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两维移动两维转动的并联机器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6937.1 | 申请日: | 200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胡颖;于洪健;王颖;王志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建波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移动 转动 并联 机器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类两维移动两维转动并联机器人机构以及与此相关的五轴和五轴以上混联机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控机床采用串联式结构,造成机床体积大、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由于各传动链串联而成,因而存在误差累积,加工精度难以提高。并联机器人机构由于具有刚度重量比大、承载能力强、误差累积小、动态性能好、结构紧凑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微动操作台、模拟器及航天器对接等技术领域。目前,三自由度和六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能够提供五自由度的并联机床机构也已经得到重视。具有两维移动两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构,由于需要附加一维平动才可实现五坐标加工运动,因此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维移动两维转动并联运动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刚性好、易于控制以及动态性能好等特点。以此机构为基础推演出的并联运动平台和混联机床作为该机构的实际应用实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述方案加以实现。并联运动机构包括固定框架、动平台和连接于固定框架和动平台之间的五个分支组成。五个分支中的四个驱动分支位于平台的四周,一端与动平台通过球铰相连,另一端通过球铰或虎克铰连接滑块,该滑块可沿滑道移动,滑道可以垂直于水平面或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动平台以及四个滑块上安装的铰链可分别按照矩形、梯形等任意儿何形状布置,铰点可以选择水平布置或者上下错落布置。四个驱动分支可由电机加丝杠螺母传动副驱动或由液压传动装置驱动或由直线运动模块驱动。五个分支中的约束分支位于机构的中央,其结构为通过移动副相连的两根连杆。该支链的一端与动平台通过虎克铰相连,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固定平台或固定框架连接,这样动平台可获得两维移动和两维转动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实现两维移动和两维转动,机构相对简单,结构轴向对称,且刚度高,动态性能好。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并联运动平台上放置加工工件,可使工件作四坐标运动,加上刀具可提供另一个方向的移动,可实现五坐标的加工能力;如果在本实用新型并联运动平台上安装主轴电机,可使切削刀具作四坐标运动,工件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同样可以实现五坐标的加工能力。由于具有中央支链的并联机床机构提供的高刚度,使机床加工的动态性能得到改善,从而使工件获得高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变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架,2.滑块,3.滑道,4.定长杆,5.球铰,6.虎克铰,7.动平台,8.连杆,9.连杆,10.转动副,11.虎克铰(或球铰),12.被加工件,13.刀具,14.主轴电机,15.移动平台,16.固定平台,17.连杆,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本身为两维移动两维转动并联运动平台。其结构包括固定框架1、动平台7和连接两者之间的五个分支,从而构成空间并联闭环结构。其中四个结构相同的驱动分支位于平台的四周,每个分支均包含一个定长连杆4,其一端通过球铰5与动平台7相连,另一端通过球铰或虎克铰11连接滑块2,滑块2可沿固定框架1上的滑道3移动,滑道3可以垂直于水平面或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安装,动平台和各滑块上的铰链可分别按照矩形、梯形等任意几何形状布置,铰点可以水平布置或者上下错落布置。约束分支位于动平台中央,其结构为通过移动副相连的两根连杆8和9,连杆8通过虎克铰6与动平台7相连,连杆9通过转动副10与固定框架1连接,转动副的转轴与虎克铰6的一个转轴平行。该并联平台的运动过程为:在伺服电机或直线电机等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四个滑块2带动四个驱动支链沿各自滑道3移动,中央被动约束支链随动,使得动平台获得两维移动两维转动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6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刻字绘图仪的滚轮构造
- 下一篇:一种净化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