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034.9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宗义;邱建维;黄建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H01L21/33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陈肖梅;谢丽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提高崩溃防护电压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3,显示现有技术防护环(guard ring)结构在逆向偏压下的等电位线模拟图。防护环结构一般耦接至接地电位或浮接,其目的在保护防护环结构所围绕的受保护元件(未示出)。详言之,当受保护元件操作时,在受保护元件外围,若没有防护环结构,当受保护元件外围井区受逆向偏压时,空乏区中的等电位线会在受保护元件外围,形成密集的尖端,电场会超过受保护元件的物理结构所能承受。因此,其崩溃防护电压相对较低。
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防护环结构包含埋槽23与掺杂区25,用以缓和受保护元件外围的等电位线,使得电场下降,受保护元件可承受的电压增加,因而提高其崩溃防护电压。
然而,随着元件应用与面积微缩的需要,崩溃防护电压越来越难以维持。
有鉴于此,本发明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不增加元件面积与过多制程步骤的情况下,提高受保护元件的崩溃防护电压,以增加保护元件的应用范围,并可整合于低压元件的制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形成于一第一导电型基板中,该第一导电型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该半导体结构包含:受保护元件,形成于该第一导电型基板中;至少一第一环状埋槽,形成于该上表面下方,由上视图视之,该第一环状埋槽围绕该受保护元件,且该第一环状埋槽自该上表面向下,具有第一深度;以及至少一环状掺杂区,形成于该上表面下方,由上视图视之,该环状掺杂区围绕该第一环状埋槽,且该环状掺杂区的导电型为第二导电型,且该环状掺杂区自该上表面向下,具有第二深度;其中,该第二深度不小于该第一深度。
为达上述目的,就另一观点,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制造方法,包含:提供一第一导电型基板,其具有一上表面;形成一受保护元件于该第一导电型基板中;形成至少一第一环状埋槽于该基板上表面下方,由上视图视之,该第一环状埋槽围绕该受保护元件,且该第一环状埋槽自该上表面向下,具有第一深度;以及形成至少一环状掺杂区于该上表面下方,由上视图视之,该掺杂区围绕该第一环状埋槽,且该环状掺杂区的导电型为第二导电型,且该环状掺杂区自该上表面向下,具有第二深度;其中,该第二深度不小于该第一深度。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受保护元件宜包含一高压元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半导体结构宜更包含一第二导电型基板,位于该第一导电型基板下方,其中该高压元件为一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该第二导电型基板用以作为该IGBT的集极。
在另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环状掺杂区宜包括:至少一第二环状埋槽,形成于该上表面下方,由上视图视之,该第二环状埋槽围绕该第一环状埋槽;以及至少一包覆掺杂区,对应于该第二环状埋槽,形成于该第二环状埋槽外围该第一导电型基板中,于该上表面下方,包覆该第二环状埋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二环状埋槽与该第一环状埋槽宜利用相同制程步骤形成,且该包覆掺杂区由离子植入技术以不同角度植入加速离子形成。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1F显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2A-2C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图3、4、以及5,显示三种不同深度d1与深度d2比例的半导体结构(防护环结构)在逆向偏压下的等电位线模拟图;
图6显示本发明半导体结构中受保护元件更具体的实施例。
图中符号说明
10,11基板
13,23埋槽
15,25,352掺杂区
17受保护元件
19IGBT
191本体
193射极
195栅极
197集极
111上表面
131沟槽
132氧化层
351光阻
d1,d2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图式均属示意,主要意在表示制程步骤以及各层之间的上下次序关系,至于形状、厚度与宽度则并未依照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