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59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210846354.2在审
  • 田中克久;河野洋志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7-04 - 2023-09-22 - H01L29/78
  • 根据一实施方式,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电极、第一半导体区域、栅极电极、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区域、第二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区域、第一导电型的第四半导体区域、第一导电型的第五半导体区域以及第二电极。第一半导体区域包含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区域。栅极电极设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之上。第二半导体区域在与从第一电极朝向第一半导体区域的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栅极电极相对。第三半导体区域在第一方向上设于第一半导体区域与第二半导体区域之间。第三半导体区域的下部的宽度比第三半导体区域的上部的宽度长。第四半导体区域设于第三半导体区域与栅极电极之间,具有比第一区域高的第一导电型的杂质浓度。第五半导体区域设于第二半导体区域之上。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2210804971.6在审
  • 朝羽俊介;铃木拓马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7-08 - 2023-09-22 - H01L29/78
  • 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部,该半导体部包含: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层以及设于第一半导体层中的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层。半导体部包含: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部之间的第一界面以及与第一界面交叉的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部之间的第二界面。第二半导体层包含层叠于与第一界面正交的方向上的多个部分,第二界面包含第二半导体层的多个部分与第一半导体层之间的界面。第二界面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二方向上延伸,该第一方向与第一界面正交。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带有空气隔墙的二维材料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2310173121.5在审
  • 王欣然;范东旭;李卫胜;邱浩;施毅 - 南京大学
  • 2023-02-22 - 2023-09-22 - H01L29/786
  • 本发明公开带有空气隔墙的二维材料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二维材料器件结构的构成包括为衬底、栅极、绝缘介质层、二维材料薄膜和源漏电极,二维材料薄膜与绝缘介质层以及被介质层包裹的栅极的侧壁形成空气隔墙,或者绝缘介质层与栅极之间形成空气隔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光刻步骤,通过调整栅极金属的蒸镀厚度即可实现。上述结构的二维材料器件结构利用了二维材料的延展性和柔性,减小了栅极与源漏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减小寄生电容,降低电路延迟。同时结构保证有一部分源漏电极与二维材料接触区域可以被栅极调控,避免降低电学性能,可以保持低的器件电阻。该发明可以应用于高速高频电子器件领域。
  • 带有空气隔墙二维材料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具有三重resurf结构的分离栅沟槽MOS器件及工艺-CN202311083616.5在审
  • 孙明光;李振道;朱伟东 - 江苏应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8-28 - 2023-09-22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三重resurf结构的分离栅沟槽MOS器件及工艺;本申请提出的具有三重resurf结构的分离栅沟槽MOS器件通过在分离栅沟槽MOS器件中实现triple resurf结构,在相同耐压下大大降低了器件的比导通电阻,降低了器件的导通损耗。由于分离栅结构本身就对漂移区具有辅助耗尽能力,因此该器件相当于在分离栅沟槽基础上由triple resurf又进行了一次辅助耗尽,在相同耐压下,比传统分离栅沟槽MOS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该器件实现的工艺为多次外延,通过多次外延与多次埋层注入工艺能够实现较为精确的Ptop层,且随着外延次数的增加,Ptop层形貌将越理想,器件的性能将更加优异。
  • 具有三重resurf结构分离沟槽mos器件工艺
  • [发明专利]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CN202210490696.5在审
  • 陈柏安 -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5-07 - 2023-09-22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包括具有阱的基底、在阱内的体掺杂区、在体掺杂区内的体拾取区、在体拾取区两侧的体掺杂区内的源极区、漏极区、在漏极区与体掺杂区之间的厚氧化层、指状栅极、导体结构以及栅极绝缘层。厚氧化层定义出有源区。指状栅极分别设置在源极区的外侧的有源区上,其中每个指状栅极包括多个分支部,分支部彼此平行排列并延伸至厚氧化层上。导体结构设置在分支部之间并横跨有源区与厚氧化层,其中导体结构与指状栅极电绝缘。栅极绝缘层位在指状栅极与有源区之间以及位在导体结构与有源区之间。
  •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CN202210269792.7在审
  • 唐粕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22-03-18 - 2023-09-22 - H01L29/78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其结构包括:衬底;位于部分所述衬底上的若干复合层,所述复合层沿第一方向延伸,各所述复合层包括若干层沿垂直衬底表面方向重叠的沟道层,所述沟道层与所述衬底之间具有第一开口,相邻两层所述沟道层之间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垂直衬底表面方向上具有第一尺寸,所述第二开口在垂直衬底表面方向上具有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第二尺寸;横跨所述若干复合层的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所述栅极结构位于若干复合层部分侧壁表面和顶部表面,且所述栅极结构还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并包围所述沟道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的绝缘层,降低底部寄生晶体管的漏电概率,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
  •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2210728707.9在审
  • 水上诚;铃木拓马;朝羽俊介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6-24 - 2023-09-22 - H01L29/78
  • 实施方式提供能够提高开关速度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有:第一电极;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上;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导电型柱,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上;第一导电型柱,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上,具有:低浓度层,为第一导电型且杂质浓度的平均值比第二导电型柱的杂质浓度的平均值低;和高浓度层,为第一导电型且杂质浓度的平均值比第二导电型柱的杂质浓度的平均值高;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型柱上;第一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层,设置在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型柱及第三半导体层连接;第三电极;以及绝缘膜,配置在第二半导体层与第三电极之间。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CN202210767695.0在审
  • 朝羽俊介;田中克久;河野洋志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 2022-06-30 - 2023-09-22 - H01L29/78
  • 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第一电极、从第一电极分离的第二电极、设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的半导体部、及控制电极。半导体部含第一导电型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型的第二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型的第三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型的多个第四半导体层及第二导电型的第五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延伸,第二半导体层设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电极间。第三半导体层在第二半导体层与第二电极间局部地设于第二半导体层上。多个第四半导体层设于第一半导体层中在从第一电极朝第二电极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五半导体层局部地设于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间位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四半导体层间,与相邻的两个第四半导体层连接。控制电极位于多个第四半导体层的各个与第二电极间隔着第一绝缘膜与第二半导体层相向。
  • 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LDMOS器件及形成方法-CN202310944567.3在审
  • 陈云骢;钱文生;刘冬华;蔡晓晴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23-07-28 - 2023-09-22 - H01L29/78
  • 本发明提供一种LDMOS器件及形成方法,LDMOS器件通过将漏区设置在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远离栅极的一侧的漂移区中且与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具有预定距离;电流通路不再集中在第一浅沟槽隔离结构右下角,碰撞电离强度减弱,能够有效抑制Id‑Vd电流曲线的上翘,提高开态击穿电压。以及在所述漂移区底部设置补偿区,且与漏区相对应,以使漏区下的耗尽区向上扩展。漏区下方的漂移区内设置补偿区增强了纵向耗尽的能力,提高了纵向关态击穿电压。LDMOS器件的形成方法中,补偿区和漏区的形成工艺中使用同一块掩模版,因此在不损失器件性能并且不增加光刻层以及光刻成本的情况下,本发明同时完成了开态击穿电压和纵向关态击穿电压的优化。
  • ldmos器件形成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