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8515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微机电模块以及其制造方法-CN201510099835.1在审
  • 罗烱成;康育辅;王宁远;林炯彣 -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3-06 - 2015-09-16 - B81B7/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机电模块,包含:一微机电元件芯片与一微电子电路芯片,该微机电元件芯片堆叠并结合于该微电子电路芯片的上方,其中,该微电子电路芯片包含一基板,该基板内具有连接基板上下表面的至少一个硅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微电子电路,该微电子电路包含一电路区与一讯号层,彼此电性连接,且该讯号层与硅通孔直接连接;以及至少一个引线,其一端连接该微机电元件芯片中间位置而非上方顶端,另一端连接该至少一个硅通孔,其中,于微机电元件芯片和微电子电路芯片的堆叠处,微机电元件芯片与微电子电路芯片并不在此处进行讯号沟通。
  • 微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背面用膜-CN201180030325.9有效
  • 高本尚英;志贺豪士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11-04-18 - 2013-02-27 - H01L23/00
  • 公开的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背面用膜要形成于已倒装芯片连接至物体的半导体元件的背面上,其特征在于热固化后的23℃下的拉伸贮能弹性模量为10GPa至50GPa。因为公开的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背面用膜形成于已倒装芯片连接至物体的半导体元件的背面上,因此该膜用于保护半导体元件。另外,因为公开的倒装芯片型半导体背面用膜热固化后的23℃下的拉伸贮能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因此该膜在将半导体元件倒装芯片连接至物体时能够有效地抑制或防止半导体元件翘曲。
  • 倒装芯片半导体背面
  • [实用新型]一种直插式芯片结构-CN201520879625.X有效
  • 张永良 - 常州顶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15-11-06 - 2016-04-27 - H01L23/495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插式芯片结构,包括管芯模块,框架,框架引脚,焊线,管芯模块通过固定胶固定在框架上,最终通过成型胶体整体封装成塑封体,管芯模块可以是电源管理驱动电路芯片或者霍尔元件芯片,或者是MOS管、亦或者是三级管等其它电路芯片;框架引脚为直插式结构,框架引脚的个数小于等于4个,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通过芯片设计技术,把整流桥的封装形式用于电源管理芯片或者是霍尔元件芯片的封装,属行业内首创,在电源管理芯片或者是霍尔元件芯片的功率未受影响的情况下,不但减小了芯片封装体积,减少了引脚,对于国内外电源管理芯片或者是霍尔元件芯片的封装应用起到极积的作用。
  • 一种直插式芯片结构
  • [发明专利]多层板的制造方法-CN200510098002.X有效
  • 竹内聪;清水元规 - 株式会社电装
  • 2005-09-01 - 2006-04-12 - H05K3/46
  • 准备两种树脂膜片用于制造包含芯片元件的多层板。第一种具有用于插入芯片元件的通孔,而第二种没有通孔。包括这两个种类的树脂膜片在插入芯片元件之前进行堆叠。至少一个第一种树脂膜片具有带突起部位的通孔。该间隔尺寸小于插入芯片元件的外部尺寸。芯片元件挤压突起部位尖端的一部分同时被按压插入给定树脂膜片的通孔中。
  • 多层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发光元件、背光源模组及电子设备-CN201720092163.6有效
  • 王磊 - 深圳市玲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21 - 2017-10-13 - H01L25/075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元件、背光源模组及电子设备。一种发光元件,呈长条形,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LED芯片、荧光层和基板;所述LED芯片设于所述基板上,多个所述LED芯片间隔设置,所述荧光层覆盖多个LED芯片以及LED芯片之间的间隔区域,发光元件的长宽比为(80‑140)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元件为整面发光,从光源的根本问题出发,解决了传统光源存在“暗区”的问题,从而保证出光亮度的均一性。
  • 发光元件背光源模组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传感器-CN202320581614.8有效
  • 孙延娥;闫文明 - 潍坊歌尔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23-03-20 - 2023-07-04 - B81B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包括基板及设在基板上面的上壳体,上壳体和基板共同围成封闭结构,封闭结构内收容有MEMS芯片,基板包括焊接基板及设在焊接基板上面的侧基板,焊接基板的上面设置MEMS芯片,焊接基板的底面设有客户端焊盘;传感器还包括ASIC芯片和阻容元件,ASIC芯片和阻容元件分别埋在基板内,ASIC芯片分别与MEMS芯片、阻容元件和客户端焊盘电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传感器的芯片和阻容元件同时埋在基板内,使其既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又具有体积小、轻便的优势。
  • 一种传感器
  • [发明专利]光学指纹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CN202010346302.X在审
  • 刘伟;任金虎 -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4-27 - 2020-09-08 - G06K9/00
  • 所述光学指纹模组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光导引元件及滤光元件。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包括具有感光器件区域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贯穿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具有用于将感光器件区域的感测信号传输至第二表面的导电材料。光导引元件设置于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第一表面所在的一侧。滤光元件位于第一表面与光导引元件之间且通过面胶层覆盖贴合于第一表面,用于对光导引元件的导引光线滤除干扰光。滤光元件及光导引元件通过面胶层外挂于采用通孔技术的光学指纹传感器芯片的第一表面,可减少芯片良率损失及改善芯片焊接导致的漏光。
  • 光学指纹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软性电路板的布线结构-CN202210657739.4在审
  • 马宇珍;王沛雯;黄信豪;许国贤 - 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6-10 - 2023-02-17 - H05K1/02
  • 一种软性电路板的布线结构包含软性基板、线路层、覆晶元件及抗应力线路层,该软性基板的上表面具有芯片设置区及线路设置区,该线路层的多个接合线路设置于该芯片设置区,该线路层的多个传输线路设置于该线路设置区,该覆晶元件设置于该芯片设置区,该覆晶元件芯片具有长边边缘及多个导接垫,该覆晶元件的凸块连接该芯片的各该导接垫及各该接合线路,该抗应力线路层的多个抗应力线路设置于该芯片设置区中,各该抗应力线路与该芯片的该长边边缘平行,且该覆晶元件的所述凸块位于所述抗应力线路及该长边边缘之间
  • 软性电路板布线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