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4995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追尾保护以及具有其的车辆-CN201710994325.X有效
  • 周昊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2017-10-23 - 2021-01-12 - B60J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尾保护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追尾保护包括:门内板、门外板以及粘性件,所述粘性件位于所述门外板和所述门内板之间,所述粘性件适于在所述门外板受到冲击时释放并溢出所述门外板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追尾保护,在门外板和门内板之间安装有粘性件,粘性件可以在受到冲击(即撞击或者碰撞)时,被释放出来并溢出到尾门外板外,以与冲击的物体相粘接,这样不仅可以大量吸收尾受到冲击时的碰撞能量,还可以使被冲击的与冲击的物体相粘接,进而降低被冲击的车辆向前运动的速度,以降低连环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
  • 追尾保护用尾门以及具有车辆
  • [发明专利]的车辆-CN201480071205.7有效
  • 后藤泰介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12-16 - 2018-06-15 - E05B83/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的车辆(10)。在该带的车辆(10)中,在车身(25)的后表面形成有后部开口(30),并且设置有能够开闭该后部开口(30)的(40),在该(40)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设置有副车门开口(50),并且设置有能够开闭该副车门开口该带的车辆(10)具有:闩锁装置(41),其用于使车身(25)和(40)卡合;副车门闩锁装置(61),其用于使车身(25)和副车门(60)卡合;控制部(100),其用于控制该闩锁装置(41)和副车门闩锁装置(61)。控制部(100)在判断为(40)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以禁止打开副车门(60)的方式控制副车门闩锁装置(61)。 1
  • 尾门闩锁装置车门带尾车身车门开口后部开口卡合开闭方式控制后表面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汽车自定义电动-CN202110012117.1在审
  • 朱建波 - 朱建波
  • 2021-01-06 - 2021-03-12 - B60J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汽车自定义电动,包括、车体和后备箱,所述车体的右端上方转动相连有,所述车体的右端内部加工有后备箱,所述的内侧内壁安装有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弹性夹板、立柱该基于大数据的汽车自定义电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立柱、隔板、、弹性夹板、第二凹槽和挡板之间的配合,在不需要使用情况下,可重复上述操作将立柱和隔板之间的拆卸,并将此将立柱和隔板安装会的内壁内部,避免了现有多层存放结构不便于进行安装拆卸导致无法存放在的内部问题。
  • 一种基于数据汽车自定义电动
  • [发明专利]的车身构造-CN201410828780.9有效
  • 山口友树;丹治和也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4-12-26 - 2015-07-01 - B60J5/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的车身构造,能够恰当地抑制(减轻)以及副车门的振动。带的车身构造(10)中,在车身(11)的后部(12)设有后开口(14),(15)以对后开口(14)进行开闭的方式支承在车身(11)上。在(15)上设有开设在主体(16)上且与后开口(14)连通的车门开口(29)、和对车门开口(29)进行开闭的副车门(20)。在副车门(20)上设有减振的动力减振器(63),能够通过动力减振器(63)而恰当地抑制(减轻)(15)以及副车门(20)的振动。
  • 带尾门车身构造
  • [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车厢以及带有折叠式车厢的三轮车-CN201410792799.2在审
  • 王保军 - 重庆黄河摩托车有限公司
  • 2015-08-04 - 2015-07-29 - B62K7/04
  • 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车厢以及带有折叠式车厢的三轮车,所述折叠式车厢,包括车厢前栏板,车厢边门、车厢底板,所述车厢前栏板与车厢边门连接,所述车厢前栏板与车厢底板连接,所述车厢边门与车厢底板连接,所述折叠式车厢还包括车厢折叠边门、车厢折叠、车厢两和后托斜拉机构,所述车厢折叠边门与车厢边门连接,所述车厢两与车厢底板连接,所述车厢折叠与车厢两连接,所述车厢边门与后托斜拉机构连接,所述后托斜拉机构与车厢两连接,中梁组件与车厢底板连接
  • 一种折叠式车厢以及带有三轮车
  • [实用新型]机动车和用于制造该的模具-CN201621468228.4有效
  • 迪迪尔·鲍尔雪洛;伯特兰·阿什 - 全耐塑料公司
  • 2016-12-29 - 2017-08-01 - B60J5/1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该包括玻璃件(4)和塑料制成的界面元件(5),该界面元件包括上部部分(6)、下部部分(8)和中央部分(7),在该中,界面元件包括用于密封垫圈(2)的密封路径和至少一个用于与车身接合的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选自合页、锁件、平衡推顶安装件、止挡件的集合,并且在该中,界面元件(5)包括在玻璃件(4)的边缘处与该玻璃件连接的连接区域(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的特征在于该连接区域(11)与玻璃件(4)彼此直接和连续地接触。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的模具。
  • 机动车用于制造模具
  • [发明专利]车辆及其制造方法-CN02800628.3无效
  • 小松弘幸;宫本丰;皆川孝雄;星野毗沙夫 - 菊池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 2002-03-08 - 2003-11-26 - B60J5/00
  • 本发明涉及可以作为车辆的或侧门来使用的车辆及此车辆的制造方法。作为车辆(1),由车辆外侧的外板(2)、和车辆内侧的内板(3)、及安装了雨刷马达(18)等的部件的模件板(4)、以及衬垫(6)形成。内板(3)成为仅留下全周的边缘部(10),形成开口部(11)的画框形状,据此可使(1)轻量化。成为由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延出部(13)、和从第1延出部(13)向下方延伸的第2延出部(14)构成的大致T字型,据此在使模件板(4)也轻量化的同时,通过向外板(2)及内板(3)的模件板(4)的结合,使
  • 车辆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密封圈及包含其的车辆-CN201720620906.2有效
  • 孙勇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2017-05-31 - 2018-01-05 - B60J10/8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密封圈及包含其的车辆。车密封圈包括密封本体、密封泡、第一弹性管和第二弹性管。密封本体用于夹持车体,并为一封闭的边框结构。密封泡用于与相接触,并设置于所述密封本体的顶端,且密封泡具有下边部,下边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性管的一端设置于下边部的第一端,另一端朝向下边部的第二端延伸。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车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给一额外的反弹力,从而增加了的下部受到的整体反弹力,使得在未设置把手的情况下使用者仍然能够非常便捷、可靠地开启车门,省事省力。
  • 车用尾门密封圈包含车辆
  • [实用新型]车辆结构及AB复合车-CN201921000450.5有效
  • 龙奎 - 龙奎
  • 2019-06-28 - 2020-03-31 - B60J5/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结构,所述车辆配备有能向下翻转打开的,所述门内设置有门中门,所述中门采用卷帘、折叠或滑。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AB复合车,包括A型车、B型车,当所述A型车的尾部与B型车的尾部复合在一起后,当A型车与B型车复合在一起后,不需要打开,仅打开门中门便能实现两车内空间的互通,且A型车与B型车能分别满足单独使用的要求;中门采用卷帘、折叠或滑,不占用通道空间;当A型车与B型车分离后单独使用时,仅向下翻转打开中门随一起向下翻转,为后排座椅通过门上下车提供了通道。
  • 车辆用尾门结构ab复合
  • [实用新型]一种备胎反装的加强结构及汽车-CN202321040773.3有效
  • 李冠林;杨迎新;陈硕;于海波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2023-05-05 - 2023-10-27 - B60J5/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备胎反装的加强结构及汽车,备胎反装的加强结构包括,包括门外板和门内板,门外板有第一安装孔;备胎支架,包括备胎支架底座和设置于备胎支架底座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备胎轮毂正面连接,备胎轮毂的凹槽背向备胎支架底座;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备胎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备胎支架底座上有第二安装孔;备胎支架加强板,设置于门上,备胎支架加强板上设置有减重孔和第三安装孔,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配合,将备胎支架加强板、门外板和备胎支架底座按照顺序固定连接。通过备胎反装和对应的加强结构,缩短备胎重心到尾铰链的距离,减小铰链所受重力矩,增强系统可靠性。
  • 一种备胎加强结构汽车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