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锗硅功率HBT、其制造方法及锗硅功率HBT多指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5672.0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良;李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0;H01L29/737;H01L21/331;H01L27/0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hbt 制造 方法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锗硅功率HBT。本发明还涉及所述锗硅功率HBT的制作方法,以及由锗硅功率HBT形成的锗硅功率HBT多指器件。
背景技术
常规的锗硅HBT器件要求在一定的击穿电压下有尽可能高的截止频率,主要影响截止频率的是基区及基区-集电区结形成的耗尽区的渡越时间。截止频率与渡越时间成反比,而渡越时间正比于基区及结耗尽区的宽度。结耗尽区宽度又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击穿电压成正比。所以,为了在相同的击穿电压下得到更高的截止频率,需要基区宽度越窄越好。同时,发射区-基区结也需要较浅,以符合高频要求。
功率器件的要求则有所不同,它需要有足够高的输出功率以及功率增益。输出功率与发射极的总面积成正比,为此通常采用多指结构。而功率增益除了与截止频率成正比外,还与基区电阻及基区-集电区电容成反比。所以尽可能降低整个多指结构基区电阻及基区-集电区电容是得到高增益并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锗硅功率HBT和锗硅功率HBT多指器件,可降低基极-集电极介质电容,最佳化大输出功率器件的基极和/或集电极电阻,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及功率增益;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锗硅功率HBT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锗硅功率HBT形成于P型硅衬底上,有源区由场氧隔离,所述三极管包括:
一集电区,由形成于P型硅衬底上的N型埋层、形成于N型埋层上被场氧隔离的N型外延加上第一N型离子注入区和第二N型离子注入区组成;所述第一N型离子注入区位于N型埋层上的N型外延中并和所述N型埋层连接形成低电阻通道,所述第二N型离子注入区位于场氧隔离之间的N型外延中;所述N型埋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N型外延的掺杂浓度;
一基区,由形成于N型外延上的锗硅外延层组成,其包括一本征基区和一外基区,所述本征基区和集电区形成接触,所述外基区形成于所述场氧上部且用于形成基区电极;所述锗硅外延层包括硅缓冲层、锗硅层和硅帽层,所述锗硅层和硅帽层分别掺杂有硼,且锗硅层的掺杂浓度大于硅帽层的掺杂浓度;
一发射区,由形成于本征基区上部的多晶硅组成,并和本征基区形成接触,所述发射极多晶硅中进行N型离子注入退火后形成发射极-基极结;
距N型埋层的外围0.5~5微米处形成有P型离子注入隔离区,所述P型离子注入隔离区位于场氧的下方且与场氧和P型硅衬底连接;位于基极下的场氧底部的N型外延中形成有一P型离子注入区。
本发明还提供锗硅功率HBT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P型硅衬底上进行剂量为1015cm-2~1016cm-2、能量为50keV~100keV的N型离子注入,再进行高温退火,温度在1050℃~1150℃之间,退火时间在60分钟以上,形成N型埋层;
步骤二,在N型埋层上生长厚度为0.8μm~2μm、掺杂浓度为1015cm-3~1016cm-3的低掺杂N型外延,;
步骤三,在N型埋层上注入剂量为1015cm-2~1016cm-2、能量为50keV~100keV的N型离子,形成第一N型离子注入区;
步骤四,在器件外围距N型埋层0.5~5微米用于形成场氧的位置形成P型离子注入隔离区,在外基区用于形成场氧处的下方N型外延中形成有一P型离子注入区;
步骤五,进行热氧化形成场氧隔离,氧化层厚度在5000~15000埃;
步骤六,在场氧隔离之间的N型外延中进行选择N型离子注入,形成低电阻底座的第二N型离子注入区;
步骤七,淀积氧化硅和多晶硅,打开需长单晶的区域,用外延法生长锗硅外延层,该锗硅外延层分为硅缓冲层、锗硅层和硅帽层,其中锗硅层和硅帽层分别掺杂有硼;所述硅缓冲层的厚度为100~300埃;所述锗硅层的厚度为400~800埃,其中100~300埃掺杂硼,掺杂浓度在2×1019cm-3~6×1019cm-3;所述硅帽层的厚度为300~500埃,其中掺杂浓度为1015cm-3~1017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5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