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376.8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3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能文;严鉴铂;刘义;王亚锋;张海涛;葛敬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5 | 分类号: | F16D25/0635;F16D2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多档位 输入轴 第一离合器 支撑轴 嵌套 层次分明 基本功能 平衡腔室 平衡油道 润滑油道 压力腔室 压力油道 轴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包括输入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输入轴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支撑轴上且沿输入轴径向嵌套布置。各个压力腔室和平衡腔室层次分明,各个压力油道,平衡油道和润滑油道布置合理。该离合器是一种能满足基本功能、轴向尺寸短的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属于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多档位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是不可缺少的部件;离合器通常由离合器毂、活塞、平衡活塞、摩擦片、对偶片、回位弹簧和和密封元件构成;同时在离合器上设计有独立的供油通道和润滑通道。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压力油的作用下,推动活塞向前运动,使摩擦片和对偶片完全压紧,在和摩擦片相连的零件和对偶片相连的零件之间实现扭矩传递;当不需要扭矩传递时,将压力油释放,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摩擦片和对偶片分离。
在当前采用辛普森结构的多档位自动变速器中,离合器部分通常包含两个离合器,普遍采用轴向依次布置各个离合器毂,压力油腔,活塞,平衡油腔和平衡活塞的方案,为了将这两个离合器的大量相关零部件布置下,造成离合器部分的轴向长度较长,从而影响了整个变速器的长度。当档位进一步增加时,在较长的离合器部分的基础上,增加的行星排更进一步增加了变速器的长度,这非常不利于整车布置,使之能够匹配的车型减少,造成档位增加的变速器由于轴向尺寸变长而没有竞争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该离合器是一种能满足基本功能、轴向尺寸短的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档位自动变速器用离合器,包括输入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输入轴上设置有支撑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支撑轴上且沿输入轴径向嵌套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一活塞、第一平衡活塞、第一摩擦片、第一对偶片、第一背板、第一回位弹簧、第一输入毂和第一输出毂;所述的支撑轴上设置有第一活塞壳,第一活塞壳内侧设有环形空腔,第一活塞安装到环形空腔中,第一活塞壳、第一活塞和密封元件形成第一压力油腔;第一平衡活塞安装在第一活塞内腔中,其一侧定位在第一回位弹簧上,另一侧定位在第一输入毂上,外侧和第一活塞密封连接;第一输入毂和支撑轴连接;第一活塞、第一平衡活塞、第一活塞壳、支撑轴和第一输入毂形成第一平衡油腔;第一摩擦片和第一对偶片安装在第一输入毂和第一输出毂之间,第一摩擦片和第一对偶片通过第一背板限位在第一输入毂上;
所述的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活塞、第二平衡活塞、第二摩擦片、第二对偶片、第二背板、第二回位弹簧、第二输入毂和第二输出毂;第二输入毂与支撑轴焊接;第二活塞下支撑和第一活塞壳焊接;第二活塞外侧安装到第二输入毂上,内侧安装到第二活塞下支撑上,第二输入毂、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下支撑、第一活塞壳、支撑轴和密封元件形成第二压力油腔;第二平衡活塞安装在第二活塞和第一活塞壳之间,其一侧定位在第二回位弹簧上,另一侧定位在第一活塞壳上,其外侧和第二活塞密封连接;第二活塞、第二平衡活塞、第一活塞壳及第二活塞下支撑形成第二平衡油腔;第二摩擦片和第二对偶片安装在第二输入毂和第二输出毂之间,第二摩擦片和第二对偶片通过第二背板限位在第二输入毂上;
第二输出毂设置在第一输出毂和太阳轮输入毂之间,太阳轮输入毂外侧定位在第二输入毂上;支撑轴、第一输出毂、第二输出毂和太阳轮输入毂之间均设置有止推轴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轴上设有第一压力油道、第一平衡油道、第二压力油道和第一润滑油道,第一压力油道连通导轮支撑轴上油孔和第二压力油腔;第一平衡油道连通导轮支撑轴上油孔和活塞壳上的第二平衡油道;第二压力油道连通导轮支撑轴上油孔和活塞壳上的第三压力油道;第一润滑油道连通导轮支撑轴上油孔和第一平衡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2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