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基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及激光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84393.0 申请日: 2021-04-09
公开(公告)号: CN113131334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许晓军;王红岩;李康;杨子宁;崔文达;韩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H01S5/04 分类号: H01S5/04;H01S5/183;H01S5/024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赵琴娜
地址: 410073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材料辅助散热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包括:碳基材料基板,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一面为工作面,另一面为导热面;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工作面,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设有增益区,所述增益区提供的能量增益至少占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提供能量增益的95%;冷却流体供给装置,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导热面,以提供高速冲击的冷却流体对所述碳基材料基板进行导热降温。通过扩大激光器芯片的工作区域面积,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搜索关键词: 碳基光泵浦 半导体 高能 激光器 激光 装置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1103843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方法-201710247714.6
  • 刘洋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2017-04-17 - 2023-10-27 - H01S5/04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方法,包括:步骤1)测定半导体激光器波长温度和电流漂移系数;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将所述波长的温度和电流漂移系数转变为折射率的温度和电流漂移系数;步骤3)对半导体激光器的两个端面镀增透膜,该增透膜覆盖了所有的波长漂移范围以及泵浦光;步骤4)将端面镀膜之后的半导体激光器置于至少一个反射镜可动的法布里珀罗腔内;步骤5)测定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时温度和电流相对于初始的变化量;步骤6)根据步骤2)计算出的折射率的温度和电流漂移系数和步骤5)测定出的变化量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可动的反射镜,使得谐振腔的光学长度满足初始波长的谐振条件而不满足从初始波长到漂移后波长范围内任意波长的谐振条件。
  • 无温控分束放大的脉冲激光器-202310665119.X
  • 韩昌昊;方聪;王思博;陈国;魏磊;王克强;韩隆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2023-06-06 - 2023-08-29 - H01S5/04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温控分束放大的脉冲激光器,包括:本振级系统、一级预放大系统和二级分束放大系统,本振级系统采用多波长泵浦方式产生种子激光并输出;沿光的传输方向,一级预放大系统位于本振级系统的下游,二级分束放大系统位于一级预放大系统的下游,种子激光经过一级预防大系统进行双程预防大后输出预防大激光。二级分束放大系统将预放大激光分束为两束子激光,并对两束子激光分别进行二级双程放大,再通过偏振合束实现脉冲激光输出。本发明的无温控分束放大的脉冲激光器,具有系统可靠性高、光束质量好和体积小的优势,可以在常温下无温控实现高脉冲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
  • 半导体激光装置-202210117577.5
  • 王子威;胡慧璇;李榕;施建宏;闫大鹏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2-08 - 2023-07-04 - H01S5/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包括泵浦源和内嵌于泵浦源中的包层光剥除器,泵浦源上设有供光纤穿过的通孔,泵浦源内部设有光源,泵浦源具有将光源发出的光耦合进光纤的光耦合位。其中,包层光剥除器包括光输入端口和相对光输入端口设置的光输出端口,光输入端口固定于光耦合位,光输出端口与通孔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包层光剥除器内置于泵浦源中,以解决传统结构由于包层光剥除器设置在泵浦源外部而导致泵浦源内部单包层光纤的包层光过大的问题。
  • 一种EDFA中混合Bypass光学结构-202210005537.1
  • 邓福星;陈志;陈俊;张亚洲;万琼;杜刚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1-04 - 2023-06-27 - H01S5/04
  •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EDFA中混合Bypass光学结构。使用第一泵浦激光器正向泵浦第一段铒纤;使用第二合分器,将第一泵浦激光器发出的且经过第一段铒纤后的第一残余泵浦光卸下;所述第一残余泵浦光和第二泵浦激光器进入四端口泵浦耦合器,完成功率耦合后分别按配比比例传递正向再分配泵浦光到第二段铒纤,以及反向再分配泵浦光给第三段铒纤。本发明通过巧妙设计光路充分利用残余泵浦光,提高泵浦利用率,而且避免残余泵浦光的泄露和对光器件的损伤甚至损坏。
  • 自带非对称微盘腔光泵浦的单光子源-202210243621.7
  • 晏长岭;岳云震;杨静航;冯源;李辉;李奕霏 - 长春理工大学
  • 2022-03-12 - 2023-06-20 - H01S5/04
  • 自带非对称微盘腔光泵浦的单光子源属于半导体光电子技术领域。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小型化、集成化,泵浦效率、单光子产生效率低。在本发明中,光泵浦为微盘腔,该微盘腔和微柱腔分立于同一下电极、衬底、缓冲层上,所述微盘腔、微柱腔具有相同外延结构;所述相同外延结构是指,自下而上均依次是下分布布拉格反射镜、下波导层、量子点有源增益层、上波导层、氧化物限制层、上分布布拉格反射镜、覆盖层、电极金属层;所述微盘腔为非对称微盘腔,出光方向朝向微柱腔;所述微柱腔的侧面朝向微盘腔的部分开有凹槽,在微柱腔的电极金属层的中心部分开有半径为0.5μm~5.0μm出光口,微柱腔的半径为8μm~20μm;在垂直方向上,光泵浦的几何轴线与微柱腔的几何轴线平行且相距200μm~500μm。
  • 一种激光器的控制装置-202123430516.4
  • 王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2-30 - 2022-09-09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器的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控制模块、接口模块、驱动模块、激光激励模块和光路调理模块,接口模块至少包括综合接口;综合接口用于将接收到的外部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外部信号确定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激光激励模块工作;激光激励模块用于在驱动模块的驱动下生成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光路调理模块用于对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处理,输出两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合束激光,通过采用一套控制及驱动系统实现两种波长激光器的控制与应用,提高了合束激光的准确性,且不再需要昂贵的镜头组件,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 一种泵浦源与可见光合束结构-202123131937.7
  • 马英俊;贾番 - 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14 - 2022-07-22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浦源与可见光的合束结构,可用于激光器中的光路调节。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合束结构中,由光纤合束器的输入光纤,一根接收泵浦源发射的泵浦光,一根接收可见光光源发射的可见光,通过合束器合束,再由其输出光纤输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行,当需要使用到可见光指示功能时,打开可见光光源,实现泵浦光与可见光同轴输出,同时能够准确的调节泵浦光所在的光路,当不需要使用可见光进行指示,关闭可见光光源,这样既不会影响激光器的光束输出质量,也不会使激光器的出射激光发生能量或功率上的损耗。
  • 利用圆偏振激光实现半导体纳米晶中单激子增益的方法-202111593962.9
  • 樊逢佳;唐贝贝;李桂海;杜江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21-12-22 - 2022-04-01 - H01S5/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圆偏振激光实现半导体纳米晶中单激子增益的方法,涉及激光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半导体纳米晶制备薄膜样品,使样品分子紧密填充且位置固定;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测量薄膜样品的吸光度;利用飞秒激光器与圆偏振片产生一束圆偏振光,作为泵浦光聚焦到薄膜样品上;改变泵浦光的光强,使用另一束圆偏振光作为探测光,探测薄膜样品的基态漂白信号强度;判断基态漂白信号强度是否等于吸光度,如果是,则确定泵浦光的临界光强即为单激子的增益阈值。
  • 一种激光出射方向可调的复合腔激光器-201910459892.4
  • 翟天瑞;韩亮;李松涛;崔丽彬 - 北京工业大学
  • 2019-05-29 - 2021-12-31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出射方向可调的复合腔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基底,光栅组,增益材料;所述的光栅组由两套周期不等夹角为θ的光栅组成;所述的增益材料覆盖在所述的两套周期不等夹角为θ的光栅上。当外界光泵浦时,这种激光出射方向可调的复合腔激光器的增益材料吸收泵浦光能量,发射出的荧光,在光栅I的作用下多次反射实现增益放大,在光栅II的作用下实现激光的衍射,从而获得多条DFB激光输出。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制作方法简单,集成度高和激光出射方向可调等优点。
  • 碳基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及激光装置-202120732612.5
  • 许晓军;王红岩;李康;杨子宁;崔文达;韩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1-04-09 - 2021-11-19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基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包括:碳基材料基板,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一面为工作面,另一面为导热面;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工作面,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设有增益区,所述增益区提供的能量增益至少占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提供能量增益的95%;冷却流体供给装置,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导热面,以提供高速冲击的冷却流体对所述碳基材料基板进行导热降温。通过扩大激光器芯片的工作区域面积,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 光泵自旋VCSEL周期振荡毫米波信号产生装置-202120450049.2
  • 李念强;黄于;周沛 - 苏州大学
  • 2021-03-02 - 2021-09-14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光泵自旋VCSEL周期振荡毫米波信号产生装置,包括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第一光耦合器、透镜、VCSEL、反馈回路、光功率计、第二光隔离器、第二光耦合器和光电探测器,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和第一光耦合器依次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一个支路连接光功率计,其另一个支路依次连接透镜、VCSEL和反馈回路,第二光隔离器与第一光耦合器相连,其依次连接第二光耦合器和光电探测器,采用自旋偏振模式高度稳定且易操控的光泵自旋VCSEL,无需外部注入可产生高频稳定的单周期振荡波形,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滤波和选频,易于操作、信号质量高,其产生的毫米波信号频率高达数百GHz。
  • 一种中远红外波段的并行FMCW激光雷达发射装置-202022600283.7
  • 李朝晖;卓少斌;黄向信;曹子晗;宋景翠 - 中山大学
  • 2020-11-11 - 2021-09-03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远红外波段的并行FMCW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方法。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器、电光调制器、任意函数发生器、硫系芯片、衍射光栅以及光纤链路;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电光调制器的光源输入端口,所述的任意函数发生器的波形输出端口连接电光调制器的微波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的硫系芯片的两端通过透镜光纤分别与电光调制器的光信号输出端口和衍射光栅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硫系微腔的级联四波混频效应,将单一的FMCW转化为中远红外频率梳光源,降低了线性调频窄线宽激光技术的复杂性,极大提高了发送速率。
  • 碳基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及激光装置-202110384393.0
  • 许晓军;王红岩;李康;杨子宁;崔文达;韩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1-04-09 - 2021-07-16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材料辅助散热光泵浦半导体高能激光器,包括:碳基材料基板,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一面为工作面,另一面为导热面;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工作面,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上设有增益区,所述增益区提供的能量增益至少占所述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提供能量增益的95%;冷却流体供给装置,所述冷却流体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碳基材料基板的导热面,以提供高速冲击的冷却流体对所述碳基材料基板进行导热降温。通过扩大激光器芯片的工作区域面积,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 用于高速光信号传输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202022692063.1
  • 王中和;刘小红 - 欧润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20-11-19 - 2021-07-09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光信号传输的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组件,包括:一激光器芯片;至少两根引线,用于连接外部驱动电信号;一电容;所述电容的背面与所述激光器芯片共地;所述电容的正面连接其中一所述引线;一电阻;所述电阻位于所述激光器芯片与所述电容之间;所述电阻与所述电容并联;以及一金线;所述金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激光器芯片,金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本实用新型将来自引线的高速电信号经并联的电容和串联的电感和电阻后调制激光器芯片输出高速光信号,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电感和电阻,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芯片组件能够增大激光器芯片的调制带宽,从而利用低成本和高可靠的低带宽激光器芯片实现高速光信号的传输。
  • 一种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202022612152.0
  • 王红岩;李康;杨子宁;张曼;崔文达;韩凯;王俊;许晓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0-11-12 - 2021-06-04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激光器领域,涉及一种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至少包括半导体芯片有源区,有源区仅设置一组量子阱,该组量子阱包含1个或连续多个量子阱。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相邻量子阱之间的间隔较小,因此载流子可在相邻量子阱之间自由穿行,各阱中载流子可趋于均匀分布;仅设置一组量子阱使得垒区的厚度不再限定为周期性量子阱结构中相邻周期量子阱之间的半波长,可以设置的足够大,让泵浦光经过时能够被充分吸收;采用较少的量子个数使得各量子阱中载流子能在更低的泵浦功率密度下实现粒子数反转,这样就可得到较低阈值功率密度的OPSL;设置前置反射结构在增益区形成FB腔提高量子阱处的激光场强,使得OPSL芯片增益显著提升。
  • 光泵自旋VCSEL周期振荡毫米波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202110230687.8
  • 李念强;黄于;周沛 - 苏州大学
  • 2021-03-02 - 2021-05-28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光泵自旋VCSEL周期振荡毫米波信号产生装置及方法,包括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第一光耦合器、透镜、VCSEL、反馈回路、光功率计、第二光隔离器、第二光耦合器和光电探测器,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偏振控制器和第一光耦合器依次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一个支路连接光功率计,其另一个支路依次连接透镜、VCSEL和反馈回路,第二光隔离器与第一光耦合器相连,其依次连接第二光耦合器和光电探测器,采用自旋偏振模式高度稳定且易操控的光泵自旋VCSEL,无需外部注入可产生高频稳定的单周期振荡波形,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复杂的滤波和选频,易于操作、信号质量高,其产生的毫米波信号频率高达数百GHz。
  • 一种高效率的棒状激光放大器及其工作方法-202011417221.0
  • 焦中兴;何秋润;张宝夫 - 中山大学
  • 2020-12-07 - 2021-03-26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率的棒状激光放大器及工作方法,包括脉冲种子源、隔离调节单元、双程放大器主体和泵浦耦合控制单元,所述脉冲种子源出射激光依次经过隔离调节单元和双程放大器主体,所述隔离调节单元沿出射激光前进方向依次包括隔离器、第一半波片和第一透镜,所述双程放大器主体沿出射激光前进方向依次包括偏振分束器、45°法拉第旋转器、第二半波片、第一反射镜、增益介质、第二透镜和第三反射镜,所述泵浦耦合控制单元包括激光二极管、耦合透镜组和驱动电源。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泵浦转换效率高、输出光斑圆度高、光束质量好的棒状激光放大器。本发明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棒状激光放大器及其工作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激光放大技术领域。
  • 一种双波长激光器-202011333897.1
  • 周斌;邢明明 - 西安博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1-24 - 2021-03-05 - H01S5/04
  • 本发明属于激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波长激光器。沿泵浦源一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准直镜一和反射镜一,所述泵浦源一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一后打在反射镜一上,所述反射镜一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反射镜二反射进入分光片,通过分光片折射输出;沿泵浦源二激光发射方向依次设置有准直镜二和反射镜三,所述泵浦源二发射的激光经过准直镜二后打在反射镜二上,所述反射镜二反射的激光再次经过分光片反射输出;所述分光片折射的激光和分光片反射的激光同心同轴输出。本发明仅通过反射镜和分光片的作用,保证双波长激光同心同轴的输出。
  • 一种中远红外波段的并行FMCW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方法-202011254351.7
  • 李朝晖;卓少斌;黄向信;曹子晗;宋景翠 - 中山大学
  • 2020-11-11 - 2021-03-02 - H01S5/04
  •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远红外波段的并行FMCW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及方法。激光雷达发射装置,包括激光器、电光调制器、任意函数发生器、硫系芯片、衍射光栅以及光纤链路;所述的激光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电光调制器的光源输入端口,所述的任意函数发生器的波形输出端口连接电光调制器的微波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的硫系芯片的两端通过透镜光纤分别与电光调制器的光信号输出端口和衍射光栅连接。本发明利用硫系微腔的级联四波混频效应,将单一的FMCW转化为中远红外频率梳光源,降低了线性调频窄线宽激光技术的复杂性,极大提高了发送速率。
  • 单片集成硅光芯片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201911083475.0
  • 张驰;张树宇;陆明;吴翔 - 复旦大学
  • 2019-11-07 - 2021-02-26 - H01S5/04
  • 本发明属于硅光技术领域,具体为单片集成硅光芯片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激光器结构包括:SOI基片的硅衬底;二氧化硅绝缘层;高激光增益的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由顶层本征硅衬底刻蚀的硅波导;其中,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包含有一维分布反馈结构,通过光刻技术形成有布拉格光栅,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作为光泵浦的光源为电激发的LED或激光二极管,直接贴合于光泵激光区域上方,通过光泵浦方式产生激光输出;出射激光与SOI上的硅波导直接对准,从而获得很高的耦合效率。本发明器件结构紧凑、制作工艺成熟,信号激光与波导耦合损耗低,避免了基于半导体增益材料的硅基激光器集成结构复杂、波导与激光耦合困难的弊端。
  • 一种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202011263399.4
  • 王红岩;李康;杨子宁;张曼;崔文达;韩凯;王俊;许晓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2020-11-12 - 2021-01-26 - H01S5/04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激光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泵浦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至少包括半导体芯片有源区,有源区仅设置一组量子阱,该组量子阱包含1个或连续多个量子阱。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由于相邻量子阱之间的间隔较小,因此载流子可在相邻量子阱之间自由穿行,各阱中载流子可趋于均匀分布;仅设置一组量子阱使得垒区的厚度不再限定为周期性量子阱结构中相邻周期量子阱之间的半波长,可以设置的足够大,让泵浦光经过时能够被充分吸收;采用较少的量子个数使得各量子阱中载流子能在更低的泵浦功率密度下实现粒子数反转,这样就可得到较低阈值功率密度的OPSL;设置前置反射结构在增益区形成FB腔提高量子阱处的激光场强,使得OPSL芯片增益显著提升。
  • 一种重频2倍于电光调Q频率的激光输出方法及激光器-201910387517.3
  • 金光勇;戴卫成;董渊;于永吉;李述涛 - 长春理工大学
  • 2019-05-09 - 2020-12-25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复频率2倍于电光调Q频率的激光输出方法及激光器,该激光器包括:激光输出镜、电光调Q晶体、45°反射镜、第一起偏器、第一抛物面镜、第一激光全反射镜、第一耦合透镜组、第一光纤、第一泵浦源、第一激光增益介质、第二抛物面镜、四分之一波片、第三抛物面镜、第二激光全反射镜、第二耦合透镜组、第二光纤、第二泵浦源、第二激光增益介质、第四抛物面镜和第二起偏器,周期性对电光调Q晶体进行加压和退压,所述激光器输出重复频率2倍于电光调Q频率的脉冲激光。本发明采用交替泵浦双激光增益介质以及退压调Q与升压调Q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激光输出重复频率2倍于电光调Q频率的脉冲激光输出。
  • LD直接泵浦频率变换半导体薄片激光器-202020592548.0
  • 张鹏;朱仁江;王涛;范嗣强 - 重庆师范大学
  • 2020-04-20 - 2020-12-18 - H01S5/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D直接泵浦频率变换半导体薄片激光器,包括LD泵浦模块、光学准直聚焦系统、量子增益薄片、非线性频率变换晶体、耦合输出腔镜;光学准直聚焦系统将LD泵浦模块发出的光束投射到量子增益薄片上;非线性频率变换晶体将量子增益薄片发出的基频激光进行频率变换,并通过耦合输出腔镜输出频率范围覆盖了从紫外到近红外波段的激光光束;通过光学准直聚焦系统,用LD直接泵浦,可以省略掉光纤耦合输出泵浦中比较复杂的光纤耦合,省掉占据空间的光纤,同时使得投射到量子增益薄片上的泵浦光斑的形状和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提高光束质量,同时大幅度节约激光器的空间,便于激光器的集成和小型化。
  • 半导体激光装置-201811331013.1
  • 佟存柱;舒世立;田思聪;汪丽杰;张新;王立军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2018-11-09 - 2020-08-11 - H01S5/04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激光结构,该半导体激光结构除包括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准直镜外,还包括位于所述准直镜背离所述半导体激光器一侧的第一反射结构,其中,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第一出射光束被所述准直镜准直后形成第二出射光束射出,所述第一反射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二出射光束至少部分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束反射回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调节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第三出射光束的光束质量因子,从而实现所述半导体激光装置出射的激光光束的光束质量和功率的调节,使得所述半导体激光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光束质量和功率需求的场景下,扩大了所述半导体激光装置的应用范围。
  • 一种利用有机激光增益介质薄膜实现双自发辐射放大的方法-201810625826.5
  • 赖文勇;潘劲强;江翼;林赫;黄维 - 南京邮电大学
  • 2018-06-18 - 2020-07-03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有机激光增益介质薄膜实现双自发辐射放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制备有机激光增益介质薄膜器件,该器件由衬底和有机激光增益介质组成,其中,有机激光增益介质均匀沉积在衬底上;步骤b,对制备好的有机激光增益介质薄膜器件进行泵浦激光激射;泵浦激光能量大小达到有机激光增益介质的自发辐射放大的增益饱和值。该方法利用有机激光增益介质在衬底上形成光滑的薄膜层,通过改变有机激光增益介质薄膜的激发波长,实现器件的自发辐射放大阈值的改变,并在特定泵浦激光波长和泵浦能量超过自发辐射增益饱和下实现器件的双自发辐射放大。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以应用于构筑有机薄膜双自发辐射放大器件。
  • 一种基于声光相互作用的激光光源-201810922094.6
  • 孙军强;秦森彪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8-08-14 - 2020-05-19 - H01S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光相互作用的激光光源,包括位于衬底(7)上的直波导(1)、声子源(4)及两条声子晶体波导(2),直波导(1)位于两条声子晶体波导(2)之间,直波导(1)的两个侧面分别与这两条声子晶体波导(2)紧邻;声子源(4)位于直波导(1)的一端,用于向该直波导(1)提供声子;声子晶体波导(2)则用于将满足预期频率要求的声子限制在该直波导(1)中;此外,衬底(7)为硅材料,直波导(1)为锗材料或硅材料。本发明结合声子晶体材料,对声场进行限制,减小声场的泄漏,从而实现基于声光相互作用的激光光源(尤其是锗硅激光光源),由此避免了应变或掺杂等制备锗硅激光器所需采用的现有技术,提高了器件的性能。
  • 一种硅基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光模块-201710547808.5
  • 隋少帅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7-06 - 2020-02-28 - H01S5/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光模块,涉及硅光子集成技术领域,用于简化硅基激光器的制造工艺。该硅基激光器包括:硅衬底层、设置于硅衬底层上的硅波导、硅微型谐振腔、硅反射镜以及键合于硅波导上用于向硅波导提供光的光芯片;硅波导的一端连接硅微型谐振腔,另一端连接硅反射镜;硅微型谐振腔用于对硅导波输入的光芯片提供的光进行谐振;硅反射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反射率,用于通过硅导波接收硅微型谐振腔输出的光,部分反射硅微型谐振腔输出的光,并通过硅导波将反射的传导至硅微型谐振腔进行谐振,部分透射硅微型谐振腔输出的光对外输出。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