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衬底PNP双极结型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49685.4 申请日: 2018-02-13
公开(公告)号: CN108493231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7
发明(设计)人: 刘建;刘青;税国华;张剑乔;陈文锁;张培健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9/06 分类号: H01L29/06;H01L29/10;H01L21/336;H01L29/73
代理公司: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代理人: 胡正顺
地址: 401332 ***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衬底PNP双极结型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是在一种常规的衬底PNP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基础上,在整个集电区边缘加上第一层金属,使集电极第一层金属边缘覆盖于整个集电区之上,尺寸超出集电区结深的一到五倍,而发射极第一层金属边缘同样覆盖于发射区之上,尺寸超出发射区结深的一到五倍,集电极、发射极、基极的电极均由第二层金属引出;理论分析在器件处于反向CE/EB/CB耐压工作状态下,耐压结边缘由于金属场板的覆盖,使得耗尽区扩散时边缘曲面结的曲率效应大大降低,BVcbo/BVceo/BVebo耐压急剧变大,而对于正向增益无任何损失,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衬底PNP管中增益和耐压的折中实现问题。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压 衬底 pnp 双极结型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高压衬底PNP双极结型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衬底(101)、P型埋层(102)、N型外延层(103)、P型隔离穿透区(104)、场氧层(105)、预氧层(106)、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N型重掺杂基区(108)、TEOS金属前介质层(109)、集电区第一层金属(110)、发射区第一层金属(111)、基极第一层金属(112)、金属间介质(113)、集电区第二层金属(114)、发射区第二层金属(115)和基极第二层金属(116);所述P型埋层(102)覆盖于P型衬底(101)上表面的左右两端;所述N型外延层(103)覆盖于P型衬底(101)之上的部分表面,所述N型外延层(103)与P型埋层(102)相接触;所述P型隔离穿透区(104)覆盖于P型埋层(102)之上;所述P型隔离穿透区(104)与N型外延层(103)的两端相接触;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位于P型隔离穿透区(104)内;另一部分位于N型外延层(103)的中间位置的上表面,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P型隔离穿透区(104)和N型外延层(103)的上表面共面;所述N型重掺杂基区(108)覆盖于N型外延层(103)之上的部分表面;所述N型重掺杂基区(108)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左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的中间位置,将这一部分记为左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另一部分位于右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的中间位置,将这一部分记为右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均为N型外延层(103)的中间位置处的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所述场氧层(105)包括六部分,其中,部分Ⅰ覆盖于左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的上表面的左侧;部分Ⅱ覆盖于左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和左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之间的上表面;部分Ⅲ覆盖于左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和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之间的上表面;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为N型外延层(103)的中间位置处的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部分Ⅳ覆盖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和右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之间的上表面;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为N型外延层(103)的中间位置处的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部分Ⅴ覆盖于右端的N型重掺杂基区(108)和右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之间的上表面;部分Ⅵ覆盖于右端的P型隔离穿透区(104)的上表面的右侧;所述预氧层(106)覆盖于场氧层(105)之间的位置的上表面;所述TEOS金属前介质层(109)覆盖在整个器件表面的未开接触孔的位置;所述接触孔位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N型重掺杂基区(108)之内;所述基极第一层金属(112)位于N型重掺杂基区(108)的接触孔内;所述发射区第一层金属(111)位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的接触孔内,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为N型外延层(103)的中间位置处的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所述集电区第一层金属(110)位于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的接触孔内,所述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为位于P型隔离穿透区(104)内部的P型发射区/集电区(107);所述金属间介质(113)覆盖于第一层金属之上所有区域,第一层金属与第二层金属的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层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之上;所述基极第二层金属(116)位于基极第一层金属(112)的连接孔上;所述发射区第二层金属(115)位于发射区第一层金属(111)的连接孔上;所述集电区第二层金属(114)位于集电区第一层金属(110)的连接孔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科渝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4968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