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型线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42993.1 申请日: 2016-12-08
公开(公告)号: CN106682287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高丽敏;邓卫敏;蔡宇桐;蔡明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F30/17 分类号: G06F30/1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7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型线设计方法,发明将内外涵道型线分为内涵轮毂、分流机匣下壁面、分流机匣前缘、分流机匣上壁和外涵机匣5段来设计。采用了贝塞尔曲线拟合内涵轮毂、分流机匣下壁面和分流机匣前缘型线。使用了直线拟合了外涵轮毂和分流机匣上壁面型线。相对于基于通流理论的传统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分流环前缘位置建立涵道比和几何型线的直接联系,使得涵道比控制更加直观,添加了基于涵道比的分流机匣前缘位置的径向修正,使得分流机匣前缘位置更加匹配于实际工况;增加了具有两处弯曲位置的内涵道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弯曲位置的直接调控,增强了弯曲位置调整的灵活性和方向性,缩短了设计周期。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发动机 内外 涵道型线 设计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涡扇发动机内外涵道型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设置几何设计参数和性能设计参数。设计内外涵道型线,首先需要满足几何设计参数要求,几何设计参数有:外涵机匣进口端点P1的轴向坐标z1、径向坐标r1和几何角θ1,内涵轮毂进口端点P2的轴向坐标z2、径向坐标r2和几何角θ2,分流机匣下壁面出口端点P3的轴向坐标z3、径向坐标r3和几何角θ3,内涵轮毂出口端点P4的轴向坐标z4、径向坐标r4和几何角θ4。其次需要满足性能设计参数要求,性能设计参数有:涵道比B,涵道比为外涵质量流量与内涵质量流量之比。步骤2,设置自由设计参数。自由设计参数有:内涵轮毂壁面型线第3、4个控制点的无量纲轴向坐标其中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3、4个控制点的无量纲轴向坐标其中内切点的无量纲轴向位置坐标MNT,MNT∈[0,0.8]。外涵道仰角θB。步骤3,计算内外涵道分界点P5的轴向坐标z5、径向坐标r5和几何角θ5。通过分界点的位置和几何角建立了涵道比与内外涵道型线之间的联系。分界点分离了内外涵道,因此外涵环形流道的进口面积和内涵环形流道进口面积之比为涵道比B。其中,外涵环形流道的外径等于r1、内径等于r5,内涵环形流道的外径为r5、内径为r2。z5=z1+BB+1×(z2-z1)r5=r12+Br22B+1θ5=B×θ1+θ2B+1]]>步骤4,计算内涵流道型线控制点径向坐标和轴向坐标。内涵轮毂型线由3阶6点Bezier曲线法生成。通过调整第3、4个控制点的轴向位置实现了内涵轮毂型线弯曲位置的直接调整。内涵轮毂的6个控制点可以由内涵轮毂进口端点、出口端点和第3、4个控制点的无量纲轴向位置自由参数确定。每个控制点轴向坐标和径向坐标计算方法如下:1)内涵轮毂型线第1个控制点为内涵轮毂进口端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1nc=z2r1nc=r2]]>2)内涵轮毂型线第2个控制点为内涵轮毂进口端点的几何角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2nc=z2+0.2×(z4-z2)r2nc=r2+tanθ2×(z2nc-z2)]]>3)内涵轮毂型线第3个控制点为前半段弯曲位置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无量纲轴向坐标为z3nc=z4+M3nc×(z4-z2)r3nc=r2]]>4)内涵轮毂型线第4个控制点为后半段弯曲位置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无量纲轴向坐标为z4nc=z4+M4nc∈×(z4-z2)r4nc=r4]]>5)内涵轮毂型线第5个控制点为内涵轮毂出口端点几何角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5nc=z4-0.2×(z4-z2)r5nc=r4+tanθ4×(z5nc-z4)]]>6)内涵轮毂型线第6个控制点为内涵轮毂出口端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6nc=z4r6nc=r4]]>步骤5,计算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控制点径向坐标和轴向坐标。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由3阶6点Bezier曲线法生成。通过调整第3、4个控制点的轴向位置实现了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弯曲位置的直接调整。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的6个控制点由分界点、机匣下壁面出口端点和第3、4个控制点无量纲轴向位置自由参数确定出。每个控制点轴向坐标和径向坐标计算方法如下:1)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1个控制点为分界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1xc=z5r1xc=r5]]>2)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2个控制点为分界点的几何角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2xc=z5+0.2×(z3-z5)r2xc=r5+tanθ5×(z2xc-z5)]]>3)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3个控制点为前半段弯曲位置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无量纲轴向坐标为z3xc=z5+M3xc×(z3-z5)r3xc=r5]]>4)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4个控制点为自由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无量纲轴向坐标为z4xc=z5+M4xc×(z3-z5)r4xc=r3]]>5)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5个控制点为分流机匣出口端点几何角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和,径向坐标为z5xc=z3-0.2×(z3-z5)r5xc=r3+tanθ3×(z5xc-z3)]]>6)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第6个控制点为分流机匣下壁面出口端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6xc=z3r6xc=r3]]>步骤6,计算内涵轮毂型线数据点坐标。基于内涵轮毂型线的6个控制点,求解Bezier曲线方程,可以得到内涵轮毂型线NN个数据点NN=100。坐标分别为步骤7,计算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数据点坐标。基于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的6个控制点,求解Bezier曲线方程,可以得到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NX个数据点NX=100。坐标分别为步骤8,计算内切点PNT位置坐标(zNT,rNT)。内切点为分流机匣前缘与分流机匣下壁面的连接点。通过调整内切点的轴向位置实现了分流机匣前缘轴向位置的移动。内切点的位置由内切点无量纲轴向位置、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的数据点确定出,内切点的位置坐标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内切点的轴向坐标zNT。内切点的轴向坐标zNT由内切点无量纲轴向坐标MNT、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的起始数据点和终止数据点计算出,其中MNT∈[0,1]。2)寻找内切点的左邻数据点和右邻数据点。比较内切点和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数据点的轴向坐标,找到离内切点最近的两个数据点下标,左邻数据点下标为iL和右邻数据点下标为iR。获得左邻数据点的轴向坐标zL、径向坐标rL,右邻数据点的轴向坐标zR,径向坐标rR。iL={i|max{(ziX-zNT)<0},i=1,2,...,NX}iR={i|min{(ziX-zNT)>0},i=1,2,...,NX}zL=ziLXrL=riLXzR=ziRXrR=riRX]]>3)计算内切点的径向坐标rNT。通过内切点的轴向坐标、左邻数据点和右邻数据点,采用用线性插值计算出内切点的径向坐标rNT和斜率SNT。SNT=zR-zLrR-rLrNT=rL+zR-zLrR-rL×(zNT-zR)]]>步骤9,截取分流机匣下壁面初始型线,得到分流机匣下壁面型线。选取分流机匣初始型线右邻数据点到终止数据点作为最终的分流机匣下壁面型线数据点。数据点的个数为N=NX‑iR+1。坐标分别为步骤10,计算外切点PWT位置坐标(zWT,rWT)。外切点为分流机匣前缘与分流机匣上壁面的连接点。外切点和内切点轴向位置相同,关于过分界点的轴向水平直线对称。zWT=zNTrWT=rNT+2×(r5-rNT)]]>步骤11,计算分流机匣前缘型线控制点坐标。分流机匣前缘型线由3阶5点Bezier曲线法生成。通过内切点、外切点和分界点可以确定分流机匣前缘5个控制点。1)分流机匣前缘第1个控制点为内切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1fc=zNTr1fc=rNT]]>2)分流机匣前缘第2个控制点为分流机匣前缘内切点斜率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2fc=z5+0.75×(zNT-z5)r2fc=rNT+(z2fc-zNT)×SNT]]>3)分流机匣前缘第3个控制点为前缘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在分流机匣前缘控制点轴向位置处,外涵环形流道径向截面面积和内涵环形流道径向截面面积比等于涵道比B。因为内涵流道流通能力弱于外涵流通能力,放大内涵流道径向截面面积,分流机匣前缘点径向位置等于分界点径向位置。z3fc=z5+0.5×(zNT-z5)r3fc=r5]]>4)分流机匣前缘第4个控制点为外切点斜率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4fc=z5+0.75×(zNT-z5)r4fc=rWT]]>5)分流机匣前缘第5个控制点为自由控制点,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z5fc=zWTr5fc=rWT]]>步骤12,计算分流机匣前缘型线数据点坐标。通过分流机匣前缘型线的5个控制点,求解Bezier曲线方程,可以得到分流机匣前缘型线NF个数据点NF=100。坐标分别为步骤13,计算分流机匣上壁面型线起始、终止端点位置。分流机匣上壁面采用一条线段来拟合。线段起始点的轴向坐标为zSS,径向坐标为rSS。终止端点的轴向坐标为zSE,径向坐标为rSE。zSS=zWTrSS=rWT]]>zSE=z3rSE=rWT+tanθB×(zSE-zWT)]]>步骤14,计算分流机匣上壁面型线数据点位置坐标。通过分流机匣上壁面型线的起始和终止端点,可以线性插值得到分流机匣上壁面型线NS个数据点NS=50。坐标分别为ziS=zSS+iNS(zSE-zSS),i=1,2,...,NSriS=rSS=rSE,i=1,2,...,NS]]>步骤15,计算外涵机匣型线起始和终止端点位置。外涵机匣壁面型线采用一条线段拟合。水平线段起始端点PBS的轴先坐标为zBS,径向坐标为rBS。终止端点PBE的轴向坐标为zBE,径向坐标为rBE。zBS=z1rBS=r1]]>zBE=z3rBE=r1+tanθB×(zBE-z1)]]>步骤16,计算外涵机匣壁面型线数据点位置坐标。外涵机匣壁面采用一条线段来拟合。通过外涵机匣型线的起始和终止端点,可以线性插值得到外涵机匣型线NB个数据点NB=100。坐标分别为ziB=zBS+iNB(zBE-zBS),i=1,2,...,NBriB=rBS=rBE,i=1,2,...,NB]]>步骤17,循环步骤2到步骤16,得到不同自由设计参数取值对应的内外涵道型线,形成几何型线样本空间。步骤18,进行二维CFD数值计算,求解几何型线样本空间内任意二维型线构成的内外涵道流场,在计算的总压损失系数域内选取最小值,得到对应的最佳型线值,完成内外涵道二维型线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29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蒸饭箱流动与换热分析方法-202310826772.X
  • 邓凯;梁耀鑫 - 浙江工业大学
  • 2023-07-0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蒸饭箱流动与换热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包括:数值模型建立;网格划分;求解方程设置;边界条件设置;网格无关性验证;计算结果;传热性能;场协同分析;热效率验证;对蒸饭箱的流动与换热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本发明在保障准确的前提下,找到提高对流换热能力和热效率的蒸饭箱工况和结构。
  • 一种宽运行范围轴流泵后导叶的优化方法-202310830402.3
  • 石丽建;柴耀;陈奕宇;韩逸 - 扬州大学
  • 2023-07-0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水利工程领域内的一种宽运行范围轴流泵后导叶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下面公式确定后导叶进口角α;根据下面步骤进一步确定上述公式;宽运行范围后导叶最佳进口角确定;宽运行范围下最佳导叶进口角确定。本发明考虑叶轮和导叶的综合影响来优化设计新导叶,其中综合考虑叶片出口相对液流角、滞后角以及导叶进口入偏角等参数的影响,来提高设计精度和准确性,通过选择最佳导叶进口角来提高轴流泵的效率和高效区运行范围。
  • 一种微流道型反应器螺栓布局方法及系统-202310831158.2
  • 刘建涛;金铸城;杨富鑫;杨锦;孙浩然;郭宇强;张进;何明翰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0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微流道型反应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流道型反应器螺栓布局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型构建:建立微流道型反应器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Python语言实现微流道型反应器的参数化建模;S2:目标函数值确定:确定螺栓布局问题数学模型,对螺栓布局问题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然后基于仿真求解结果得到单极板变形非均匀度指标,将单极板变形非均匀度指标作为微流道型反应器螺栓布局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值;S3:螺栓布局实现:以微流道型反应器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单极板变形的非均匀度作为螺栓布局目标,实现微流道型反应器螺栓布局。解决了包含混合变量的微流道型反应器螺栓布局效果较差等问题。
  • 一种风电机组主机架结构的抗扭设计方法及主机架-202310881832.8
  • 李海波;韩佳;杨鄂川;刘金增;解轲;文茂诗;杨微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18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主机架结构的抗扭设计方法包括:构建风电机组的结构三维模型;根据风电机组的结构三维模型结合主机架周围零部件的空间构建主机架初始拓扑优化模型;绘制载荷传递路线图;根据主机架的初始拓扑优化模型和载荷传递路线图构建主机架有限元模型;设置约束条件对主机架有限元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主机架三维模型;对主机架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强度和疲劳校核,以及对主机架的受力进行力学分析,找出主机架的抗扭受力薄弱处;对抗扭受力薄弱处进行结构的抗扭设计优化。本发明可以改善目前没有专用方法对风电机组主机架结构进行抗扭设计的技术问题。
  • 一种铝合金轮辋旋压工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202310939317.0
  • 屈盛官;钟浩;曾正锋;邵徽图;李建华;王金涛;李小强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3-07-28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辋旋压工艺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通过构建铝合金轮辋两旋轮错距旋压成形有限元数值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可以观察到铝合金轮辋在两个旋轮错距旋压下成形的整个过程,对有限元仿真分析后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分析铝合金轮辋两旋轮错距旋压成形中的应力、应变、轮辋壁厚等物理量的分布变化情况,能够了解轮辋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流动规律,并及时发现旋压成形过程中轮辋的质量缺陷,便于在投入实际生产前对车轮轮辋的成形性能进行预先评估,从而对改进工艺设计方案提供有效参考,提高车轮轮辋的生产质量,降低车轮轮辋的生产成本且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 一种考虑表面电荷积累的复合绝缘子均压环优化方法-202310966206.9
  • 张禹 - 苏州纬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8-02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表面电荷积累的复合绝缘子均压环优化方法,涉及复合绝缘子均压环设计的技术领域,步骤包括:建立复合绝缘子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设定复合绝缘子各组成部分和周围空气的物性参数;建立考虑绝缘子体电流、绝缘子沿面电流和空气体电流的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仿真模型;确定均压环初始安装位置、环半径和管半径的变化范围,利用所述复合绝缘子表面电荷积聚仿真模型随机计算产生初始种群;确定优化目标函数并定义适应度函数为目标函数的倒数,适应度最大的遗传染色体不参加变异,其他遗传染色体以变异概率P进行变异,共迭代变异M次;从最终得到的种群中选择最优个体,即均压环初始安装位置、环半径和管半径的最优参数。
  • 一种底入式磁力搅拌装置的设计方法-202310974282.4
  • 吴亮;章志耿;黄志坚;徐徐;王炳信;张育牢;徐奔驰;谢明辉;程序兴;吴文江 -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8-03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底入式磁力搅拌装置的设计方法,搅拌装置包括叶轮组件和隔离套,叶轮组件和隔离套沿轴向可活动地连接,隔离套通过磁力悬浮原理限制叶轮组件沿轴向的移动距离,叶轮组件适于驱动搅拌罐中部的材料向下运动,隔离套与叶轮组件的磁性力向下设置,并使叶轮组件转动时处于悬浮状态,满足公式Fvi+Ff=G+Fc,从而在已知叶轮推力为Fvi或磁体间的斥力为Fc的情况下,得到磁体间的斥力Fc或叶轮推力Fvi,从而得到磁体的设计参数和驱动轴稳定转动时的转速。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造成材料污染,材料的残留物不容易留置的磁力搅拌装置的设计方法。
  • 一种车辆导流罩优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202310789634.9
  • 冯英;祁祺;李小华;黄晖;段龙杨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29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导流罩优化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导流罩的几何模型,得到影响几何模型的多个数据参数,判断多个数据参数中的每个数据参数是否满足目标几何模型中的每个目标数据参数,若否,则对当前几何模型中的多个数据参数进行求解伴随,确定多个数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参数为控制变量,根据控制变量重新确定影响几何模型的多个数据参数,并重新构建几何模型。本方法通过找到控制变量、并重新确认数据参数,再根据重新确认的数据参数建立新的几何模型,实现有针对性的几何模型进行改进,大大地缩短了仿真分析轮次和导流罩开发周期。
  • 一种考虑主轴承柔性因素的减速器传动误差分析方法-202310993530.X
  • 牛蔺楷;郅前功;易相宏;曹培钰;史思凡;李国彦;吴亚丽;熊晓燕 - 太原理工大学
  • 2023-08-08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主轴承柔性因素的减速器传动误差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考虑主轴承柔性因素的主轴承刚柔耦合模型;建立减速器样机模型;将所述主轴承刚柔耦合模型和减速器样机模型进行组装,获得减速器整机模型;设置减速器整机模型的各零件的材料特性和约束关系,对减速器整机模型进行仿真,获得输入轴转角和输出轴转角;基于所述输入轴转角和所述输出轴转角,计算减速器的回转误差。本发明通过建立考虑主轴承柔性因素的主轴承刚柔耦合模型,并将其与减速器样机模型进行组装,得到减速器整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传动性能仿真,实现了主轴承柔性因素对减速器传动误差的影响的确定。
  • 一种基于S2流面伴随方程的涡轮优化方法及系统-202310839060.1
  • 陈江;向航;宋晓飞;王志强;郭艺璇;刘一杰;李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07-10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S2流面伴随方程的涡轮优化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输入涡轮优化的设计变量、初始的涡轮叶片和流道几何信息、各种参数信息和目标函数;根据初始的涡轮叶片和流道几何信息、各种参数信息生成结构化网格;求解涡轮S2流面的流动控制方程,得到流场信息,流动控制方程为S2流面欧拉方程;求解流动控制方程所对应的伴随方程,得到伴随变量信息;根据流场信息和伴随变量信息,结合梯度的最终数学表达式,计算获得目标函数对各个设计变量的梯度信息;对涡轮叶片和流道几何进行参数化,在梯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梯度寻优,获取合适的设计变量,结合叶片造型程序进行几何更新。采用本发明,可以在给定条件下对涡轮开展气动优化计算。
  • 联接系统的生成方法及车辆-202310612265.6
  • 刘越;于东洋;魏长城;徐立辉;林小凤;张益智;李锋;袁亮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5-26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接系统的生成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驱动轴的目标扭矩、驱动轴的齿形尺寸以及轴承与驱动轴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目标扭矩、齿形尺寸和摩擦系数确定目标预紧力,其中,目标预紧力用于表示联接系统所需要的预紧力;根据目标预紧力调整轴承的第一花键尺寸和驱动轴的第二花键尺寸,确定目标振动参数,其中,目标振动参数用于表示联接系统的稳定性;基于目标振动参数对驱动轴和轴承进行紧固操作,生成联接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计算齿轮参数选择标准件生成联接系统,导致准确率较低,方法冗杂,不易实现的技术问题。
  • 基于全坐标检测的齿轮误差评价方法-202311159515.1
  • 刘福聪;曹泽;阎兵;戚厚军;王鹏;邢侃;王康;宁健豪;马帅昭;邹璐洋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 2023-09-08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坐标检测的齿轮误差评价方法,步骤如下:S1、齿廓数据点采集;S2、齿廓数据点预处理;S3、曲线拟合与渐开线的绘制;S4、渐开线寻优;S5、误差计算。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齿廓的所有数据点进行全坐标检测;对所检测的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根据拟合结果求解数据点附近的渐开线和渐开线簇,寻找渐开线簇中最接近所检测齿轮数据点的渐开线,以此渐开线作为求解齿距累积偏差和齿圈径向跳动公差的依据,实现齿轮误差评价。误差较小,验证了该齿轮误差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实现了高精度齿轮精度计算与误差评价,为插齿机误差补偿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准确数据依据,可优化加工工艺,提高插齿机插削精度。
  • 基于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的惰轮裂纹扩展分析方法-202311221757.9
  • 刘先增;林高远;杨阳;杜明刚;汪航;刘永斌;樊中鼎 - 安徽大学;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2023-09-21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的惰轮裂纹扩展分析方法,属于齿轮疲劳与断裂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惰轮单齿的有限元模型,并划分网格模型;设置齿轮材料属性并施加边界条件;通过求解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动态啮合载荷,并将动态啮合载荷分别等效施加至惰轮两侧齿廓上;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齿根的应力分布,确定齿根最大应力位置;对非对称循环交变动载荷下的惰轮单齿有限元模型进行齿根裂纹扩展仿真,并预测裂纹扩展的寿命。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动力学建模与有限元仿真的惰轮裂纹扩展分析方法,能排除外界干扰,分析结果符合实际工况情况,为复杂工况下惰轮裂纹扩展与寿命预测提供一种更可靠、更高效的分析方法。
  • 高精度设备的动力学等效结构设计方法-202311215003.2
  • 匡也;高雁;杜一民;许博谦;王帅会;张春悦;姜凤义;白晓泉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2023-09-20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等效结构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设备的动力学等效结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待模拟的高精度设备模型,并获得待模拟的高精度设备模型的相关参数指标;选取与待模拟的高精度设备实际结构相同的接口设计方案,设计动力学等效结构连接接口;按照实际的高精度设备的结构外轮廓尺寸设计并制备动力学等效结构;获取相关参数指标实际数据,将此数据与最初参数指标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配重板,配重板的安装平面为已知量,通过已知量建立基于多目标的约束方程;通过约束方程开展优化计算,得到各未知量的最优解;对实际计算结果进行人工优化,对人工优化的误差精度开展评估和细节调整。优点在于等效结构的高精度设计。
  • 一种新型仿生导叶及设计方法-202310937087.4
  • 王文全;杨家富;王秀;闫妍;张昌兵;裴俊先 - 四川大学
  • 2023-07-2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仿生导叶及设计方法。包括前缘突起、背部突起,其中前缘突起设置在原始导叶的前缘部分,前缘突起主要是以三角函数类进行变化;背部突起设置在原始导叶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上,以原始导叶型线为基准进行线性放大。通过前缘突起和背部突起,能有效改变水流的行进轨迹,达到减小导叶尾流区压力脉动的效果。
  • 任意截面型线电缆的导体性能参数计算方法-202310938562.X
  • 朱孙科;熊钊;蒋玉安;倪颖倩 -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 2023-07-2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截面型线电缆的导体性能参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二维坐标系,确定单元格中心点坐标Ci(xi,yi);S2.计算集肤效应下各单元格的电流密度Ji;S3.计算单线d的截面中心点坐标Ad(xd,yd),以及单线d中各单元格与邻近单线的截面中心点距离#imgabs0#S4.计算邻近单线截面对单线d中各单元格的总磁场值H'i;S5.计算单线d中各单元格在邻近效应下的电流密度改变量f(i);S6.计算各单元格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共同作用下的电流密度#imgabs1#S7.计算型线电缆的导体性能参数。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快速计算任意截面型线电缆的导体性能参数,提高型线电缆设计水平。
  • 新能源轻卡框架承载式动力电池支架轻量化设计方法-202310949240.5
  • 宿佳敏;孙营;李明;舒增聪;徐仕;张静;卜云飞 -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31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揭示了新能源轻卡框架承载式动力电池支架轻量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动力电池支架的开发目标,获取动力电池组的边界条件,确认动力电池支架的开发设计要求;2)通过对标分析性能、重量、成本,从三种轻量化途径包括材料、结构、工艺对动力电池支架结构正向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制定动力电池支架的轻量化技术路线;3)完成动力电池支架模块化、集成化、轻量化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制定其性能分析评价标准;4)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框架承载式动力电池支架正向轻量化设计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产品轻量化目标,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满足新能源电动轻卡不断快速发展的需要。
  • 三维模型开孔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202310962115.8
  • 唐焱彬;郑瑾;周超;杨雪莲;李苗青;张宇彤;王东平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2023-08-01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三维模型开孔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响应于目标三维模型的展示界面中第一功能任务区域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三维模型的目标开孔面;响应于第二功能任务区域中设置的开孔样本的触发操作,依据响应的开孔样本的触发操作设置目标开孔面的开孔信息,第二功能任务区域为确定目标开孔面后,切换展示界面显示的区域;根据开孔信息,基于目标开孔面对目标三维模型进行开孔,该方法能够快速的对三维模型进行开孔,开孔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 一种新型法向变恢复系数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以及设备-202310739771.1
  • 马佳;白梦昊;董帅;彭静;揭豪;王婕 - 长沙理工大学
  • 2023-06-20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法向变恢复系数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以及设备,其方法包括:建立球体与基底接触碰撞物理模型,在设定压缩最大时刻有效变形域体积与弹性有效变形域体积相等下,依据能量等效原理对球体与基底接触碰撞模型分析得到恢复系数与塑性阶段等效应变的函数关系;建立球体—基底法向接触碰撞数值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进行多工况接触碰撞数值模拟得到仿真结果;引入无量纲参量并结合仿真结果拟合无量纲参量和塑性阶段等效应变的映射关系;基于恢复系数与塑性阶段等效应变的函数关系和无量纲参量与塑性阶段等效应变的映射关系获得法向变恢复系数模型。本发明无需依赖复杂的接触碰撞理论,即可实现对接触碰撞动力学响应结果的高精度预测。
  • 一种电驱动差速耐久试验工况编制方法-202310917744.9
  • 王询;袁菲菲;顾纬国;朱丽丹;徐刚 -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25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差速耐久试验工况编制方法,包括S100.实际试车场信息的采集;S200.电驱动差速耐久仿真系统的构建;S300.差速耐久工况动力学仿真;S400.差速器耐久的校核载荷谱的生成;S500.差速器损伤模型的建立;S600.差速耐久台架试验载荷谱工况生成与编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采集实际试车场信息,使电驱动仿真系统能够得到更真实的现场数据;2、通过常规工况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提高了后续流程的效率;3、通过差速器损伤模型的建立,为实车在测试前提供了严苛的评估,减少了测试的成本,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 一种武器多体系统快速鲁棒性设计技术-202311006593.8
  • 马远卓;李晨旭;刘卫东 - 河海大学
  • 2023-08-10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武器多体系统快速鲁棒性设计技术,其包括三个主要模块,即:多体动力学高效建模与分析模块、自适应混合代理模块、鲁棒性设计求解策略模块。该技术在不确定性武器多体系统减振鲁棒性优化设计过程中突出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建模,自适应混合代理模型和单循环鲁棒性设计策略快速、准确的特点。其高效、精确的鲁棒性设计求解过程为不确定性武器多体系统的鲁棒性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 一种曲柄驱动力矩波动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与预测方法-202311065090.8
  • 翟华;张英杰;王玉山;宋照爱;臧崇运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3-08-23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柄驱动力矩波动性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与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多连杆压力机的多连杆杆系进行刚体动力学建模;求解空载时,多连杆杆系在一个运动周期下,不同曲柄角位移下的曲柄驱动力矩;对多个曲柄驱动力矩求标准偏差;调整各个多连杆杆系构件的质量,获得对应曲柄驱动力矩的标准偏差;建立驱动力矩与质量参数相关的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求解结果与仿真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若精确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输出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建立所述预测模型,可以观察预测模型中的斜率参数,直观的对构件质量变化对曲柄驱动力矩影响情况进行排序,为机械压力机杆系设计提供有利参考。
  • 一种燃气轮机多盘拉杆转子多故障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202310320990.6
  • 向玲;张悦;陈凯乐;胡爱军;张兰昕;邴汉昆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2023-03-29 - 2023-10-27 - G06F30/17
  • 一种燃气轮机多盘拉杆转子多故障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其建模步骤为:步骤1,根据拉杆转子系统圆盘之间的恢复力,建立拉杆转子圆盘之间的接触刚度模型;步骤2,根据转子系统的故障特征,建立碰摩、裂纹、油膜失稳等故障的仿真计算模型;步骤3,根据所述接触刚度模型和转子故障模型建立多故障下多盘拉杆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本发明提供的建模方法,考虑了圆盘之间的接触效应以及多种转子故障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为燃气轮机拉杆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和故障特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一种基于旋量理论与凯恩方程的球关节执行器动力学建模方法-202310676864.4
  • 文彦;王磊;李国丽;王群京;韩琪玥;鞠鲁峰 - 安徽大学
  • 2023-06-08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旋量理论与凯恩方程的球关节执行器动力学建模方法,将旋量理论与凯恩方程结合起来,对主动力旋量、惯性力旋量和偏速度旋量进行定义,用一种将矢量积与旋量理论结合起来的新方法来计算出球关节执行器的速度雅可比矩阵,进而得到偏速度旋量,推导出基于旋量理论和凯恩方程的球关节执行器动力学方程。本发明动力学方程形式简单、计算速度快、易于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等特点,高效的实现了对球关节执行器的动力学建模。
  • 天线尺寸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202310879656.4
  • 郑协;李露露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2023-07-17 - 2023-10-27 - G06F30/17
  • 本发明涉及天线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尺寸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训练的高斯过程模型的精度是否符合预设精度条件;若否,则通过高斯过程模型基于新生成的尺寸参数种群进行天线性能预测,获得第一预测结果;从第一预测结果中选取方差达到预设阈值的目标预测结果,并根据目标预测结果更新模型训练样本;通过更新后的模型训练样本对高斯过程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并返回判断当前训练的高斯过程模型的精度是否符合预设精度条件的步骤,直至优化后的高斯过程模型符合预设精度条件;基于符合预设精度条件的目标高斯过程模型预测设计目标天线的所需尺寸参数。本发明通过方差更新模型训练样本,提高了模型精度。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