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现汽车非线性特性的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62519.4 申请日: 2017-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809990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30
发明(设计)人: 李绍松;王国栋;卢晓晖;崔高健;于志新;任晓光;宁方虎;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B60W30/045 分类号: B60W30/045;B60W40/10;B60W40/06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12 ***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体现汽车非线性特性的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依据轮胎侧偏刚度选择预测模型,并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前轮附加转角,与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的前轮转角进行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横摆稳定性控制。
搜索关键词: 横摆 汽车 稳定性控制 侧偏刚度 汽车模型 侧向力 运动状态信息 轮胎 非线性特性 参考模型 处理器 路面附着系数 轮胎侧偏刚度 质心侧偏角 转角 汽车纵向 前轮转角 优化求解 预测模型 输出 侧偏角 期望 前轮 叠加
【主权项】:
1.一种体现汽车非线性特性的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依据轮胎侧偏刚度选择预测模型,并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前轮附加转角,与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的前轮转角进行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横摆稳定性控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参考模型,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1.1、采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如下:其中:β是汽车质心侧偏角;γ是汽车横摆角速度;Iz是绕汽车质心的铅垂轴的横摆转动惯量;Ux是汽车纵向速度;lf和lr分别是汽车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Cf和C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δf,dri是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的前轮转角;步骤1.2、将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转换成传递函数,形式如下式:为了达到理想的闭环效果,基于公式(2)得到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wn是系统的固有频率;ξ是系统阻尼;Gω(s)是传递函数增益;wd=k1wnd=k2ξ,G(s)=k3Gω(s);k1、k2、k3是改善系统相位延迟和响应速度的参数;步骤2、设计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2.1、设计轮胎侧偏角计算模块,前、后轮轮胎侧偏角通过下式计算获得:其中:αf和αr分别是汽车前、后轮轮胎的侧偏角;δf是最终作用于汽车的前轮转角,即优化求解的前轮附加转角与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前轮转角的叠加;步骤2.2、设计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计算模块,为了获得前轮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基于Pacejka轮胎模型,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前轮轮胎侧向力与前轮轮胎侧偏角的关系曲线,得到前轮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获取不同路面附着系数下的前轮轮胎侧向力对前轮轮胎侧偏角导数的关系曲线,得到前轮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将当前时刻实际的前轮轮胎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分别输入到前轮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和前轮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分别获得当前时刻的前轮轮胎侧向力和前轮轮胎侧偏刚度,输出给MPC控制器;在每个控制周期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更新一次前轮轮胎侧向力和前轮轮胎侧偏刚度数据;其中:Pacejka轮胎模型如下:其中:Fy是轮胎侧向力,α是轮胎侧偏角,μ是路面附着系数;B,C,D和E取决于车轮垂直载荷Fz;a0=1.75;a1=0;a2=1000;a3=1289;a4=7.11;a5=0.0053;a6=0.1925步骤3、设计MPC控制器,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1、建立预测模型,包括预测模型A和预测模型B,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1.1、建立预测模型A,其运动微分方程与公式(1)相同,将其写成状态空间方程,用于设计预测方程,具体如下:其中:状态变量x是横摆角速度;控制输入u是前轮附加转角;系统干扰输入d是汽车的质心侧偏角;式中状态矩阵A1,控制输入矩阵Bu1,干扰输入矩阵Bd1如下所示:步骤3.1.2、建立预测模型B,其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为:考虑到汽车在实际行驶中前轮轮胎侧偏角较大,前轮轮胎侧向力和前轮轮胎侧偏角呈现出非线性变化关系,当前轮轮胎侧偏刚度小于0时,前轮轮胎侧向力随前轮轮胎侧偏角的增大而减小,为了表征前轮轮胎侧向力与前轮轮胎侧偏角间的这种非线性变化特性,构建前轮轮胎侧向力表达式如下:其中:其中:是前轮轮胎的残余侧向力;是基于前轮轮胎侧偏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前轮轮胎的侧向力;是基于前轮轮胎侧偏刚度特性三维图,通过线性插值法获得的前轮轮胎的侧偏刚度;是当前时刻实际的前轮轮胎侧偏角;考虑到汽车在实际行驶中后轮轮胎侧偏角较小,后轮轮胎侧向力随后轮轮胎侧偏角的增大线性增加,后轮轮胎侧偏刚度为定值,因此构建后轮轮胎侧向力表达式如下:Fy,r=Cr·αr                                 (9)其中:Cr是后轮轮胎的侧偏刚度,αr是后轮轮胎的侧偏角;最终得到预测模型B的运动微分方程表达式为:将公式(10)写成状态空间方程,用于设计预测方程,具体如下:其中:状态变量x是汽车的横摆角速度;统控制输入u是前轮附加转角;系统干扰输入d是汽车的质心侧偏角;式中状态矩阵A2,控制输入矩阵Bu2,干扰输入矩阵Bd2如下所示:步骤3.1.3、设计预测模型A和预测模型B的切换门条件,当前轮轮胎侧偏刚度值大于零时,MPC控制器使用预测模型A,当前轮轮胎侧偏刚度值小于零时,MPC控制器使用预测模型B;在每个控制周期,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都更新一次前轮轮胎的侧向力和侧偏刚度数据,并输出给MPC控制器,MPC控制器根据侧偏刚度选择预测模型,优化求解出下一时刻的前轮附加转角;步骤3.1.4、建立预测方程,用于预测系统未来输出;为了实现汽车横摆角速度的跟踪控制,将连续时间系统的预测模型A和预测模型B转换成离散时间系统的增量式模型:其中:取样时间k=int(t/Ts),t是仿真时间,Ts是仿真步长;步骤3.2、设计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2.1、用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误差的二范数作为横摆角速度跟踪性能指标,体现汽车的轨迹跟踪特性,其表达式如下:其中:γref是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γ是实际的汽车横摆角速度;P是预测时域;k表示当前时刻;Q是加权因子;步骤3.2.2、用控制量变化率的二范数作为转向平滑指标,体现横摆角速度跟踪过程中的转向平滑特性,控制量u是汽车前轮转角,建立离散二次型转向平滑指标为:其中:M是控制时域;Δu是控制量的变化量;k表示当前时刻;S是加权因子;步骤3.2.3、设置执行器物理约束,满足执行器要求:利用线性不等式限制前轮转角及其变化量的上下限,得到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其数学表达式为:δf min<δfk<δf max     k=t,t+1……t+M‑1Δδf min<Δδfk<Δδfmax        k=t,t+1……t+M‑1(15)其中:δfmin是前轮转角下限,δfmax是前轮转角上限;Δδf min是前轮转角变化量的下限;Δδf max是前轮转角变化量的上限;步骤3.3、求解系统预测输出,其过程包括如下子步骤:步骤3.3.1、利用线性加权法将步骤3.2.1所述跟踪性能指标和步骤3.2.2所述转向平滑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构建汽车横摆稳定性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该问题要满足转向执行器的物理约束,且输入输出符合预测模型:服从于i)预测模型A或预测模型Bii)约束条件为公式(15)步骤3.3.2、在控制器中,调用QP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16),得到最优开环控制序列Δδf为:选取当前时刻最优开环控制序列中的第一个元素Δδf(0)进行反馈,与驾驶员转向输入的前轮转角进行线性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25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辅助驾驶方法及装置-201710731645.6
  • 鲍伟 - 上海车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8-23 - 2019-11-05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驾驶方法及装置,所述辅助驾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前车影像;依据行驶数据以及前车影像,判断车辆是否能安全通过弯道;若否,则提供辅助驾驶信息,以使车辆安全通过弯道。从而有效提高了驾驶操作规范化,因此,提升了弯道驾驶的安全性。
  • 一种极限工况下保持汽车横向稳定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201711361687.1
  • 李绍松;王国栋;郭陆平;郑顺航;李政;崔高健;张袅娜;卢晓晖;韩玲 - 长春工业大学
  • 2017-12-18 - 2019-09-03 - B60W30/045
  • 一种极限工况下保持汽车横向稳定的四轮转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极限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性。
  • 一种体现汽车非线性特性的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201711362519.4
  • 李绍松;王国栋;卢晓晖;崔高健;于志新;任晓光;宁方虎;李政 - 长春工业大学
  • 2017-12-18 - 2019-08-30 - B60W30/045
  • 一种体现汽车非线性特性的横摆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依据轮胎侧偏刚度选择预测模型,并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前轮附加转角,与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的前轮转角进行叠加,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横摆稳定性控制。
  • 车辆的控制方法、车辆系统及车辆的控制装置-201910057491.6
  • 梅津大辅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9-01-22 - 2019-08-27 - B60W30/045
  • 在转向装置被进行了打轮操作时对车辆附加减速度以控制车辆姿态的车辆的控制方法中,即使在车体的后部相对于前部由于挂车、装载物的重量而下沉的情况下,也实现所期望的车辆姿态控制。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工序:判定车体后部的下沉是否为规定量以上;判定转向装置是否被进行了打轮操作;在判定为转向装置被进行了打轮操作时,控制发动机的各部以降低发动机(4)的生成扭矩,在控制发动机的各部以降低发动机的生成扭矩的工序中,在判定为转向装置被进行了打轮操作的情况下,在车体后部的下沉为规定量以上时,与下沉小于规定量时相比,增大发动机的生成扭矩的减少量。
  • 一种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201810184772.3
  • 孙维超;张晋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8-03-06 - 2019-08-02 - B60W30/045
  • 一种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属于车辆稳定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因未考虑车辆横摆稳定执行器的饱和问题而导致自身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车辆转弯时的二自由度车辆横摆动力学模型的步骤、根据二自由度车辆横摆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的步骤以及通过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来调节车辆的直接横摆力矩,使车辆横摆角速度跟踪其参考稳态值的步骤。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饱和自适应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对车辆进行横摆稳定控制。
  • 一种基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转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及方法-201810022245.2
  • 郭烈;许林娜;李君臣;孙大川;赵一兵;李琳辉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8-01-10 - 2019-07-16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转向稳定性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外部监测模块和中心控制模块;所述外部监测模块包括4个压力传感器、路面环境传感器、4个胎路检测仪、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述中心控制模块包括失稳装置和紧急状况处理执行系统。本发明同时考虑实时摩擦因数和动态载荷转移等因素,计算出实时状态下不断变化的理想转角和理想横摆角速度,跟踪理想值,解决稳定控制系统不能随状态改变而进行控制调节的问题,使控制系统更精确,更实际可用。本发明将转向失稳分为调节转角和横摆力矩调节两步进行,把跟踪算法和神经网络PID算法结合运用于转角稳定性控制中,极大提高转向稳定性。
  • 车辆用控制装置-201811215553.3
  • 川越浩行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8-10-18 - 2019-07-12 - B60W30/045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控制装置,减轻在车辆转弯过程中从自动驾驶向手动驾驶切换之际的驾驶员的不协调感。该车辆用控制装置是能够使驾驶控制在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之间进行切换的车辆用控制装置,具备:检测单元,其对于在通过上述自动驾驶进行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所进行的介入操作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单元,其在通过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介入操作的情况下,将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控制从自动转向切换为手动转向,在车辆转弯过程中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上述介入操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单元执行抑制控制,抑制突然转向的产生。
  • 一种提高极限工况下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精度的方法-201711362501.4
  • 李绍松;王国栋;张邦成;崔高健;卢晓晖;韩玲;郭陆平;郑顺航;李政 - 长春工业大学
  • 2017-12-18 - 2019-07-09 - B60W30/045
  • 一种提高极限工况下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前轮附加转角,与驾驶员转向输入产生的前轮转角进行叠加,输出给汽车模型,实现极限工况下的稳定性控制。
  • 一种拓宽汽车稳定域的主动后轮转向控制方法-201711362581.3
  • 李绍松;王国栋;于志新;张邦成;崔高健;卢晓晖;韩玲;吴晓东 - 长春工业大学
  • 2017-12-18 - 2019-07-09 - B60W30/045
  • 一种拓宽汽车稳定域的主动后轮转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参考模型、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MPC控制器、Carsim汽车模型。参考模型用于确定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轮胎侧向力和侧偏刚度处理器用于确定轮胎的侧偏角、侧向力和侧偏刚度;CarSim汽车模型用于输出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包括汽车纵向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路面附着系数;MPC控制器依据轮胎侧偏刚度选择预测模型,并结合期望的汽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信息,优化求解出汽车的后轮转角,输出给CarSim汽车模型,控制汽车实现稳定性控制。
  • 用于农用车辆的带有稳定性控制的自动导引系统-201410699090.8
  • R·L·克尔萨尔斯;W·L·舒伯特 - 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2014-11-27 - 2019-06-21 - B60W30/045
  • 提供一种用于农用车辆的带有稳定性控制的自动导引系统。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包括识别农用车辆将要采取的转弯的指令以及接收来自空间定位系统、一个或多个速度传感器和一个或多个测量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组数据的指令。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可包括基于第一组数据计算第二组数据的指令。另外,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可包括基于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在转弯的预期下选择车辆动作的指令以及控制多个致动器以执行车辆动作的指令。
  •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汽车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201910192051.1
  • 贺宜;刘昊阳;孟治金;苏航;耿丹阳;祁钰茜 - 武汉理工大学;中交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
  • 2019-03-14 - 2019-06-07 - B60W30/045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汽车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基于车路协同的汽车主动转向控制系统。主动转向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采集的车辆周围信息和道路旁路基信号发射器发射的路面信息计算出车辆转弯的位置范围与理论车速及理论发动机转速;将理论车速、理论发动机转速分别传给节气门调节器、发动机转速控制器调节车速和发动机转速。车辆进行转弯时,系统检测到方向盘转角并将检测值传给主动转向控制单元,经过处理计算后得到转向附加角,并传给方向盘转角控制器,实现实时的主动转向控制。本发明基于车路协同思想,控制过程结合具体的道路信息,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有效提升车辆转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 车辆转向性能及外部冲击兼容的调控方法、设备及介质-201910001161.5
  • 梁阿南;姜姗姗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1-02 - 2019-05-24 - B60W30/04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转向性能及外部冲击兼容的调控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路面类型识别结果,路面类型包括凸凹路面,若识别结果为凸凹路面,获取当前车速信息,根据当前车速信息,确定采用的调控策略,根据所述调控策略对涡轮和蜗杆的摆动间隙以及转向管柱调教状态参数进行调控,从而在容易产生异响的凸凹路面,对涡轮和蜗杆的摆动间隙进行控制,以缓冲外部冲击激励产生的涡轮和蜗杆部分的转向异响,进而改善了转向系统的整体性能,使转向系统异响降低到用户不易察觉的程度,提升车辆商品性。
  • 自动驾驶车辆的转向控制方法和自动驾驶车辆-201910072738.1
  • 廖文龙;何弢;刘力源;姜广宇 -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
  • 2019-01-25 - 2019-05-03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转向控制方法和自动驾驶车辆,所述转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助力转向系统获取施加于方向盘上的扭矩值、自动驾驶车辆的当前车速、自动驾驶车辆的油门信号和方向盘的转向信号;2)、判断所述自动驾驶车辆是否处于预设转向状态;3)、当自动驾驶车辆处于预设转向状态时,分别调节所述前侧助力电机和所述后侧助力电机的工作电流;4)、根据调节后的前侧助力电机的工作电流和调节后的后侧助力电机的工作电流分别通过前稳定杆调节机构和后稳定杆调节机构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转向进行调节,以使得自动驾驶车辆处于稳定状态。该自动驾驶车辆的转向控制方法能够减缓零件寿命损坏程度,降低成本减少配换次数。
  • 一种汽车转弯安全预警系统-201710397034.2
  • 臧利国;何旭;滕飞;冯若禹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7-05-31 - 2019-04-23 - B60W30/045
  • 本发明是一种汽车转弯安全预警系统,系统包括车速检测模块、激光测距模块、雷达检测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预警模块,车速检测模块、激光测距模块、雷达检测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预警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本发明的一种汽车转弯安全预警系统,针对车辆在转弯环境下存在的碰撞危险对其预警,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汽车采用毫米波雷达检测、激光测距的方式,综合考虑了自身车辆与周围汽车在不同车道行驶时,同向转弯和对向转弯两种不同情况,减小驾驶员视野盲区,降低漏警、误警的可能性。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转向系统-201811641788.9
  • 屠建平;向开永 - 中企超控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29 - 2019-04-12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转向系统,包括铸钢壳体以及整体式转向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机械转向装置、液压转向系统;本发明的机械转向装置及液压转向系统及电子控制单元为整体式,节约空间,且壳体内的油液能帮助机械转向装置散热;在本发明中将无人驾驶车辆动态障碍物避撞系统与无人驾驶车辆转向控制系统相结合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转向工作。
  • 一种防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过度转向的鲁棒不变集控制方法-201710318997.9
  • 滕婷;刘志远;周洪亮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7-05-08 - 2019-03-19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过度转向的鲁棒不变集控制方法,其步骤如下:确定防车辆后轴侧向力饱和的后轴车轮侧偏角约束值αm;将后轴车轮侧偏角约束控制问题转化为车辆质心侧偏角β和横摆率γ表示的约束控制问题:将以车辆质心侧偏角为横坐标,以横摆率为纵坐标的空间划分为两个空间;当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率处于后轴车轮侧偏角未超出约束值的空间时,采用保证闭环稳定的横摆率跟踪控制方法;当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率运动轨迹与约束方程相交时,设计鲁棒不变集控制器将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率控制在交点的一个不变集内。本发明通过鲁棒不变集控制方法实现对质心横摆率和质心侧偏角的约束,从而达到防止过度转向的控制目标。
  • 用于改善在车辆的空挡位置的转向感的系统和方法-201310089242.8
  • 金辰汉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3-03-20 - 2019-03-08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改善在车辆的空挡位置的转向感的系统和方法。此处所公开的系统和方法用于在提高车辆燃料比的动能滑行运行期间,防止方向盘的沉重感或者反冲现象的同时,改善驾驶员的转向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控制器确定动能滑行运行条件,其中制动器被松开,加速踏板被松开,并且车辆的速度为参考速度或更高的速度。此外,当确定了动能滑行运行条件,控制器将变速器的挡位状态转换成空挡状态。控制器还将发动机RPM控制为怠速RPM,以启动动能滑行模式,并且当在动能滑行模式的空挡状态下行驶时,根据源于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纵的转向输入,来运行紧急转向系统以辅助转向动力。
  • 机动车中的行驶动力学控制系统-201510075142.9
  • T·米勒 - 宝马股份公司
  • 2015-02-12 - 2019-03-01 - B60W30/0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中的行驶动力学控制系统,该行驶动力学控制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电子控制器并且具有用于通过在至少一个驱动轴上施加回馈减速来制动车辆的电再生驱动系统。在控制器中储存有理论‑固有转向性能,该理论‑固有转向性能通过无回馈的参考车辆根据经验确定。机动车的实际‑固有转向性能在控制器中在回馈减速期间确定并且与理论‑固有转向性能相比较,其中,在实际‑固有转向性能和理论‑固有转向性能之间出现偏差的情况下预控附加的均衡偏差的横摆力矩。
  • 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的转弯控制方法及系统-201510405819.0
  • 廉玉波;凌和平;孟繁亮;石明川;陈伟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7-10 - 2019-01-11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的转弯控制方法,其包括:S1,采集所述汽车的车况信息参数;S2,接收驾驶员输入的转弯半径减小需求;S3,根据所述车况信息参数及所述转弯半径减小需求计算满足所述转弯半径减小需求的控制横摆力矩;及S4,根据所述车况信息参数及所述转弯半径减小需求的强弱将所述控制横摆力矩分配到所述汽车的四个车轮以使所述汽车在满足所述转弯半径减小需求的情况下转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的汽车的转弯控制系统。
  • 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201580024374.X
  • 汤浅亮平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5-05-12 - 2019-01-08 - B60W30/045
  • 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车辆包括驱动力源、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驱动力分配装置。第一和第二驱动轮各设置在相对于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和右侧。驱动力分配装置将驱动力源的动力分配至第一和第二驱动轮。控制装置包括配置成执行驱动力分配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力分配控制为通过驱动力分配装置将驱动力分配至第一和第二驱动轮的控制。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使控制命令值的第一变动小于控制命令值的第二变动。第一变动为在驱动力分配控制发生异常且行驶路面的摩擦系数大时在停止驱动力分配控制的过程中控制命令值每单位时间的变动。第二变动为在驱动力分配控制发生异常且摩擦系数小时在停止驱动力分配控制的过程中控制命令值每单位时间的变动。
  • 基于四轮驱动汽车力矩分配控制系统-201610345190.X
  • 邓亚东;舒绍文;苏楚奇;管灵 - 武汉理工大学
  • 2016-05-23 - 2018-11-23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轮驱动汽车的力矩分配控制系统,其包括ECU、车轮转速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车身速度传感器、液压控制式制动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轴间电控限滑差速器,其中:车轮转速传感器、车身速度传感器、横摆角速度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均与ECU的输入端连接,轴间电控限滑差速器和液压控制式制动器均与ECU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对汽车施加力矩分配综合控制和施加轴间扭矩分配控制之后,车辆表现出良好的动力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能,因而在改善汽车的牵引通过性、方向稳定性或转向操纵性中应用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具路径误差修正的车辆轨迹追踪装置及方法-201510768097.5
  • 张统凱;徐锦衍;陈俊傑 - 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
  • 2015-11-11 - 2018-11-02 - B60W30/045
  • 一种具路径误差修正的车辆轨迹追踪装置及方法,该方法主要包含:根据车辆即时信息建立一预测轨迹;根据车辆即时信息判断出一车辆横摆率门槛值;计算该车辆横摆率门槛值所对应的一转向角;估算该转向角所对应的一侧向误差修正量,其中,当侧向误差修正量不大于目标轨迹与预测轨迹的误差值,以该侧向误差修正量所对应的转向角控制车辆转向,反之,当侧向误差修正量大于目标轨迹与预测轨迹的误差值,以该误差值所对应的转向角控制车辆转向。本发明利用该误差值作为一误差修正门槛,在未超过该修正门槛的情形下,根据该误差修正量控制车辆的偏转幅度,避免车辆转向幅度过大而发生意外,令车辆可以适应各种道路状况追踪该目标轨迹而平稳行驶。
  • 用于运行机动车辆的方法-201810305899.6
  • A·蒙策尔特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2018-04-08 - 2018-10-23 - B60W30/045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辆(1)的方法,该机动车辆配备有行驶动态调节系统(20),通过该行驶动态调节系统可以针对性地制动该机动车辆(1)的单个车轮(11‑14)。为了防止在机动车辆调车时产生不希望的噪声,在调车过程中针对性地影响这些车轮(11‑14)中的一个车轮,以便在调车时牵引或迫使该机动车辆(1)到较小的转弯圆上,在该调车过程中两个前轮(11,12)以大幅度的车轮偏转角偏转,其中,由于地面接触而在这些前轮(11,12)处产生摩擦。
  • 车辆控制系统-201480031879.4
  • 高桥明;久保准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2014-06-03 - 2018-09-11 - B60W30/045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即便在缓慢横滑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稳定性。在本发明中,基于本车辆与在前车辆之间的距离和从本车辆向行进方向延伸的行进方向假想线到在前车辆的距离,来计算在前车辆与本车辆之间的相对偏离角,基于该相对偏离角设定横滑判断阈值,在相对偏离角超过横滑判断阈值时,控制横摆力矩,以使相对偏离角减小。
  • 一种辅助驾驶员实现理想行驶轨迹的主动转向控制装置-201710583639.0
  • 高镇海;孙天骏;何磊;胡宏宇 - 吉林大学
  • 2017-07-18 - 2018-03-09 - B60W30/04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驾驶员实现理想行驶轨迹的主动转向控制装置,包括传感模块,用于采集实时路况环境信息及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控制模块,基于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建立行驶场景模型,通过传感模块输入的实时信息预测车辆未来行驶轨迹,并与优秀驾驶员操控下的理想行驶轨迹进行偏差计算,进而在线控转向系统的PID控制环节中采取反馈控制并向执行模块发送补偿信号;执行模块,执行电机通过控制模块发送的补偿信号主动调控控制方向盘总成,执行转向需求。本发明既实现了对方向盘转向控制的主动辅助调整,同时也使得车辆运动轨迹趋于理想。
  • 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控制方法-201610708101.3
  • 佐藤豊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2016-08-23 - 2018-01-30 - B60W30/045
  • 本发明提供能够兼顾在μ高的路面的车辆的转弯性能的提高和在μ低的路面的车辆行为的稳定性的提高的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控制方法。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具备基于车辆的横摆角速度确定附加横摆力矩的附加横摆力矩确定部;判定所述车辆的自旋倾向的自旋倾向判定部;在判定为所述车辆有自旋倾向的情况下,确定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差的旋转差控制量,使得所述车辆的前方左右轮的旋转差缩小的方式的旋转差确定部;基于所述附加横摆力矩,确定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后轮的制动驱动力的后轮制动驱动力控制量的后轮制动驱动力确定部;以及基于所述旋转差控制量,确定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前轮的制动驱动力的前轮制动驱动力控制量的前轮制动驱动力确定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