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1646.0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2 | 分类号: | F16D65/02;B60T1/06;B23D7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轴承 制动 组合 加工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车轮轴承包括外圈和通过轮毂螺栓与制动盘连接的内圈,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车轮轴承进行定位的定位件和用于对所述制动盘施加轴向压紧力的压紧件。本发明的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将车轮轴承与制动盘装配在一起后再加工制动盘的制动面,消除了制动盘和车轮轴承装配产生的累计误差,减小了制动器总成的制动盘跳动和厚度差,使车辆在行驶中减小了刹车片与制动盘的摩擦力及抖动与噪声,使行驶车辆油耗减小,刹车片与制动盘寿命增加,舒适性更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制动盘零部件要求厚度差为0.008mm,制动面全跳动为0.02mm,轴承端面跳动为0.014mm,是目前国内各企业在批量且经济加工的理想尺寸,若进一步提高精度,合格率急剧下降。
现有技术中,对于制动盘和车轮轴承是分别单独加工。由于机床主轴因温度变化等原因及主轴轴承留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加工精度无法再进一步提升。制动盘和车轮轴承等部件装配到一起形成制动器总成后,由于制动盘和车轮轴承和轮毂的加工误差相互累加,使装配后的精度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要求,制动盘制动面跳动仍不理想(制动面跳动为0.05mm),直接影响驾乘人员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目的是消除制动盘和车轮轴承的累计误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车轮轴承包括外圈和通过轮毂螺栓与制动盘连接的内圈,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车轮轴承进行定位的定位件和用于对所述制动盘施加轴向压紧力的压紧件。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为相对设置。
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车轮轴承的外圈上的法兰面接触的定位面和位于定位面的中心处且让外圈嵌入的定位孔,外圈上的法兰面与所述制动盘的制动面相平行。
所述定位孔为直径与所述外圈的嵌入部分的外直径大小相等的圆孔。
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轴段和与第一轴段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制动盘的端面接触的第二轴段,制动盘的端面与制动盘的制动面相平行。
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为同轴连接,且第二轴段的直径大于第一轴段的直径。
所述压紧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轴段连接且用于插入所述车轮轴承的内圈的中心孔中的花键轴段。
所述的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还包括用于加工所述制动盘的制动面的加工刀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的加工工艺,采用上述加工装置对车轮轴承进行定位和对制动盘施加轴向压紧力,并使制动盘可旋转,最后在控制制动盘旋转的同时,使用加工刀具在制动盘上加工制动面。
通过对轮毂螺栓施加作用力,使轮毂螺栓带动制动盘和车轮轴承的内圈在外圈上同步旋转。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加工装置,车轮轴承与制动盘组合件包括制动盘、轮毂、转向节以及设置于轮毂与转向节之间的车轮轴承,车轮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轮毂通过轮毂螺栓与制动盘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转向节进行定位的定位件和用于对所述制动盘施加轴向压紧力的压紧件。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定位件为相对设置。
所述定位件具有与所述转向节的端面接触的定位面和凸出于定位面且用于插入转向节轴孔中的定位凸台,转向节的端面与所述制动盘的制动面相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1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