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液组合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87641.1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勋;顾勤冬;刘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8 | 分类号: | B60T13/58;B60T13/74;B60T7/04;B60T8/176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刘林峰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组合 制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液组合制动系统,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时带来的踏板感觉体验不好、以及没有机械制动作为备份,安全性低的问题。包括两安装于车辆前/后轴上的液压制动钳、两安装于车辆后/前轴上的电子制动钳;所述液压制动钳连接于用于提供液压力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接有用于提供助力的助力电机;所述电子制动钳包括提供动力的电子制动电机;所述助力电机和电子制动电机皆连接于控制器BCU,所述控制器BCU控制助力电机和制动电机的运行。达到了便于制动能量回收和安全备份制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液组合制动系统及其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一般为液压制动,即前后轴均为液压制动钳或者制动鼓,工作时需要配置制动主缸,且制动主缸是双腔形式,在传统车辆上一般采用真空助力作为制动助力来源,这种助力形式在高原或者发动机低转速时会出现真空度不足,导致制动力下降。在新能源车辆上,没有发动机提供真空源,需要额外配置真空泵为助力器提供真空度,这种电子真空泵在工作时还需要配备一个真空罐,而且真空泵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给驾驶员实际体验较差,增加真空泵及管路必然也会增加一定的成本。
为了解决在真空度不足和新能源车辆上制动助力的问题,目前很多厂家设计了取消真空助力器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用电机作为助力,这种方式解决了制动助力的问题,但是当助力电机失效时可能无法安全地将车辆停车,即使设计方案上有机械制动作为备份制动,但是因为四个车辆的制动液压都来自于同一个制动总泵,因此仅靠驾驶员脚力制动能够产生的制动力不足,四轮的所需液量之和较大导致响应时间也会较长。
目前在新能源车辆上制动时,需要能够进行一定的制动能量回收,以便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为了能够提供制定能量回收的目标,电子助力器的厂家在助力结构上往往通过设计一定的空行程来实现制动踏板和制动总泵的解耦,由于踏板的推杆和制动总泵的顶杆之间存在解耦间隙,踩下制动踏板时,踏板力不会直接传递到制动总泵,在接到制动请求时,首先车辆动力电机反向扭矩制动作为主要的制动力来源,液压制动作为制动力不足的补充。例如专利号201711059529.0“一种用于汽车的电动制动助力器”这种解耦结构的电动助力器由于空行程的存在,所以在制动时驾驶员的踏板感觉体验不是很好,为了解决踏板感的问题厂家有又会在制动踏板推杆位置加装模拟弹簧,例如专利号201910769731.5“一种踏板模拟器”这种模拟的解耦虽然能够改善一定的踏板感,但是由于弹簧刚度在一个产品里是无法根据车辆的工况进行调整。
四轮都用电子制动钳时,当电控系统失效了,没有机械制动作为备份,车辆将会失去制动能力,车辆处于不安全状态。传统的四轮全液压系统,驻车制动需要另外增加驻车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液组合制动系统,便于制动能量回收和安全备份制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液组合制动系统,包括两安装于车辆前/后轴上的液压制动钳、两安装于车辆后/前轴上的电子制动钳;
所述液压制动钳连接于用于提供液压力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连接有用于提供助力的助力电机;
所述电子制动钳包括提供动力的电子制动电机;
所述助力电机和电子制动电机皆连接于控制器BCU,所述控制器BCU控制助力电机和制动电机的运行。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BCU包括相互通讯的第一MCU、第二MCU和第三MCU,第一MCU控制助力电机运行;
第二MCU和第三MCU分别控制两电子制动电机运行,电子制动电机为对应的电子制动钳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陆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87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