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齿条式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零点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25243.0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2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梅江平;贺媛;刘彦敏;熊伟;章点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点标定 机器人 四自由度并联 齿轮齿条式 标定 机器人运动学 末端执行器 矢量表达式 移动自由度 转动自由度 单轴旋转 高速并联 零点误差 末端位置 四自由度 误差辨识 误差补偿 信息结合 安装码 从动杆 静平台 构建 拓展 | ||
1.一种齿轮齿条式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零点标定方法,其特征为,采用如下步骤:
一)安装码盘:在动平台末端执行器旋转轴上安装一个码盘,用于测量末端转角信息;
二)建立静平台坐标系:建立静平台坐标系O-XYZ,坐标系原点位于静平台中心点;
三)建立标定坐标系:建立标定坐标系o-xyz,坐标系原点o位于设计工作空间的中心;
四)建立从动杆末端位置矢量表达式:建立四组从动杆末端中心位置P在标定坐标系中的任一位置矢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末端位置误差与零点误差的数学关系式;
五)构建误差辨识模型:将机器人末端平台中心位置O`移动到工作空间任一位置O`1,此时末端执行器齿条相对于齿轮错动距离为s1,码盘转角读数η1,保持动平台中心位置不变,使错动距离变为sj,并记录错动后码盘转角读数ηj,以第一条支链为例,P1点在o-xyz中坐标为根据测量信息得P1点在o-xyz中坐标依据和构造任意两测点间平移距离误差模型;
六)误差补偿:将辨识出的零点误差补偿到系统输入中,完成零点标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零点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平行四边形从动杆末端中心位置P在标定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可表示为:
ri=ai+l1ui+l2wi (1)
式(1)中,ai为主动臂转动副轴线中点Ai在标定坐标系中的位置矢量,l1,l2分别为支链i主动臂和从动臂的杆长,ui,wi为支链i主动臂和从动臂单位矢量,i(i=1,2,3,4);
ui=(cosβicosθi,sinβicosθi,-sinθi)T (2)
式(2)中,βi为静平台结构角,θi为主动臂转角值;
对矢量表达式(1)和(2)做一阶摄动并线性化,得出:
Δri=l1Δui+l2Δwi (3)
式(3)中,Δui,Δwi分别为支链i主动臂和从动臂单位矢量的误差,整理得出:
Δri=JΔθi (4)
式(4)中J=[wi0T]-1l1wi0TCi,Ci=Rot(βi-π/2,Z)QxRot(-θi0,xi)e2,θi0为主动臂转角的名义值,过渡系Oi-xiyizi由静坐标系O-XYZ绕Z轴旋转βi得到,e2=(0,1,0)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齿条式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零点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的错动前P1点在o-xyz中坐标为错动后P1点在o-xyz中移动的距离表示为:Sj={[(r1sj+Δr1sj)-(r1s1+Δr1s1)]T[(r1sj+Δr1sj)-(r1s1+Δr1s1)]}1/2;
根据码盘实际测量读数,错动前P1点o-xyz中坐标为错动后P1点在o-xyz中移动的实测距离表示为:Lj={[(r1lj+Δr1lj)-(r1l1+Δr1l1)]T[(r1lj+Δr1lj)-(r1l1+Δr1l1)]}1/2;
构造任意两测点间齿轮齿条错动距离误差函数为:
结合误差映射模型表达式,写出求解Δθ1的公式,其余三条支链的计算原理与上述运算过程相同,故而根据距离误差函数可得出Δθ1至Δθ4,测试次数n依精度要求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瑞思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252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