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58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输入偏流补偿电路及示波器-CN202222356591.9有效
  • 严波;李建伟;王悦 -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05 - 2022-12-02 - G05F3/26
  • 该输入偏流补偿电路,包括:输入晶体管,所述输入晶体管的基极用于采集输入信号;补偿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与所述输入晶体管串联连接;电流镜,所述电流镜与所述输入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以及所述电流镜与所述补偿晶体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电流镜用于将所述补偿晶体管的基极电流镜像至所述输入晶体管的基极,以补偿所述输入晶体管的基极偏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补偿晶体管和电流镜,弥补了输入晶体管基极产生的输入偏流对测量产生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
  • 一种输入偏流补偿电路示波器
  • [发明专利]异质结双极晶体管-CN201480016575.0有效
  • 大部功;梅本康成;黑川敦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4-02-20 - 2017-06-13 - H01L21/331
  •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10A)具有集电层(16),由以GaAs为主要成分的半导体构成;基极层(18A),包括第1基极层(18A)和第2基极层(18B),其中,第1基极层(18A)与所述集电层(16)异质接合,由以与集电层(16)的主要成分晶格失配的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半导体构成,并且膜厚小于被引入失配位错的极限膜厚,第2基极层(18B)与第1基极层(18A)接合,由以与集电层(16)的主要成分晶格匹配的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半导体构成;以及发射层(20),与第2基极层(18B)异质接合。
  •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 [发明专利]三端子PIN二极管-CN201380051221.5无效
  • G·范齐尔;G·G·古罗夫 - 先进能源工业公司
  • 2013-08-27 - 2015-06-03 - H01L21/331
  • 本公开内容描述了具有集电极、基极、发射极以及位于所述集电极与所述基极之间的本征区的开关。所述本征区提高了开关的效率并且降低了损耗。所述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均具有相应的端子,并且通过所述基极端子的电流的AC分量大于通过所述发射极端子的电流的AC分量。此外,在接通状态下,所述基极端子与所述集电极端子之间的第一交流电流大于所述集电极端子与所述发射极端子之间的第二交流电流。换言之,AC主要在所述集电极与所述基极之间传递,并且由所述基极与所述发射极之间的DC电流来控制。
  • 端子pin二极管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011267466.X在审
  • 佐藤克己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20-11-13 - 2021-05-21 - H01L29/06
  • 多个IGBT单元(20)各自具有:n基极层(1),其形成于半导体层(100);p基极层(2),其形成于n基极层的第1主面侧的表层部;n发射极层(3),其形成于p基极层的表层部;以及p集电极层(4),其形成于半导体层的第在半导体层的第1主面之上形成以隔着栅极绝缘膜(7)与n基极层、p基极层及n发射极层相对的方式形成的栅极电极(8)、与p基极层及n发射极层连接的发射极电极(10)。多个IGBT单元的间距大于或等于p基极层与p集电极层之间的距离的1/40且小于或等于该距离的1/20。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实现基极电流补偿的无运放内部电源结构-CN201410046112.0有效
  • 田剑彪;冯树;王坚奎;俞明华 -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4-02-10 - 2014-04-30 - G05F1/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基极电流补偿的无运放内部电源结构,其中包括带隙基准电压生成模块,用以生成带隙基准电压,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生成模块包括共基极连接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电流镜、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基极电流补偿模块,用以生成与所述的消耗基极电流大小相同的镜像电流并将所述的镜像电流反馈至所述的带隙基准电压生成模块中三极管的基极。采用该种结构的实现基极电流补偿的无运放内部电源结构,通过检测三极管元件的基极电流,然后用电流镜灌回相等的电流,在保持无运放内部电源结构简单便于补偿的基础上消除三极管器件基极电流对内部电源电压的影响,获得更稳定的带隙基准电压
  • 实现基极电流补偿无运放内部电源结构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1110046610.1有效
  • 北川光彦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1-02-25 - 2011-09-21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包括:基极区域(3),与漂移区域(2)接触而设置;源极电极(12),隔着基极区域(3)而与漂移区域(2)相向设置;沟槽结构的多个栅极电极(6),沿着漂移区域(2)与基极区域(3)的边界设置,且隔着栅极绝缘膜而与漂移区域(2)及基极区域(3)接触;及沟槽结构的栅极电极(7),在两个栅极电极(6)之间沿着漂移区域(2)与基极区域(3)的边界设置,且与基极区域(3)接触的长度比栅极电极(6)与基极区域(3)接触的长度短;源极电极(12)在两个栅极电极(6)之间,在设置在从源极电极(12)朝向栅极电极(7)的方向上的沟槽(9b)中,延伸到接近栅极电极(7)的位置为止,且在栅极电极(6)的源极电极侧的端部与栅极电极(7)的源极电极侧的端部之间,与露出在沟槽(9b)的内壁面的基极区域(3)接触。
  • 半导体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