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531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前端保护装置-CN202310727229.4在审
  • 范维;邹雪娇;元燚;陈才;温泉;宋子利;范晓松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19 - 2023-10-10 - B62D21/15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端保护装置,包括:横梁总成,包括横梁、分别固定在前横梁左右两侧的盒和固定在每个所述盒后端的横梁端板;总成,包括对应连接在每个所述横梁端板后端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前端板、盒支撑盒支撑架,所述前端板与所述横梁端板连接,所述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盒支撑通过所述盒支撑架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固定连接,所述盒支撑与所述前端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 一种车辆前端保护装置
  • [发明专利]发动机舱骨架-CN201911151219.0有效
  • 李俊财;胡银辉;段宇轩;肖成林;邸曙升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2019-11-21 - 2021-12-17 - B60R19/3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骨架,包括防撞盒和,所述防撞位于两个所述盒的前方,所述位于所述盒的后方,所述盒与所述之间设置有封闭盒体。本发明通过在前盒与之间设置有封闭盒体,封闭盒体连接盒与,使参与变形并,增加了车体的耐碰撞性,对策CIASI小偏置碰撞优秀,对策CIASI前方低速碰撞良好,提升了维修经济性
  • 发动机舱骨架
  • [实用新型]一种前端结构、车体及汽车-CN202223561733.1有效
  • 付军鹏;沈太生;陈鑫;马鹏程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30 - 2023-07-21 - B60R19/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端结构、车体及汽车,前端结构包括主盒、辅助盒、轮罩边及连接板;主盒与X向连接,主盒与的Y向截面尺寸相同,且中轴线对齐,用于传导正面碰撞的载荷;辅助盒沿Y向间隔布置在主盒外侧,与轮罩边X向连接,辅助盒与的中轴线相交;轮罩边沿Y向间隔布置在前外侧;连接板一侧连接,另一侧同时连接辅助盒及轮罩边,用于向前分散辅助盒的载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端结构、车体及汽车,使得主盒、辅助盒及轮罩边效率提高,增加正面碰撞时汽车前部的效率,以满足大质量、短悬电动汽车高标准碰撞需求的问题。
  • 一种前端结构车体汽车
  • [实用新型]机舱框架结构及汽车-CN202120602914.0有效
  • 林德佳;曾子聪;徐义博;李伟;郑颢;苏东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3-24 - 2021-12-24 - B60R19/02
  • 该机舱框架结构包括防撞盒、、上边及连接板;所述盒连接在所述防撞的后侧,所述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盒的后侧的内端,所述上边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侧并连接在所述盒的后侧的外端,所述上边位于所述的上方,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上边之间。该机舱框架结构,和上边的前端共同与盒搭接,支撑盒的后侧,达到良好的传力路径和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局部加强的方案提升碰撞性能,本申请可以兼顾所有方位的碰撞。
  • 机舱框架结构汽车
  • [实用新型]一种能结构-CN201120076012.4无效
  • 宋永乐;杨金秀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3-22 - 2011-09-21 - B62D21/1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变形能结构,包括与前端连接的盒以及前段粱体形成的若干凸筋和凹槽,凸筋和凹槽间隔布置,盒沿车长方向的中心线与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在碰撞时凸筋与凹槽段按照皱褶方式进行压溃,同时中心与盒中心在一条直线上,配合盒可以更好的通过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且可以避免碰撞时盒与连接处断裂。
  • 一种前纵梁吸能结构
  • [发明专利]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缓冲区的厚度分布设计方法-CN201710593323.X有效
  • 段利斌;江浩斌;杜展鹏;唐斌;张埔 - 江苏大学
  • 2017-07-20 - 2020-07-31 - G06F30/15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变厚度汽车前缓冲区的厚度分布设计方法,首先将缓冲区按照发动机舱总布置参数和碰撞变形特点划分为3个功能区域,然后建立缓冲区的厚度分布参数化模型及其制造条件和几何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通过改变参数化模型的几何参数,缓冲区可演化为不同厚度分布形式的变厚度结构,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该结构的几何参数,即可获得特定发动机前置车型的缓冲区的最优厚度分布形式。本发明建立的缓冲区参数化模型具有多种灵活变化的分布形式,为变厚度缓冲区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模型支撑,对缓冲区的厚度分布快速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连续厚度汽车前纵梁吸能缓冲区分布设计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