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善由抗癌药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的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0200.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健太郎;殿内秀和;中岛日出夫;村松真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明治 |
主分类号: | A61K38/02 | 分类号: | A61K38/02;A23L2/52;A23L33/115;A23L33/125;A23L33/18;A23L33/19;A61K31/20;A61K31/202;A61K31/23;A61K31/7016;A61K31/715;A61K33/00;A61K3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末梢神经障碍 抗癌药 蛋白质 糖类 异麦芽酮糖 中链脂肪酸 脂肪酸 甘油三酯 乳蛋白质 发酵乳 水解物 脂质 | ||
本发明涉及由抗癌药的给予所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的改善用组合物,其包含:作为蛋白质的乳蛋白质水解物和来源于发酵乳的蛋白质;作为脂质的中链脂肪酸或其甘油三酯和n‑3系脂肪酸;以及作为糖类的异麦芽酮糖。
相关申请的参照
本专利申请基于2016年8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61457号而主张优先权,该在先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说明书的公开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现在,由癌引起的死亡人数在全世界日趋增加,其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持续进行。癌的治疗方法大致有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线疗法这三种,作为化学疗法,多使用了使用抗癌药的方法。近年来,在使用了抗癌药的治疗中,多使用了白金制剂(铂制剂)、长春花生物碱系制剂和紫杉(taxane)系制剂。
另一方面,铂制剂、长春花生物碱系制剂和紫杉系制剂这样的抗癌药,作为使用的情况下的副作用,有时出现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障碍(非专利文献1)。由抗癌药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有时即使在中止抗癌药的使用后也要花费长时间才能恢复,食欲也大幅减退,可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显著降低。进一步,在出现末梢神经障碍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其严重化,不得不减少抗癌药的给予量或中止给予的情况多,由抗癌药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在治疗癌方面被认为是重大问题(非专利文献2)。特别是,在抗癌药治疗有效的情况下、作为术后辅助疗法进行的情况下,期望一边控制末梢神经障碍的症状一边继续治疗(非专利文献1)。因此,为了继续抗癌药治疗,末梢神经障碍的改善方法的确立是极其重要的课题。此外,在抗癌药治疗期间,也要求维持食欲减退的患者的营养状态。然而,现状是仍然不存在有效的方法。
在这样的现状下为了防止末梢神经障碍的严重化而尝试的方法大致区分为二种(非专利文献2)。一种是通过减少抗癌药的给予量或中止给予、延长停药期间而防止末梢神经障碍严重化的方法。中止给予抗癌药是抑制住末梢神经障碍的唯一可靠的方法,但有时即使在中止给予后末梢神经障碍也持续或愈益恶化。另一种是通过与预防末梢神经障碍的发作、进行的药物疗法的并用、自我治疗的实践,使末梢神经障碍减轻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用于缓和末梢神经障碍的药物疗法中,往往使用了抗抑郁药(盐酸阿米替林)、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抗心律失常药(美西律)、电解质类(镁、钙)的静脉给予、维生素B12制剂(甲钴胺)、氨基酸类(乙酰L-肉碱)、中药的牛车肾气丸(Goshajinkigan)等(非专利文献1和2)。然而,这些药物疗法不过是在经验上尝试缓和症状,其效果有限。此外,在末梢神经障碍的治疗中,上述那样的药物的使用一般认为是保险适用外使用,从减轻患者负担的观点考虑,也优选抑制药物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大石了三等,福岡医誌,104(5),171-180,2013
非专利文献2:荒川和彦等,日本緩和医療薬学雑誌,4,1-13,20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此次发现如果使被给予抗癌药的患者摄取特定的组合物,则由抗癌药的给予所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有效地改善。进一步发现,通过使用上述组合物,可以在末梢神经障碍改善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对抗癌药治疗中的患者的营养供给。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
因此,本发明以提供有效地改善由抗癌药的给予所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的手段作为其目的。此外,本发明以在末梢神经障碍改善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对抗癌药的治疗中的患者的营养供给作为其目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
(1)一种组合物,用于改善由抗癌药的给予所引起的末梢神经障碍,其包含:作为蛋白质成分的乳蛋白质水解物和来源于发酵乳的蛋白质;作为脂肪成分的中链脂肪酸或其甘油三酯和n-3系脂肪酸;以及作为糖类成分的异麦芽酮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明治,未经株式会社明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0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