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获取内燃机中的油温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9892.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J-R.伦克;S.韦赫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10 | 分类号: | F01M11/10;F01M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一舟;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获取 内燃机 中的 方法 装置 | ||
为了确定内燃机(10)中的发动机油(16)的温度(T_OIL),其中使用油温模型(OIL_TM)获取发动机油(16)的温度(T_OIL),并且表征内燃机(10)的操作点的至少一个参数被包括在计算中作为油温模型(OIL_TM)的输入变量,在建模发动机油(16)的温度(T_OIL)期间,通过考虑发动机油(16)的改进的加热行为,包括由发动机油(16)中的不同组分引起的发动机油(16)的稀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本申请的用于获取内燃机中的油温的方法以及一种本申请的对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内燃机的电子控制装置中的特定功能,需要发动机的当前温度。因此,例如,超过内燃机油温的阈值可用于触发车载诊断。此外,已知使用油温作为设定内燃机的各种参数的标准,例如空转速度,能够适应等。此外,油温可用于计算油寿命,以便能够以最佳方式确定换油时间。
如果内燃机配备有用于凸轮轴调节的液压设备,则油温的知识对于所述设备的令人满意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获得温度,通常使用相对昂贵的传感器,其易受故障影响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定位。此外,必须检查这些传感器在车载诊断范围内的它们的令人满意的功能,这需要额外的费用。因此,为了确定油温,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所谓的油温模型。
在文献DE 10 2011 088 858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确定内燃机的油温、特别是内燃机的气缸盖中的油温的方法和控制装置,其中,对于内燃机的特定状态,油温根据油箱的温度和/或内燃机的冷却剂回路中的冷却剂的温度来确定。此外,该方法在此可以根据如下来执行:冷却剂流和/或内燃机的冷却剂泵的输送能力、致动器元件的位置和/或内燃机的冷却剂回路中的控制元件、冷却剂通过内燃机的油热交换器的通流和/或内燃机的凸轮轴调节器的位置。
文献WO 02/086296 A2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内燃机中的油温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油温模型计算油温。表征内燃机的操作点的至少一个参数用作温度模型的输入变量。将油温模型的建模温度传感器值与测量的油温值进行比较,并且在迭代计算循环中将两个温度值的差值作为输入变量包括在油温模型中,直接或间接地跟随形成油温模型的另外的油温值的差值的方法步骤。冷却剂温度、空气质量流量、进气歧管压力、空气/燃料比λ的变量中的至少一个用作表征内燃机的操作点的参数。
在DE 100 06 533 B4中描述了用于借助于模型确定内燃机中的油温的另外的方法,其中该模型根据操作温度使用两个不同的输入模块。在操作很温暖的内燃机的情况下,油温和油温梯度的原始值由负载和转速确定。相反,在冷内燃机的情况下,使用冷却剂温度和冷却剂温度梯度。随后,通过考虑取决于内燃机处操作温度的对应校正因子,将这些原始值调整到实际操作状态。
在内燃机操作、尤其是具有燃料喷射的火花点燃发动机或者可以用任何期望的汽油和乙醇的燃料成分操作的混合燃料马达期间,在一定程度上相当大量的燃料以及惰性气体,如所谓的漏气,经由气缸壁和活塞环进入曲轴箱中。该积聚的燃料对润滑效应、粘度和发动机油的寿命具有负面影响。
特别是在冷操作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气缸内壁被燃料过度润湿,然后燃料经由活塞环进入曲轴箱中,并最终作为燃料积聚在发动机油中。如果内燃机没有被加热到最佳操作温度,则在每次启动内燃机之后积聚的燃料质量变得更大。当内燃机被加热到操作温度时,积聚的燃料开始沸腾并变成气态。与没有稀释油的加热行为相比,这种积聚的燃料导致发动机的相对缓慢的加热。结果,借助于已知的油温模型建模的油温与实际分布不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具体说明一种方法和装置,其允许在省去油温传感器的同时以高水平的准确度确定内燃机的发动机油的温度。
该目标借助于本申请的特征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在发动机油温建模期间,通过发动机油中积聚的不同组分考虑发动机油的加热行为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世倍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9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