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5244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降低铜互连结构中铜的电迁移的方法及铜互连结构-CN201010144213.3有效
  • 邓武锋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0-04-02 - 2011-10-12 - H01L21/768
  • 一种降低铜互连结构中铜的电迁移的方法及铜互连结构,该铜互连结构包括基底以及位于基底上的低介电常数材料层,该低介电常数材料层具有沟槽,该沟槽的底壁、侧壁以及低介电常数材料层上覆盖有阻挡层,所述沟槽内填充有金属铜,溢出所述沟槽金属铜形成块铜,该方法包括:对所述金属铜和阻挡层进行化学机械抛光至所述铜表面与沟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阻挡层表面与沟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在抛光过程中,铜的抛光速率大于阻挡层的抛光速率。由于本发明金属铜表面低于阻挡层的表面,这样,铜离子无法通过阻挡层高于金属铜表面的部分,所述阻挡层可以阻止位于相邻沟槽内的铜离子的电迁移。
  • 降低互连结构迁移方法
  • [实用新型]铝换热管-CN200820040362.3有效
  • 李其荣 - 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7-15 - 2009-05-20 - F28F1/4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换热管,包含管体,在管体内壁上设置有条状沟槽,该条状沟槽从管体的一端延伸至管体的另一端.;其条状沟槽轴线与管子轴线方向形成夹角a,a的角度为0°~89°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滑金属管壁上开设条状沟槽,使得进入金属管内的流体沿着沟槽运动,加大了流体与金属管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热交换面积,使得热量传导效率提高;条状沟槽金属管轴线方向形成一定角度,可以使得条状沟槽金属管内壁上呈螺旋状分布,使流过呈螺旋装流动,起到了搅拌的效果,使流过管内的流体充分对流,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 热管
  • [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的制法-CN200910169148.7有效
  • 叶炅翰;钟昇镇;郑光茗;庄学理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9-11 - 2010-03-24 - H01L21/823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具有第一晶体管与第二晶体管的半导体基材,其中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虚设栅极的第一栅极结构,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虚设栅极的第二栅极结构;移除第一与第二虚设栅极,以分别形成第一与第二沟槽;形成第一金属层以部分填充第一与第二沟槽;移除于第一沟槽中的第一金属层;形成第二金属层,以部分填充第一与第二沟槽;形成第三金属层,以部分填充第一与第二沟槽;实施热处理工艺,以回焊(reflow)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以及形成第四金属层,以填充第一与第二沟槽的剩余部分。本发明提供CMOS制作流程中简单且有效方法,用以调整NMOS元件和PMOS元件的金属栅极的功函数。
  • 半导体元件制法
  • [发明专利]一种介质加载型周期沟槽缝隙天线-CN200910244248.1无效
  • 冯沁;黄成;崔建华;赵泽宇;罗先刚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2009-12-30 - 2010-06-02 - H01Q13/10
  • 一种介质加载型周期沟槽缝隙天线,首先确定天线的工作频率f;然后选择金属板材料;在金属板中央区域开一长度为sl,宽度为sw金属缝隙结构,波导结构作为激励源放在金属板下方激励该金属缝隙。接着在金属板的出射面,对称地排布若干周期沟槽结构,沟槽的周期为p,深度为d以及宽度为w,第一个沟槽距离金属缝隙中央的距离为p1,此外在相邻金属沟槽之间加载介电常数为ε,厚度为t的介质。本发明与传统的周期沟槽缝隙天线相比,利用加载的介质减小了天线的口径尺寸,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出更多的表面能量,增加了向自由空间辐射的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尤其是E和H面的波束角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压缩
  • 一种介质加载周期沟槽缝隙天线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1085704.3有效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2017-11-07 - 2023-10-27 - H01L21/7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存储器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有沟槽;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于沟槽内及半导体衬底上表面沉积第一层金属层;及,3)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于第一层金属层上表面沉积第二层金属层,由第二层金属层填满沟槽,且第二层金属层的材料与第一层金属层的材料相同。本发明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于沟槽内沉积第一层金属层,之后再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于沟槽内沉积材料相同的第二层金属层,在沟槽内填充的第一层金属层与第二层金属层内均不会产生孔洞,从而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避免器件发生失效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悬挂式红外探测器像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602975.0有效
  • 康晓旭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2016-07-28 - 2019-02-05 - H01L31/09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红外探测器像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硅衬底表面的导电金属区,红外探测结构以及与红外探测结构相电连的导电梁结构;导电梁结构具有顶层导电梁和多层导电沟槽;导电沟槽包括:底部与导电金属区接触且顶部位于导电梁结构最顶层的第一导电沟槽,以及底部高于第一导电沟槽底部且顶部位于导电梁结构最顶层的第二导电沟槽;第一导电沟槽的顶部和第二导电沟槽顶部分别与顶层导电梁两端连接;第二导电沟槽的底部与红外探测结构相接触;红外探测结构产生的电信号首先经第二导电沟槽底部传输到第二导电沟槽顶部,再经顶层导电梁传输到第一导电沟槽的顶部,再从第一导电沟槽顶部传输到第一导电沟槽底部进而传输到导电金属区。
  • 悬挂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沟槽IGBT及其制作方法-CN201911214968.3在审
  • 俞义长;赵善麒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02 - 2020-03-17 - H01L29/739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沟槽IGBT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半导体衬底和IGBT元胞,所述IGBT元胞为对称结构,所述IGBT元胞包括两个真沟槽栅单元,两个所述真沟槽栅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假沟槽单元,两个所述假沟槽单元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假沟槽栅单元,所述真沟槽栅单元和所述假沟槽栅单元连接栅极金属,所述假沟槽单元连接发射极金属。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真沟槽栅单元之间增加假沟槽单元和/或假沟槽栅单元来降低饱和压降、优化抗短路能力。
  • 一种沟槽igbt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沟槽IGBT-CN201922123553.7有效
  • 俞义长;赵善麒 -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2-02 - 2020-08-18 - H01L29/739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沟槽IGBT,包括半导体衬底和IGBT元胞,所述IGBT元胞为对称结构,所述IGBT元胞包括两个真沟槽栅单元,两个所述真沟槽栅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假沟槽单元,两个所述假沟槽单元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假沟槽栅单元,所述真沟槽栅单元和所述假沟槽栅单元连接栅极金属,所述假沟槽单元连接发射极金属。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在真沟槽栅单元之间增加假沟槽单元和/或假沟槽栅单元来降低饱和压降、优化抗短路能力。
  • 一种沟槽igbt
  • [发明专利]硅通孔填充方法-CN201110152715.5无效
  • 彭虎;肖胜安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6-08 - 2012-04-11 - H01L21/7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通孔填充方法,包括步骤:硅片上淀积二氧化硅,形成深沟槽;在深沟槽中淀积一层钛或氮化钛;在深沟槽中淀积钨;进行化学机械研磨表面的钨去除;制作正面金属互连线及正面后段工艺;对硅片的背面进行减薄,将形成于深沟槽的底部的空洞露出;从硅片的背面对深沟槽底部的空洞进行金属填充,并制作背面金属图形。本发明通过正面刻蚀、正面金属填充和背面金属填充结合,能够便于与现有集成电路工艺集成、并能利用现有生产设备进行加工,能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
  • 硅通孔填充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装置-CN201210491746.8有效
  • 王坚;贾照伟;王晖 -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2012-11-27 - 2018-05-18 - H01L21/7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并降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成本,该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基底,并在半导体基底上依次形成介质阻挡层、低K介电质层、金属硬掩膜层及硅氧化层;在介质阻挡层、低K介电质层、金属硬掩膜层及硅氧化层内形成沟槽和通孔;在硅氧化层的顶表面及沟槽和通孔的内壁形成阻挡层;在阻挡层的顶表面及沟槽和通孔内沉积金属层;采用无应力抛光的方法将沟槽和通孔外的金属层及沟槽和通孔内的部分金属层去除,使沟槽和通孔内的金属层的高度与低K介电质层的顶表面齐平;采用气相刻蚀的方法将沟槽和通孔外的阻挡层、硅氧化层及金属硬掩膜层去除。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超厚顶层金属的先沟槽金属硬掩模双大马士革工艺-CN201110123681.7无效
  • 姬峰;李磊;胡有存;陈玉文;张亮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5-13 - 2012-04-18 - H01L21/7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厚顶层金属的先沟槽金属硬掩模双大马士革工艺,其中,在硅片的已完成的前层金属层上依次淀积一介电阻挡层、一第一介电层、一中间介电阻挡层和一第二介电层;旋涂光刻胶,光刻形成沟槽图形;干法刻蚀沟槽至第一介电层,去除光刻胶;淀积金属硬掩模,作为通孔刻蚀硬掩模;旋涂底部抗反射涂层填满沟槽;回刻底部抗反射涂层至沟槽内;旋涂光刻胶,光刻形成通孔图形;干法刻蚀,打开金属硬掩模,灰化去除剩余光阻和底部抗反射涂层;干法刻蚀,形成通孔;淀积金属阻挡层和铜籽晶层;电镀铜填满通孔和沟槽。本发明通过先沟槽后通孔并使用金属掩膜的双大马士革制造工艺达到了对通孔高深比和通孔尺寸控制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 用于顶层金属沟槽硬掩模双大马士革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