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媒侧集成模块、具有该模块的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148682.1 申请日: 2022-09-21
公开(公告)号: CN115465043A 公开(公告)日: 2022-12-13
发明(设计)人: 毛新波;王大健;马荣;杨怀龙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H1/00 分类号: B60H1/00;B60H1/32
代理公司: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代理人: 杨晓玲
地址: 211167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冷媒 集成 模块 具有 管理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冷媒侧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压缩机(1),冷媒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进入,经电动压缩机(1)压缩后,从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端排出,最后重新回到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端通过第一电磁阀(2)与车辆的室内冷凝器(3)连通,电动压缩机(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电磁阀(4)与车辆的室外换热器(5)连通,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通过第三电磁阀(6)与车辆的室外换热器(5)连通,室内冷凝器(3)和室外换热器(5)端部汇集在储液干燥器(7)的进口端,通过储液干燥器(7)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连通,在储液干燥器(7)的出口端与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8)和冷却器(9),车辆的电池换热回路通过冷却器(9)与冷媒侧集成模块之间进行换热,车辆的蒸发器(10)并联在第二电子膨胀阀(8)与冷却器(9)的两端;储液干燥器(7)的出口端设有三条支路,第一条支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8)连通,第二条支路与室外换热器(5)的出口端连通,在第二条支路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11),第三条支路与车辆的蒸发器(10)相连通,冷媒经车辆的蒸发器(10)换热后在冷却器(9)的出口端汇集进入电动压缩机(1)的进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侧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4)和第三电磁阀(6)均通过板式换热器(12)与车辆的室外换热器(5)连通,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6)共同与板式换热器(12)的进口端连通,在板式换热器(12)的进口端设有低压温度传感器(13);在储液干燥器(7)的进口端设有高压温度传感器(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侧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集成模块包括集成有连接接口的基板(15),通过基板(15)与车辆的室外换热器(5)、室内冷凝器(3)、蒸发器(10)连通对接。

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冷媒侧集成模块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冷凝器(3)、蒸发器(10)、室外换热器(5)、鼓风机(16)以及电池换热回路和辅助换热回路,在辅助换热回路上设有用于与室外换热器(5)之间进行换热的前端散热器(17),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水泵(18),水泵(18)的进口端与出口端通过管路与电池包(19)内的换热管路相互连通,冷却器(9)位于水泵(18)的出口端与电池包(19)之间,水泵(18)的水先经过冷却器,再流经电池包(19),最后回流至水泵(18)的进口端;电池包(19)与水泵(18)之间通过四通阀(20)连通,四通阀(20)的其中两个接口分别与水泵(18)的进口端以及电池包(19)连接,另外两个接口与辅助换热回路连通,使水泵(18)的水经过辅助换热回路后,再回流至水泵(18)的进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回路包括三通比例阀(21)、三通阀(22)、辅助电驱(23)和第二水泵(24),三通比例阀(21)连通四通阀(20)和板式换热器(12),三通阀(22)连通板式换热器(12)和前端散热器(17),三通比例阀(21)的另一接口越过板式换热器(12)后直接在板式换热器(12)的出口端与板式换热器(12)共同与三通阀(22)连通;前端散热器(17)通过辅助电驱(23)、第二水泵(24)与四通阀(20)连通,共同形成辅助换热回路;在辅助换热回路和电池换热回路上均设有膨胀水箱(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与储液干燥器(7)之间设有第三电子膨胀阀(26)。

7.一种热管理系统工作方法,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电磁阀、电子膨胀阀以及四通阀(20)之间的切换,实现电池降温模式、空调制冷加电池降温模式、电池液冷模式、电池均温模式、电池均温加驾驶室制冷模式、制热除湿模式、余热利用模式、余热利用加驾驶室加热模式、余热利用加驾驶室制热除湿模式、以及电池均温加驾驶室加热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池降温模式下:电池换热回路的四通阀将电池换热回路与辅助换热回路连通,水泵的水从四通阀进入三通比例阀,再通过三通阀进入前端散热器对水温进行散热,冷却后的水流经辅助电驱和第二水泵后,重新通过四通阀进入电池换热回路,被水泵依次输送流经冷却器和电池包,对电池包内的电池电芯进行冷却;

在空调制冷加电池降温模式下: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冷媒从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经第二电磁阀、低压温度传感器、进入板式换热器,再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经过高压温度传感器进入储液干燥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储液干燥器依次经过第三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回到压缩机,空调风在蒸发器处与蒸发器之间进行换热;此时,电池换热回路的四通阀将电池换热回路与辅助换热回路连通,水泵的水从四通阀进入三通比例阀,然后经过板式换热器,再通过三通阀进入前端散热器对水温进行散热,冷却后的水流经辅助电驱和第二水泵后,重新通过四通阀进入电池换热回路,被水泵依次输送流经冷却器和电池包,对电池包内的电池电芯进行冷却;

在电池液冷模式下: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四通阀直接将电池包与水泵连通,水不经过辅助换热回路,冷媒从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经第二电磁阀、低压温度传感器、进入板式换热器,再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经过高压温度传感器进入储液干燥器,再从储液干燥器依次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冷却器回到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电池换热回路的水在冷却器内与冷媒间进行换热,然后流经电池包对电池电芯进行降温;

在电池均温模式下:电动压缩机不启动,四通阀不将电池换热回路与辅助换热回路连通,水仅在电池换热回路内流动,通过水泵驱动水在电池换热回路内循环,实现电池包内电芯之间的温度平衡;

在电池均温加驾驶室制冷模式下:电池换热回路维持电池均温模式的运行工况,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高温高压的冷媒从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经

第二电磁阀、低压温度传感器、进入板式换热器,再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经过高压温度传感器进入储液干燥器,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冷媒从储液干燥器依次经过第三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回到压缩机,空调风在蒸发器处与蒸发器之间进行换热;

在制热除湿模式下: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电动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冷媒经第一电磁阀进入室内冷凝器散热,驾驶舱内空调吹出热风,冷媒到达储液干燥罐后,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冷媒从储液干燥器出来后分成两路,一路依次经过第三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回到压缩机,空气在蒸发器处水分吸出进行除湿,另一路从储液干燥器出来后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再经板式换热器和低压温度传感器后经第三电磁阀流进气液分离器后进入压缩机进口;

在余热利用模式下:四通阀将电池换热回路与辅助换热回路连通,水泵将辅助电驱产生的热水经四通阀吸入电池换热回路,热水依次流经冷却器和电池包,对电池包的电池电芯进行加热后经四通阀进入三通比例阀,再通过三通阀进入辅助电驱进行下一循环;

在余热利用加驾驶室加热模式下:电池换热回路和辅助换热回路按照余热利用模式维持运行,电动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冷媒经第一电磁阀进入室内冷凝器散热,驾驶舱内空调吹出热风,冷媒到达储液干燥罐后,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关闭,冷媒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蒸发后经板式换热器和低压温度传感器,再经第三电磁阀后进入电动压缩机;

在余热利用加驾驶室制热除湿模式下:热管理系统按照余热利用模式与制热除湿模式共同运行;

在电池均温加驾驶室加热模式下:第一电磁阀开启和第三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电动压缩机将高温高压的冷媒经第一电磁阀送入室内冷凝器散热,驾驶舱内空调吹出热风,冷媒到达储液干燥罐后,第一电子膨胀阀开启,从储液干燥器出来后经第一电子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再经板式换热器和低压温度传感器后经第三电磁阀流进气液分离器后进入压缩机进口,电池换热回路按照电池均温模式工况运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486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仪表盘前除霜结构及车辆-202310908614.9
  • 张龙岗;路云飞;唐毅;杨炳观;何鑫;黎清波;李彦徵;黄德伟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2023-07-24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仪表盘前除霜结构及车辆,包括风机、除霜风道、出风口和扫风机构,出风口用于布置在车辆的仪表盘上,扫风机构的出风端与除霜风道连接、进风端与风机连接,除霜风道连接在扫风机构与出风口之间;扫风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左右扫风单元和前后扫风单元。在除霜风道与风机之间连接扫风机构,不受到仪表盘自身面积小的影响,增加了扫风机构的布置空间;左右扫风单元、前后扫风单元将暖风除霜风道内进行分配扫风,使得除霜风道内不同的角落均可分配到对应的风量,提高除霜结构的除霜效果;扫风机构对除霜风道内的分量进行分配,不需要大量计算验证,省略了设计和调整时间,减小了工作量和成本。
  • 车用空调热管理系统及其管理办法-202310843640.8
  • 杨坚;张礼国;俞晨;李铭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23-07-10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空调热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该车用空调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水换热器、座椅换热器以及系统管路配件,并组合成多种模式的冷媒循环回路,车用空调热管理系统可切换地处于其中的一个冷媒循环回路中。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用空调热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提供了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加热除湿模式及能量回收模式,能提高乘员舒适性和能量利用效率。
  • 一种上装制热控制方法及装置-202310936783.3
  • 陈厚吉;单志文;刘燕;梁正祥;魏千喜 -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 2023-07-26 - 2023-10-27 - B60H1/00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装制热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基于预设的上装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车载热源、蒸发器、水阀和水泵,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上装控制器接收开机指令进入开机状态;上装控制器接收温度设置指令,基于温度设置指令,获取第一目标温度;对比第一目标温度与当前货箱温度,若第一目标温度大于当前货箱温度,则发送制热控制指令;整车控制器接收制热控制指令,基于制热控制指令,执行制热操作。本申请在实现上装制热控制的同时,为驾乘人员提供更为智能、安全的交互体验。
  •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800V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202310648428.6
  • 李金汉;陈恒;王清海;张小松;魏轶伟 - 武汉神动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02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800V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MCU、电子水泵、冷却液电磁阀组、电动压缩机、电芯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进出口水温传感器、散热器、散热器进出口温度传感器和若干风扇;所述风扇安装在动力舱水箱后面以及电机散热器表面,动力电池进出口水温传感器安装在电池包本体上,散热器进出口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表面,MCU装置在整车驾驶舱内,所述MCU连接风扇的控制器、电子水泵、冷却液电磁阀组、电动压缩机的热泵、电芯温度传感器、动力电池进出口水温传感器、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各部件通过管路和冷却液电磁阀组连接为一个整体。本发明提升了电池使用效率,降低了电池导通截面,实现用电降本。
  • 车辆空调装置-202280018631.9
  • 姜仁根;吴尚昊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22-02-25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空调装置,并且具有的目的在于,增大热交换器的加热面积以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率,并且同时确保热交换器与隔板之间的气密性能,以通过改进热交换器与将空调箱的内部分成多个流体通道的隔板之间的密封结构来防止流体通道之间的空气泄漏。为此,本发明的车辆空调装置包括:空调箱;用于冷却/加热的热交换器,其安装在空调箱内部的流体通道上;以及隔板,其用于将空调箱的内部分成多个流体通道,并且针对根据每个划分的流体通道的每个部分来分隔用于冷却/加热的热交换器,其中,车辆空调装置还包括联接部,其用于将隔板和热交换器气密地联接,以防止空气穿过隔板与热交换器之间的间隙在空调箱内部的流体通道之间泄漏。
  • 净化车内空气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202311129000.7
  • 郭佳仪;张炳森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9-04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车内空气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净化车内空气的方法包括:当存在需要开启净化的情况时,判断环境是否满足净化空气的条件;需要开启净化的情况包括以下任一项:接收到净化空气的指令、检测到车内人员存在会导致车内空气污染的指定动作和车内空气质量超过净化阈值;若环境满足净化空气的条件,控制净化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执行净化空气的操作。本申请中能够在发现车内空气污染的情况下,被动或主动净化车内的污染物,达到无感知的自动化通风换气的效果,净化车内环境,提升车内人员乘坐的舒适感。
  •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202211211289.2
  • 宋在玹;元钟文;金泰汉;金哲敏;李康钟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斗源空调
  • 2022-09-30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可以包括:第一制冷循环,与乘客舱热连接,并且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电池冷却子系统,与电池热连接,并且包括电池冷却剂回路;以及第二制冷循环,与所述第一制冷循环和所述电池冷却子系统热连接,并且包括第二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制冷循环可以包括:上游侧热交换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之间选择性地传递热;以及下游侧热交换器,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冷却剂回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之间传递热。
  • 一种将机动车内部与室外空气质量差隔离的系统和方法-202210388752.4
  • 基思·韦斯顿;布兰登·戴蒙德;M·A·麦克尼斯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2022-04-14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将机动车内部与室外空气质量差隔离的系统和方法”。本公开涉及将机动车辆内部与室外空气质量差隔离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和方法被配置用于识别与室外空气质量差相关的条件,并通过将机动车辆的内部与室外环境隔离来应对这些条件。一个示例系统包括配置为允许用户选择机动车辆驾驶模式的选择器,配置为检测机动车辆位置的位置系统,以及配置为发出一个或多个命令以根据所选驾驶模式或检测到的位置将机动车辆内部与机动车辆外部环境隔离的控制器。
  • 一种降低汽车关门力的空调进气口风门调节装置-202311022836.7
  • 王伟平;夏敏;罗俊;肖亚敏;吴祥;万里;彭长青;邬杰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8-15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汽车关门力的空调进气口风门调节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框架位于汽车副驾驶位置,并与汽车空调箱相连接,空调箱装配在汽车内部的仪表台下方内部;框架的内侧安装有与框架转动连接的风门,用于调节气流;框架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气流流动的风口;框架的上部设置有与车外环境相通的空调进气口,整车空调进气口可以作为乘客上下车关门时的气流泄压口,关门动作会将一部分外界空气向车内压缩进去,此时空气会流向“空调进气口”和“泄压阀”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会与外界相通,从而可以将由于关门动作带入车内的空气引出,从而保证车内气压的平衡,可以作为降本措施,减少整车泄压阀的使用数量。
  • 一种汽车加热器总成-202310883540.8
  • 杨峰;陈永良;黄祥德;陈爽;章强;黄伟;冯炎 - 宁国昊成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2023-07-19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加热器总成,包括壳体、控制组件、多个第一加热件、多个第二加热件,壳体具有第一腔室、用于安装控制组件的第二腔室、用于安装多个第一加热件及多个第二加热件的第三腔室;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汽车加热器通过设置的多个第一加热件、多个第二加热件对流经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的流体进行加热,并且第二流道经由第一流道与出水口和进水口连通,当用于安装控制组件的第三腔室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停止对流经第二流道以及第一流道中用于连接第二流道与进水口部分的流体加热,此时第二流道内流体在流动时通过导热材料带走第三腔室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对控制组件进行快速散热的目的。
  • 一种低温工况下热泵空调启动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202310908304.7
  • 朴昌浩;谢良晨;袁荣棣;宋暖;胡立志 - 重庆邮电大学
  • 2023-07-24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工况下热泵空调启动的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包括:汽车热泵空调在外部环境温度为‑10℃到5℃时发起制热启动请求;计算当前冷凝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出口压力与压缩机入口压力、实际过冷度、目标启动压力、目标过冷度;电子膨胀阀初始化和阈值设置;空调系统通过目标启动压力和冷凝器出口压力进行压力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空调系统通过目标过冷度和实际过冷度进行过冷度控制电子膨胀阀开度;并在压力控制和过冷度控制过程中添加滞环,确保系统不会在压力控制和过冷度控制之间反复横跳。本发明通过设置阈值的同时采用分段控制,能够使热泵空调在低温环境下快速达到系统稳定,实现稳定制热节约能耗。
  • 用于运输工具的空气出流器-202310462712.4
  • A·格吕德尔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2023-04-26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空气出流器,其具有:供应通道,通过所述供应通道能够供应空气;腔室,通过所述供应通道能够将空气引入所述腔室;至少一个空气出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空气出口流入运输工具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室中设置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能够通过调节装置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使得空气流能够供应到至少一个空气出口。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汽车-202311130497.4
  • 李其仲;邢作兴;吉柏锋;章嵩;涂溶 - 武汉理工大学
  • 2023-08-31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纯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数据;边缘计算模块,用于接收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分析,以判断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健康状态,同时预测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未来状态,并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优化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控制策略;控制器,用于接收边缘计算模块优化后的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的控制策略,并依据控制策略控制电池、空调压缩机以及电机。本发明能够实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在运行时电池、车内乘员舱和电动机所产生的热量问题,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 一种基于车辆防窒息的车内环境监测智能调节控制系统-202311211688.3
  • 徐又敬;徐友功 - 安徽逸天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9-20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车内环境监测调节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车辆防窒息的车内环境监测智能调节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汽车车内的人体生理信息,分析汽车车内的生命体存在可能性指数,判断汽车车内是否存在遗留人员,从多个维度对车内遗留人员进行监测评估,避免误判,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汽车的车内环境隐患系数和车内人员体征异常系数,判断汽车是否需要通风,综合考虑车内自身环境和车内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而分析通风时间,更加灵活智能;分析汽车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评价系数,进一步获取汽车的适宜通风方式,结合外部空气环境对汽车通风方式进行选择,从而能够在保证车内乘客舒适安全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
  • 一种车辆提前蓄冷以防止启停退出的方法及空调控制器-202111327037.1
  • 杨波;李晓平;侯尊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1-10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提前蓄冷以防止启停退出的方法,包括车辆行驶工况下,若接收车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通过周期性接收路侧单元发送的交通灯信息,得出车辆前向间距最近的红绿灯的位置、变化周期和当前信号状态;根据所得到的车辆前向间距最近的红绿灯的位置、变化周期和当前信号状态,并结合车辆当前行驶位置及对应的车速、加速度和车内温度,计算出车辆所需的蓄冷温度,且进一步控制车内空调预置蒸发器的蒸发温度降至该蓄冷温度,以实现车内提前蓄冷来防止红灯停车后发动机退出启停为车内制冷的现象。实施本发明,能在遇到红灯停车后,汽车不会因车内温度过高而导致发动机退出启停,延长发动机的停止时间,从而发挥最大节能作用。
  • 一种基于阳光强度反演空气质量的氢能汽车换气控制方法-202110970004.2
  • 林锦浩;郝义国;张江龙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2021-08-23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阳光强度反演空气质量的氢能汽车换气控制方法,涉及氢能汽车领域;氢能汽车换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建立白天早上九点到晚上五点的标准阳光强度模型;S2、根据所述标准阳光强度模型建立空气质量状态模型;S3、采集氢能汽车外部的阳光强度;S4、根据所述阳光强度、所述标准阳光强度模型和所述空气质量状态模型计算当前时间点数的空气质量指数P;当P<100时,控制空调新风系统开启,对所述氢能汽车进行换气;本发明能够基于阳光强度反演空气质量指数,并根据空气质量指数控制氢能汽车的换气,无需使用空气质量传感器或者T‑box等硬件,降低整车成本。
  • 一种基于不舒适指数的氢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202110978046.0
  • 林锦浩;郝义国;张江龙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2021-08-23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不舒适指数的氢能汽车空调控制方法,涉及氢能汽车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S1、采集空调蒸发器的实际温度和氢能汽车外部的阳光强度,并获取空调鼓风机的实际风量;S2、计算氢能汽车内部司乘人员周围的阳光强度;S3、根据不舒适指数模型计算实际不舒适指数Id;当Id<60或者Id>72时,根据氢能汽车内部司乘人员周围的阳光强度和空调鼓风机的实际风量计算目标不舒适指数Id0对应的空调蒸发器的目标温度,并根据空调蒸发器的目标温度控制空调压缩机的转速;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不舒适指数的氢能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以司乘人员人体周围微气候为调控目标和手段,控制更舒适智能,且仅需增加阳光传感器,节约硬件成本。
  • 制冷剂流体回路-201980011219.2
  • J.贝诺瓦利 -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 2019-01-29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用于制冷剂流体(FR)的回路(1),其包括主管道(4)以及平行于第二分支(8)延伸的第一分支(7),两个分支中的每一个与主管道(4)串联连接,主管道(4)具有第一热学交换器(9),第一分支(7)具有第一膨胀构件(10)、构造为处理车辆的电动传动系的部件(12)的第一热交换器(11)以及第一压缩装置(2),第二分支(8)具有第二膨胀构件(13)、第二热学交换器(14)和第二压缩装置(3),其特征在于,回路(1)包括第二热交换器(15),第二热交换器(15)构造成对部件(12)进行热处理,并且平行于第二热学交换器(14)布置。所公开的制冷剂流体回路适用于机动车辆。
  • 一种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202010205372.3
  • 奥利弗·舒尔茨 - 马勒国际公司
  • 2020-03-20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前围板(2)的机动车辆的加热、通风或者空调设备(1),所述设备具有壳体(3),所述前围板(2)具有至少一个开口(4),所述壳体(3)延伸穿过所述开口(4),所述壳体(3)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件(6)和至少一个第二壳体部件(7),所述第一壳体部件(6)在中间插入密封件(8)的条件下紧贴在所述前围板(2)上,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件(6)的一个局部区域(10)延伸穿过所述开口(4)并且所述第二壳体部件(7)密封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6)延伸穿过所述开口(4)的局部区域(10)上。
  • 内置在车辆内部的空调器-201910124487.7
  • 李辉;曾大鹏;林博栋;范兴发;沈军;谭锋;李建涛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2-19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在车辆内部的空调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用于整体设置在车辆内部的空调壳体,空调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用于与车辆内的上风道配合,第二出风口用于与车辆内的下风道配合,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控制结构和第二控制结构,第一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打开或关闭,第二控制结构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打开或关闭。该空调器制热效果更好。
  • 车用热管理系统-201980029963.5
  • 李裁旻;金荣喆;尹曙俊;李昇镐 -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19-05-03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该车用热管理系统可由于部件数量的减少而提供诸如重量减小、成本降低以及封装尺寸减小的各种效果。所述车用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该制冷剂循环回路使制冷剂循环并且在制冷剂与空调壳体的内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在车辆内部执行空气调节,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剂回路,用于冷却车辆的电气部件;以及第二冷却剂回路,用于冷却车辆的电池,其中,第一冷却剂回路和第二冷却剂回路独立地构造,并且在第一冷却剂回路中流动的冷却剂选择性地在第二冷却剂回路中循环。
  • 一种进风组件、车载空调及车辆-202321449846.4
  • 盛任 - 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2023-06-07 - 2023-10-27 - B60H1/0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进风组件、车载空调及车辆,进风组件包括:进风通道,具有排液结构;阻挡件,相对于进风通道活动设置;驱动部件,与阻挡件连接,并通过驱动阻挡件活动使进风组件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阻挡件封堵进风通道的状态;第二状态为阻挡件对随风进入进风通道的液滴进行阻挡,并将阻挡的液滴导向排液结构的状态。此结构中,通过使驱动部件驱动阻挡件活动,实现了阻挡件的一件多用,即:不仅能实现对雨水更加主动、充分的阻挡,减少雨水进入到空调箱中而导致电机烧毁的情况,更加可靠的保证了车载空调的正常工作;而且还能在车载空调进行内循环或关闭时,避免车外空气进入到车内而导致车载空调系统的风量和温度发生波动。
  • 用于车辆的紧凑型空调HVAC组件-202321262989.4
  • 陈伟国;张红斌 - 江苏国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23-05-24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空调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车辆的紧凑型空调HVAC组件,包括箱体下壳、蒸发器本体、风机、PTC加热器、出风罩和箱体上壳,箱体下壳和箱体上壳组合成箱体空腔将蒸发器本体、风机和PTC加热器收容在其中,蒸发器本体竖直设置在所述的箱体空腔的右侧,风机位于蒸发器本体的左侧下部,PTC加热器水平设置在风机上方,箱体上壳设置有上壳开口,出风罩连接在所述上壳开口处;PTC加热器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出风罩的正下方,PTC加热器的下表面位于风机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空间布置设计合理,在保证在相关的功能不能减少的情况下汽车空调的体积更小,从而节约了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一种新能源车载空调及车辆热管理系统-202320641714.5
  • 卞莉莉;姜友爱;郭星光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 2023-03-28 - 2023-10-27 - B60H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载空调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属于新能源热管理技术领域,新能源车载空调包括前压缩机和后压缩机、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后压缩机、冷凝器和后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制冷回路,前压缩机、冷凝器和前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第二制冷回路;在第二制冷回路中,冷凝器还与板式换热器一侧连接,板式换热器另一侧用于连接到电池热管理回路,前蒸发器用于设置在前车司机区,后蒸发器用于设置在后车乘员区。该板式换热器用于电池热管理回路提供电池组温度调节的功能,前蒸发器用于设置在前车司机区,便于调节前车司机区的温度;后蒸发器设置在后车乘员区,便于调节后车乘员区的温度。分区温度调节提高司机和乘员的舒适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