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性层叠结构体、半导体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15606.0 申请日: 2015-05-08
公开(公告)号: CN110620145A 公开(公告)日: 2019-12-27
发明(设计)人: 人罗俊实;织田真也;高塚章夫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FLOSFIA
主分类号: H01L29/24 分类号: H01L29/24;H01L29/778;H01L29/786;H01L29/872;H01L33/26
代理公司: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刁兴利;康泉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提供一种电学特性好,对于半导体装置而言有用的结晶性层叠结构体。其中,直接或介由其他层在底层基板上具备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并且该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刚玉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所述氧化物半导体主要成分含有铟和/或镓,所述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含有锗、硅、钛、锆、钒或铌。
搜索关键词: 结晶性氧化物 半导体薄膜 氧化物半导体 半导体装置 层叠结构体 底层基板 电学特性 结晶性 刚玉
【主权项】:
1.一种结晶性层叠结构体,其具备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该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刚玉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含有的主要成分是铟和/或镓,/n所述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含有锗、硅、钛、锆、钒或铌,/n所述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实质上不含有碳。/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LOSFIA,未经株式会社FLOSFIA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1560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掺杂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及薄膜晶体管与应用-201910896373.4
  • 徐苗;徐华;吴为敬;陈为峰;王磊;彭俊彪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9-09-18 - 2020-02-14 - H01L29/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该掺杂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为掺杂有稀土氧化物的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锡锌半导体,该掺杂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可以在较低的氧化镱或氧化镨掺杂浓度下,有效抑制薄膜中的氧空位浓度,其迁移率可以保持在较高的值;关键的,形成的薄膜能避免光照对I‑V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大幅度提高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在光照下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该掺杂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与应用。
  • 结晶性半导体膜和板状体以及半导体装置-201911118223.7
  • 人罗俊实;织田真也;高塚章夫 - 株式会社FLOSFIA
  • 2015-07-21 - 2020-02-14 - H01L29/24
  •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特性优异、特别是可抑制漏电流,耐压性和放热性优异的半导体膜和板状体,以及半导体装置。本发明提供结晶性半导体膜或板状体、以及具备含有所述结晶性半导体膜或所述板状体的半导体结构的半导体装置,所述结晶性半导体膜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刚玉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作为主成分,且含有半导体成分即选自镓、铟和铝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膜厚为1μm以上。
  • 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及薄膜晶体管与应用-201910881763.4
  • 徐苗;徐华;吴为敬;陈为峰;王磊;彭俊彪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9-09-18 - 2020-02-07 - H01L29/24
  •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该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为金属氧化物中掺有稀土氧化物,该复合金属氧化物可以在较低的氧化镱或氧化镨掺杂浓度下,有效抑制薄膜中的氧空位浓度,同时,其迁移率可以保持在较高的值;关键的,形成的薄膜能避免光照对I‑V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大幅度提高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在光照下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基于该复合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与应用。
  • 一种p型CrMCuO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610914169.7
  • 吕建国;岳士录;叶志镇 - 浙江大学
  • 2016-10-20 - 2020-01-17 - H01L29/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所述p型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为CrMCuO,薄膜为非晶态且具有p型导电性;其中:Cr为+3价;M为Zn、Mg、Mn元素中的一种、且M为+2价,Cr与M共同与O结合形成CrMCuO薄膜的p型导电基体;Cu为+1价,且Cu与Cr和M共同作用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在非晶状态下彼此连通,起到空穴传输通道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其中p型CrMgCuO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以CrMgCuO陶瓷片为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Ar‑O
  • 一种氧化锶钛晶体管的制作方法-201810731512.3
  • 刘程秀 - 刘程秀
  • 2018-07-05 - 2020-01-14 - H01L29/2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锶钛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即一种钛酸锶晶体管的制作方法,主要采用掺杂的N型和P型钛酸锶薄膜材料进行叠层外延在一起,形成P-N结,P-N-P结,N-P-N结和多结结构晶体管,其制作工艺简单,制作的晶体管结面更锐,稳定性好,故钛酸锶晶体管将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器件,还可能发展成为钛酸锶集成电路。
  • 结晶性层叠结构体、半导体装置-201910915606.0
  • 人罗俊实;织田真也;高塚章夫 - 株式会社FLOSFIA
  • 2015-05-08 - 2019-12-27 - H01L29/24
  • 提供一种电学特性好,对于半导体装置而言有用的结晶性层叠结构体。其中,直接或介由其他层在底层基板上具备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并且该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主要成分为具有刚玉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所述氧化物半导体主要成分含有铟和/或镓,所述结晶性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含有锗、硅、钛、锆、钒或铌。
  • 结晶性半导体膜和板状体以及半导体装置-201580032796.1
  • 人罗俊实;织田真也;高塚章夫 - 株式会社FLOSFIA
  • 2015-07-21 - 2019-12-10 - H01L29/24
  •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特性优异、特别是可抑制漏电流,耐压性和放热性优异的半导体膜和板状体,以及半导体装置。本发明提供结晶性半导体膜或板状体、以及具备含有所述结晶性半导体膜或所述板状体的半导体结构的半导体装置,所述结晶性半导体膜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刚玉结构的氧化物半导体作为主成分,且含有半导体成分即选自镓、铟和铝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膜厚为1μm以上。
  • 一种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薄膜晶体管-201920491617.6
  • 赵天石;赵春;赵策洲;杨莉;于水长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2019-04-12 - 2019-12-06 - H01L29/24
  • 本实用新型隶属于微电子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溶液法制备的可应用于大规模柔性集成电路的高性能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器件以柔性材料(如PI、PET等等)为基底,在上面设置有利用电子束蒸发制备的电极以及基于溶液法制备的绝缘层与二维材料半导体层。其中电极分为栅、源、漏三电极,材料为氮化钛与钛金属结合(TiN/Ti),并且利用光刻剥离工艺将栅极图案化。绝缘层成份为水溶液法制备的氧化铝(Al2O3)纳米簇材料,并且在制备中通过双氧水处理来减少氧空位缺陷,起到提高整个器件性能的作用。半导体层为二硫化钨(WS2)二维材料,其结构为原子级纳米薄层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为电子传输提供优异的通道,从而提高器件的电学性能。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基板-201511033359.X
  • 星野政宏;张乐年 - 台州市一能科技有限公司;星野政宏
  • 2015-12-31 - 2019-11-29 - H01L29/2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基板,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基板散热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基板,所述基板采用包含碳化硅粒子的原料制成,所述碳化硅粒子最长边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基板最大厚度的一半以上。本半导体器件的基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碳化硅粒子最长边沿着基板厚度的方向进行排列,增加了碳化硅粒子最长边沿着基板厚度的方向排列的趋势和概率,从而达到使其具有高热传导系数和良好的散热效果。且通过对基板的表面进行物理和/或化学处理以及在表面设置金属层,来提高基板的整体热传导系数和散热效果。
  • 一种p型ZnGeSnO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610914005.4
  • 吕建国;岳士录;叶志镇 - 浙江大学
  • 2016-10-20 - 2019-11-19 - H01L29/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型ZnGeSnO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其中,Ge与Sn共同作为材料的基体元素,二者均为+4价,与O结合形成材料的基体;Zn为+2价,掺入基体形成p型导电;同时,Ge作为空穴浓度的控制元素;Sn具有球形电子轨道,在非晶状态下电子云高度重合,起到空穴传输通道的作用。且p型ZnGeSnO非晶薄膜的化学式为ZnGexSnyO1+2x+2y,其中0.5≦x≦8,0.5≦y≦1.5。本发明还公开了该p型ZnGeSnO非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得的p型ZnGeSnO非晶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空穴浓度为1012~1015cm‑3,可见光透过率≧80%。将其作为沟道层应用于薄膜晶体管,所得的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电流比103~105,场效应迁移率3~9cm2/Vs。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