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2008.8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9/04;B25J13/08;B25J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物体 追踪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能追随人或者物体移动的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例如机场,无论是电子行李牌、生物识别服务,还是航空数据分析,智能科技正在帮助机场越来越智慧化。而大型的广场、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大型娱乐广场、酒店等大型场所也逐步向智能化迈进,因此,一款能代替人拎包的智能机器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解放人的双手,更便于人的旅游及购物,使得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变成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能够在大型场所为顾客提供姓李代提服务,更加解放顾客双手,让出行更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包括机身,供被追踪目标随身携带的定位模块,沿行走方向设置于机身前部下方的至少一个万向轮,设置于机身后部下方的至少两个驱动轮;所述机身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部的控制系统,供电电池,伺服驱动电机,所述机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机壳后部设置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护沿,所述储物箱的前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前端固定有至少三个激光测路传感器,所述凸台的上平面及护沿上固定有定位器,所述激光测路传感器与定位器连接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控制系统采用包含UWB(无线载波通信模块)的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激光测路传感器、定位器、供电电池、伺服驱动装置,通过前端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车体与目标物体的距离;定位器获取机器人位置信息;被跟随目标随身携带的定位模块发出的位置信号被机器人接收后,由控制系统发出最佳跟踪路线,进而控制伺服驱动电机,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使之达到自动跟踪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定位模块采用INF C-UWB型号的定位模块。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包括两个分别独立的左轮驱动电机和右轮驱动电机,通过调整两个驱动电机的转速差获得不同的转弯半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壳的前端为三角锥形结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为3个,成等腰三角形分布,采用VL53L0X型号,所述定位器设置三个,采用INF C-UWB型号,同样成等腰三角形设置于凸台与护沿上,所述储物箱为方型框体结构,方便行李的存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移动灵活,造价低廉,在机场、商场、高尔夫球场适合较大量投放,采用自动追踪主人行走,解放人力,让旅游娱乐游玩,更加方便快捷。2、本实用新型UWB无线波通信技术,配置3个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车体与目标物的距离,定位器获取自身位置信息,由控制器随时智能的发送追踪路线,使追踪更为智能,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机身,2为万向轮,3为驱动轮,4为机壳,5为储物箱,6为护沿,7为凸台,8为激光测路传感器,9为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物体追踪机器人,包括机身1,供被追踪目标随身携带的定位模块2,沿行走方向设置于机身前部下方的一个万向轮2,设置于机身1后部下方的两个驱动轮3;所述机身包括机壳4,位于机壳内部的控制系统,供电电池,伺服驱动电机,所述机壳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机壳4后部设置有储物箱5,所述储物箱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护沿6,所述储物箱5的前端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前端固定有三个激光测路传感器8,所述凸台7的上平面及护沿6上固定有定位器9,所述激光测路传感器8与定位器9连接控制系统。
如图2所示,所控制系统采用包含UWB(无线载波通信模块)的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激光测路传感器、定位器、供电电池、伺服驱动装置,通过前端的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车体与目标物体的距离;定位器获取机器人位置信息;被跟随目标随身携带的定位模块发出的位置信号被机器人接收后,由控制系统发出最佳跟踪路线,进而控制伺服驱动电机,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使之达到自动跟踪的目的。所述定位模块采用INF C-UWB型号的定位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2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