方法,属于矿用矿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车载激光雷达对路面进行扫描,结合GPS和IMU定位以及矿车速度,得出矿车在未来时间段的路面特征方程;其次,建立矿车1/2的运动学模型;再次,通过受电弓和车辆质心空间位置间信息,结合簧上质心垂直位移以及矿车俯仰角度,实现簧上质心垂直位移到受电弓基座垂直位移空间转换;建立受电弓主动控制的弓网耦合模型;最后,利用受电弓弓头和上框架间的主动控制器,结合预瞄路面特征,采用MPC控制策略实现受电弓的主动控制。本发明对外部变化抗干扰能力强,受电弓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弓头位移,对外界干扰响应及时,快速调整弓网动态耦合接触压力。
  • 悬架系统、车辆和调节方法-202310761911.5
  • 丁树伟;豆开放;李俊伟;郑文博;张远;禹真;侯杰;陈志刚;王仕伟;张永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26 - 2023-10-27 - B60G17/019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车辆和调节方法,车辆包括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主蓄能器和作动器。其中,主蓄能器具有第一储液腔,第一储液腔用于储存油液;作动器包括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部和安装腔,调节部的至少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调节部的调节端由安装腔内伸出并与车体连接;安装腔包括压缩腔和复原腔,调节部设置在复原腔内,压缩腔位于复原腔的下方,压缩腔与第一储液腔连通。通过第一储液腔向压缩腔内注入油液,以使调节部在油液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通过调节部带动车体进行举升运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悬架系统稳态调节车高能力以及维持车高的能力较低的问题。
  • 带有集成的控制单元的机动车辆的主动减震装置-202310468836.3
  • 毛罗·焦尔达尼 - 法拉利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27 - 2023-10-27 - B60G17/015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减震装置,其包括:弹簧支撑件;弹簧;被配置为施加阻尼力的阻尼装置;控制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能由控制单元通过由控制单元发射的电源信号控制,使得电动马达提供与电源信号相对应的扭矩或力;以及转换装置,该转换装置被配置为控制阻尼装置,将输出的扭矩或力转化为通过阻尼装置施加的与输出的扭矩或力相对应的另一个力,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指示另一个力的目标值的第一控制信号并且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提供电源信号,使得电源信号与另一个力的目标值相对应,控制单元在相对于弹簧支撑件的固定位置联接到弹簧支撑件。
  • 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202310855799.1
  • 彭建蓉 - 广州维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23-07-12 - 2023-10-24 - B60G17/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高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电子陀螺仪;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电控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电子气泵、储气罐以及分配阀;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为控制模块ECU,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电控信号线与数据采集模块和执行模块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控制模块ECU与整车的CAN总线相连,时刻接收来自CAN总线的命令,使车身保持在一个设定的高度范围内以及悬架匹配相应的刚度和阻尼,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电子陀螺仪的信号,实时调节减震器主体的阻尼大小,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平稳。
  • 半主动悬架侧倾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202210346291.4
  • 邵雄;李根;赵伟冰;林绅堤;张伟伟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31 - 2023-10-24 - B60G17/016
  • 本公开涉及一种半主动悬架侧倾控制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方向盘转角信息和车速信息;根据方向盘转角信息和车速信息,确定车辆的侧向加速度;根据侧向加速度和方向盘转角信息,确定抗侧倾阻尼;根据抗侧倾阻尼,确定施加到半主动悬架的电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上的电流,以改变电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的阻尼。如此,可以提高确定的抗侧倾阻尼的准确性,根据与抗侧倾阻尼对应的电流,改变电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的阻尼,以对车身的侧倾角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整,避免因错误的阻尼调节对车辆平顺性产生不利影响,以提高车内人员的乘车体验感。
  • 一种智能驾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202311165488.9
  • 罗广;邱逸 - 珠海骏驰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9-08 - 2023-10-24 - B60G17/01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该智能驾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固定有一个监测装置和两个控制装置,所述监测装置位于两个控制装置之间,所述监测装置的底部安装有斜坡识别单元,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出轴与连接梁固定。该智能驾驶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通过设置监测装置和斜坡识别单元可以对斜坡或障碍物进行探测,当车体行进方向之前出现斜坡或障碍物时,监测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行进轮下降,从而使得整个车体上升,提高车体底盘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防止车体底盘与斜坡或障碍物产生碰撞,从而避免车体损坏和影响车体的行进。
  • 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车辆-202210334333.2
  • 邵雄;李根;赵伟冰;谢欣秦;滕仪宾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30 - 2023-10-24 - B60G17/015
  • 本公开涉及一种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状态参数,其中,车辆状态参数包括制动踏板开度信息、车辆俯仰角信息和车速信息;根据车辆状态参数,确定抗俯仰阻尼;根据抗俯仰阻尼,确定施加到半主动悬架的电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上的电流,以改变所述电磁阀式半主动减振器的阻尼。通过车辆状态参数可明确车辆状态及驾驶员意图,提高抗俯仰阻尼的准确性。如此,可避免错误的阻尼调节,对车身的俯仰角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提高改善车身姿态的效果,同时可避免对车辆的平顺性造成不利影响。
  • 一种车辆姿态控制方法及装置-202210191847.7
  • 王智斌;董德卿;桑圣昭 -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2-28 - 2023-10-24 - B60G17/018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姿态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三轴角速度数据、三轴加速度数据以及三轴方向角数据,对车辆在当前时刻的三轴角速度数据、三轴加速度数据以及三轴方向角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更为准确地确定出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姿态角,通过车辆在当前时刻的姿态角以及车辆处于水平姿态的目标姿态角,即可准确地确定针对车辆的各车轮悬架的高度进行调整的高度调节参数,将各车轮悬架的高度调节参数发送至悬挂执行元件,该悬挂执行元件通过依据各车轮悬架所对应的高度调节参数,可针对性地对各车轮悬架的高度进行及时地调整,如此可以有效地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水平姿态,从而可以提高车辆乘坐人员的舒适体验。
  • 用于获知车桥负荷的方法和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201980078594.9
  • 特里斯坦·克吕格尔;托马斯·沃尔夫 - 采埃孚商用车系统欧洲有限公司
  • 2019-11-27 - 2023-10-24 - B60G17/0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知车辆(1)的车桥负荷的方法和一种用于车辆的、特别是商用车的悬架系统(5),悬架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板簧(6),该板簧在其端部(6a、6b)中接驳在车辆(1)的车身(4)的弹簧容纳部(7a、7b)上并且在其中央区域(6c)中接驳在车辆的底盘(3)上。在此,设置有以下步骤:测量车身(4)相对于底盘(3)的测量间距(d),获知车辆(1)处于装载过程还是卸载过程,依赖于获知的是装载过程还是卸载过程获知预先存储的滞后区域的相关的滞后线,由测量间距和相关的滞后线获知当前的车桥负荷投影值,其中,特别是可以设置装卸过程准则和张弛准则。所获知的车桥负荷投影值因此被用作投影得到或估计的车桥负荷并且特别是可以用于行驶动态调节系统中。此外,可以更新滞后区域。
  • 一种ECAS车辆防撞脸控制系统-202321366408.1
  • 陈锋;傅直全;陈钢强;刘旺昌;陈腾炜;郭冬冬;楼超雄;金杰 -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5-31 - 2023-10-24 - B60G17/0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撞技术,公开了一种ECAS车辆防撞脸控制系统,其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压力开关、第一双刀开关;压力开关用于ECAS车辆的压力控制,第一双刀开关包括侧跪开关和下降开关,侧跪开关用于控制ECAS车辆的侧跪动作,下降开关用于控制ECAS车辆的动作;第二开关单元包括抬头开关和第二双刀开关,抬头开关用于控制ECAS车辆的车身高度;第二双刀开关包括上升开关和正常高度开关,上升开关用于控制ECAS车辆的上升动作,正常高度开关用于控制ECAS车辆的正常高度。本实用新型设计的ECAS车辆防撞脸控制有效的规避撞脸,其操作简单。
  • 一种车架自适应调平系统-202310862835.7
  • 扈凯;张文毅;祁兵;胡敏娟;纪要;严伟;夏倩倩;王云霞;李坤;丁友强;刘宏俊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2023-07-14 - 2023-10-20 - B60G17/019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架自适应调平系统,包括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液压缸控制回路;在每个液压缸控制回路中:连接在变量泵排油口处的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比例换向阀的P口、切换阀A口和蓄能器连接,切换阀的B口与比例换向阀的A口连接,切换阀的P口和比例换向阀的B口分别与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油口连接,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补油单向阀与油箱连接;压力传感器连接在蓄能器上,位移传感器连接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负载连接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液压缸上的负载均通过连接卡扣连接;俯仰方向倾角传感器和侧倾方向倾角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农机的车架上。该系统地形适应能力好,爬坡性能优异,有利于提高农机的通用性。
  • 一种基于CDC减振器的俯仰梯度获取方法及装置-202311039580.0
  • 吴涛;高壮;裴亦辰 -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8-17 - 2023-10-20 - B60G17/01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DC减振器的俯仰梯度获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整车受力分析模型,向所述整车受力分析模型输入用于计算俯仰梯度的参数;在车辆行驶时的俯仰状态下,计算整车基于整车质心点的第一整车扭矩,根据所述第一整车扭矩确定俯仰刚度;在车辆轴荷转移的状态下,计算轴荷转移时在整车质心点产生的第二整车扭矩,根据所述俯仰刚度、第二整车扭矩及加速度值确定俯仰梯度值。本发明无需不进行实车测试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较为精准的制动俯仰梯度结果,无需多个传感器获得数据,降低了计算成本。
  • 控制道路车辆的主动减震器的方法-202310400330.9
  • 费代里科·法瓦利;亚历山德罗·弗卢梅里;弗兰切斯卡·明奇格鲁奇;斯特凡诺·瓦里斯科 - 法拉利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14 - 2023-10-20 - B60G17/015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道路车辆的主动减震器的方法。主动减震器(6)是将道路车辆的车架连接到车轮的轮毂(3)的悬架(5)的一部分,并且具有:第一元件(7),该第一元件限定主动减震器的一个端部;第二元件(8),该第二元件限定主动减震器的另一个端部并且被安装成相对于第一元件滑动;以及致动器(10),该致动器被配置为产生被施加在两个元件(7、8)之间的力(F)。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轮毂的竖向加速度(az);确定主动减震器的两个元件之间的平移速度(v);基于轮毂的竖向加速度和基于主动减震器的两个元件之间的平移速度,确定主动减震器的致动器(10)的目标力(FTGT);以及控制主动减震器的致动器(10)以追求目标力。
  • 基于磁流变油气弹簧的车辆减振控制系统及方法-202310916410.X
  • 董小闵;费振洋;刘青林;李坪洋;赵军鑫;欧阳健国;杨睿;王振洋 - 重庆大学
  • 2023-07-24 - 2023-10-20 - B60G17/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油气弹簧的车辆减振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磁流变油气悬架单元、采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磁流变油气悬架单元包括磁流变油气弹簧以及PINCH模式磁流变阀;所述磁流变油气弹簧用于油气悬架中的液压互联,所述PINCH模式磁流变阀用于切换液压互联形式;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车辆的运动姿态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车辆的运动姿态信息,调整油气悬架的互联形式,并对车辆运动姿态进行控制,使得车辆运行状态达到目标状态。本发明能够获得更好的抗侧倾刚度和抗俯仰刚度,提升了重载车辆的整体减振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
  • 用于监测车辆的方法-202180095028.6
  • C·穆勒;S·施密特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2021-12-09 - 2023-10-20 - B60G17/0185
  • 一种用于监测车辆(1)的方法,所述车辆具有车身(2)、与所述车身(2)连接的底盘(3)、以及监测单元(11),所述监测单元监测所述底盘(3)是否损坏,并且在检测到底盘损坏的情况下,通过警告信号发生器产生警告信号(S),其中,所述警告信号发生器具有至少一个驱动器(10),通过所述驱动器产生以触觉的机械震动为形式的所述警告信号(S)。
  • 一种特种车辆用液压式可调高度悬架及其控制方法-201811273866.4
  • 李静;张振兆;孟令帅 - 吉林大学
  • 2018-10-30 - 2023-10-20 - B60G17/01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种车辆用液压式可调高度悬架及其控制方法,在所述悬架中,双横臂的上横臂和下横臂均铰接在副车架上;转向节的上下端分别与上横臂和下横臂铰接;螺旋弹簧底部安装在下横臂上,弹簧固定装置安装在螺旋弹簧的顶端,弹簧固定装置固定在副车架上,弹簧固定装置通过内部驱动上下运动进而使螺旋弹簧顶端在车辆运动过程中保持高度不变,减振器底端安装在下横臂上,顶端连接在副车架上,减振器的上下油口分别与液压系统管路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车身升高模式、车身降低模式和车身稳定模式。本发明使驾驶员可根据不同车况在车身稳定时调节悬架高度,以提高车辆稳定性和通过性并保证螺旋弹簧时刻处于最佳工作位置。
  • 车辆气囊高度调节装置-201811471621.2
  • 肖启瑞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2018-12-04 - 2023-10-20 - B60G17/015
  • 本发明公开车辆气囊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电磁阀体,电磁阀体内部设有相互分隔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以及第四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进气控制阀相连,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还通过进气膜片分隔,第二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通过排气控制阀相连,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通过排气阀相连,第三腔室通过管道与气囊相连,排气控制阀和排气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模式换向阀电连接,模式换向阀还通过管道分别与气瓶和第二腔室。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结构可靠和功能丰富等优点,可对车辆气囊作用高度实现适应性调整以及有效提高车辆搭乘舒适性。
  • 一种电磁式主动悬架-202320340057.0
  • 周江;谢勇刚;胡智毅 - 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02-27 - 2023-10-20 - B60G17/015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式主动悬架,包括车架、与车轮连接并能通过自身摆动带动车轮上下跳动的上摆臂和下摆臂,还包括输出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伺服电机和减速机,所述伺服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输入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连杆一端与所述上摆臂固定连接且能随着所述上摆臂同步转动,所述输出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该电磁式主动悬架可有效提升汽车的舒适性能和操稳性能。
  • 车辆爆胎时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202310840900.6
  • 张立亮;郝文权;蒋永峰;汤敏;曹振乾;李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10 - 2023-10-17 - B60G17/01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爆胎时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工作状态信息,其中,工作状态信息至少包括:车辆的车速、车辆的坡道信息、车辆的车轮高度和车辆的弹簧压力;基于工作状态信息,确定车辆的车轮载荷信息;响应于车辆的车轮爆胎,基于车轮载荷信息,确定车辆的质心位置;响应于质心位置处于目标质心范围内,控制车辆抬高至目标高度,其中,目标高度用于将质心位置调节至目标质心范围,目标质心范围为通过车辆的未爆胎侧的车轮而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范围。本发明解决了难以通过控制车辆的质心转移而降低爆胎车轮的轮胎和轮辋进一步损害的技术问题。
  • 电动悬架装置及电动马达控制装置-202310310628.0
  • 大野智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3-28 - 2023-10-17 - B60G17/015
  •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响应施加于车辆的振动等的电动悬架装置。电动悬架装置(11)包括:返回防止电路(190),其以防止从电力蓄积部(172)朝向电源部(180)的电流的返回防止模式、和容许从所述电力蓄积部(172)朝向所述电源部(180)的电流的返回容许模式中的任一种动作模式动作;以及放电控制部(124),其判定所述电动马达(31)是否为再生运转中,在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将所述返回防止电路(190)的动作模式设定为返回防止模式,在所述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将所述返回防止电路(190)的动作模式设定为返回容许模式。
  • 电动悬架装置以及车辆-202310161619.X
  • 大野智史;小滩一矢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2-24 - 2023-10-17 - B60G17/018
  • 本发明能够在发生如没有导致气囊工作那样的碰撞的情况下,使高电压部件的高电压消除化。搭载于车辆(1)的电动悬架装置(10)具有被从蓄电池(16)供给高电压的电动致动器(12)、和控制蓄电池(16)以及电动致动器(12)的控制ECU(20),控制ECU(20)具有:停止判断部(211),其判断车辆的停止;和输出控制部(212),其基于车辆停止后的经过时间,限制高电压向电动致动器(12)的输出。
  • 悬架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202010368007.4
  • 王刚;陈燕红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0-04-30 - 2023-10-17 - B60G17/0165
  • 本公开涉及一种悬架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包括:若车辆处于行驶状态,获取路况信息和行驶信息,根据路况信息,确定每个悬架对应的路况信息,根据行驶信息和每个悬架对应的路况信息,确定该悬架的高度调节器的目标高度,并控制该悬架的高度调节器将车身与该悬架对应的车轮之间的高度调节为目标高度,根据行驶信息,确定每个悬架的减振器的目标阻尼,并将该悬架的减振器的阻尼调整为目标阻尼。本公开能够预先通过路况信息和车辆的行驶信息,控制高度调节器将车身与每个车轮之间的高度调节为目标高度,并将每个悬架的减振器的阻尼调整为目标阻尼,来抑制车身的振动,从而使每个悬架始终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 一种电子感应平衡控制系统轴线车装置-202320524550.8
  • 魏秋东;魏中保;魏中奥 - 西格玛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 2023-03-17 - 2023-10-17 - B60G17/015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线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感应平衡控制系统轴线车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端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牵引鞍座,所述车架的后端上表面焊接有车板,所述车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空气悬挂,所述空气悬挂的两端通过轮毂安装有车轮;第一测距雷达,其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后端下表面,所述车架的中部下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测距雷达。该电子感应平衡控制系统轴线车装置设置有第一测距雷达和第二测距雷达,其可以对车架与地面的距离进行实时监控,使车载控制器通过分析车架对地距离判断该轴线车的平衡性,即时控制空气悬挂的伸缩,对轴线车平衡性进行电子调控,使得该轴线车在行驶时的平衡性较好。
  • 电机泵组、悬架系统和车辆-202321382601.4
  • 晏龙;黄飞;梁小波;王培培;刘翁帆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5-31 - 2023-10-17 - B60G17/015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机泵组、悬架系统和车辆,其中,电机泵组包括第一电机泵和第二电机泵,所述第一电机泵与所述第二电机泵相互平行且并排设置,所述第一电机泵包括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机泵的电机轴轴线方向,所述第二电机泵包括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电机泵的电机轴轴线方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电机泵组轴向上的长度,节省车辆内部的安装空间。
  • 车身高度调节方法、设备及车辆-202310833188.7
  • 张宁宁;路乐乐;张宗斌;孙德虎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07 - 2023-10-13 - B60G17/015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身高度调节方法、设备及车辆,包括:响应于识别到目标用户,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头部高度信息;确定车身当前高度信息,计算所述车身当前高度信息与所述头部高度信息的第一高度差;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差得到目标车身高度;基于所述目标车身高度对所述车身高度进行调节。本公开实现了根据不同用车人员的身高对车辆高度进行精准调整,满足不同用车人员对车辆高度的要求。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