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90013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防止多晶硅栅极被研磨的方法-CN201410512495.6在审
  • 杨贵璞;王坚;王晖 -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9-29 - 2016-04-27 - H01L21/28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止多晶硅栅极被研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多晶硅栅极的顶部为量测点测量多晶硅栅极上方的的厚度,并将测量的厚度值作为的前值厚度;根据的前值厚度和预设的多晶硅栅极上方需保留的的厚度,计算多晶硅栅极上方需要去除的的厚度;采用化学机械研磨将多晶硅栅极上方需要去除的去除。本发明通过测量多晶硅栅极上方的的厚度来获得的前值厚度,消除了多晶硅栅极厚度对前值厚度的影响,使得的前值厚度更准确,从而避免了多晶硅栅极被研磨,提高了器件的良率。
  • 防止多晶栅极研磨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CN201811060371.3有效
  • 李昱廷;却玉蓉;刘怡良;龚昌鸿;陈建勋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18-09-12 - 2020-11-24 - H01L21/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形成有多个多晶硅栅结构、在所述多个多晶硅栅结构的侧壁形成有侧墙保护结构,该制造方法更包括:通过HARPDEP工艺,形成第一,所述第一覆盖所述多晶硅栅结构及所述多晶硅栅结构之间的间隙;通过HDP DEP工艺,在所述第一上形成的第二,以使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共同构成零;以及零化学机械研磨工艺,以解决大线宽处上存在金属残留的问题。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高电压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CN202011094471.5在审
  • 林孟汉;黄文铎;才永轩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0-14 - 2021-04-20 - H01L27/088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高电压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描述了一种用于形成(i)具有多晶硅栅极电极和氧化硅栅质整合的输入/输出(I/O)鳍式场效应晶体管以及(ii)具有金属栅极电极和高介电常数栅极质的非输入此方法包括在半导体基板的第一区域上沉积氧化硅以及在半导体基板的第二区域上沉积高介电常数;在氧化硅和高介电常数上沉积多晶硅;图案化多晶硅,以在氧化硅上形成第一多晶硅栅极电极结构,并在高介电常数上形成第二多晶硅栅极电极结构,其中第一多晶硅栅极电极结构比第二多晶硅栅极电极结构宽并且比氧化硅窄。此方法还包括用金属栅极电极结构代替第二多晶硅栅极电极结构。
  • 电压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硅凹槽光刻工艺及其适用的光掩膜-CN201010245390.0无效
  • 胡华勇;张士健;韩秋华;何有丰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0-07-26 - 2012-02-08 - H01L21/823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凹槽光刻工艺,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多晶硅栅的形成;薄膜沉积;光刻胶的形成;在PMOS部分形成硅凹槽:图案化所述光刻胶,保留所述PMOS部分多晶硅栅端位置的光刻胶,然后以图案化的所述光刻胶为掩膜,将所述多晶硅栅两侧的薄膜刻蚀掉,并在硅衬底上刻蚀出硅凹槽;光刻胶的去除;异质结外延生长。本发明的硅凹槽光刻工艺通过将PMOS部分中多晶硅栅端位置上方的光刻胶予以保留,使其对多晶硅栅外层的薄膜予以保护,避免被过刻蚀和暴露多晶硅栅,进而避免了在进行锗化硅外延生长时,在上述的多晶硅栅端位置外延生长锗化硅
  • 凹槽光刻工艺及其适用光掩膜
  • [发明专利]一种绝缘体上硅场效应晶体管-CN202111189758.0有效
  • 潘俊 - 南京元络芯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13 - 2022-01-28 - H01L29/42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体上硅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具有绝缘,绝缘上设置有源区域;有源区域上方设置绝缘栅极,绝缘栅极上形成多晶硅栅极,多晶硅栅极通过绝缘栅极与有源区域性绝缘;有源区域的表面设置漏极区域和源极区域,漏极区域和源极区域分布在多晶硅栅极的两侧;半导体衬底上位于有源区域的两侧设置隔离层;有源区域上靠近多晶硅栅极宽度较长的端部的位置设置基极触点;多晶硅栅极的宽度从靠近基极触点的端部向远离基极触点的端部位置单调递减
  • 一种绝缘体场效应晶体管
  • [发明专利]栅极接触窗的形成方法-CN03148625.8有效
  • 徐鹏富;蔡明桓;彭宝庆;徐祖望;邱远鸿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2003-06-23 - 2004-07-14 - H01L21/28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极接触窗的形成方法,首先,提供一半导体基底,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有一多晶硅栅极,多晶硅栅极上形成有一金属硅化物,且金属硅化物及半导体基底表面上顺应性形成有一停止;接着,依序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一及一具有开口的图案化罩幕,开口位于表面上与多晶硅栅极对应处,并以图案化罩幕为罩幕对进行一蚀刻步骤至露出停止的表面为止,以在形成一接触窗;然后,以具有含氢气体的反应气体对停止进行一干蚀刻步骤,且于干蚀刻步骤中自然在金属硅化物表面形成保护,干蚀刻步骤停止于该保护
  • 栅极接触形成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闪存单元结构-CN200720176513.3有效
  • 王政烈;赖丽香 - 和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07-09-12 - 2008-09-03 - H01L27/115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闪存单元结构,其包括:衬底,包括有源器件区;形成于衬底的有源器件区中的阱;衬底上部的浅沟槽隔离层;位于衬底上部的沟道;位于沟道上部的多晶硅栅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晶硅栅极延伸到浅沟槽隔离层内与传统的两多晶硅栅极闪存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更简单;与传统的一多晶硅栅极闪存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模块面积更小,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一种嵌入式闪存单元结构
  • [发明专利]形成自对准金属硅化物的方法-CN02146882.6无效
  • 张财福;朱世麟;叶清本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02-10-18 - 2004-04-21 - H01L21/320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半导体装置上形成自对准金属硅化物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基底;在基底上形成第一;在第一上沉积一复晶硅以形成至少一复晶硅栅极结构;在复晶硅栅极结构与基底上沉积一顺应性;沉积第二于该顺应性上;去除一部分第二以露出栅极结构的顶部表面;沉积一金属于露出的栅极结构表面以及第二上;将该基底进行退火以在栅极结构上形成金属硅化物;以及去除至少一部份该金属通过在基底上沉积适当厚度的第二,然后再进行沉积金属,由于其它的主动区均预先被第二覆盖,因此所沉积的金属不会与任何扩散区接触,因此避免了自对准金属硅化物的桥接问题。
  • 形成对准金属硅方法
  • [发明专利]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CN201010251352.6无效
  • 张力群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0-08-10 - 2012-03-14 - H01L21/3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的表面形成多晶硅;在多晶硅的表面形成掩膜;图案化掩膜和多晶硅,以形成多晶硅栅极和位于所述多晶硅栅极表面的阻挡,并在多晶硅栅极的两侧制作侧墙;在多晶硅栅极的两侧掺杂形成源极和漏极;在衬底的表面和阻挡的表面形成自对准多晶硅化物;在自对准多晶硅化物的表面和侧墙的表面形成;用化学机械研磨方法去除至多晶硅栅极;去除多晶硅栅极形成容纳金属栅极的沟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使得不同多晶硅栅极的刻蚀速度基本相同,这样保证了刻蚀效果,从而确保了后续形成的金属栅极的质量。
  • 制作半导体器件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0910092514.3有效
  • 尹海洲;朱慧珑;骆志炯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09-09-16 - 2011-04-20 - H01L21/768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接触孔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源极/漏极区域和替代栅结构,替代栅结构包括多晶硅栅;沉积第一;对第一进行平坦化处理,以暴露出替代栅结构中的多晶硅栅;去除多晶硅栅,并沉积形成金属栅;在第一中刻蚀出第一源/漏区接触孔开口;在第一源/漏区接触孔开口中顺序沉积衬里和填充导电金属,以形成第一源/漏区接触孔;在第一上沉积第二;在第二中刻蚀出第二源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