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凸起的排气歧管滑动接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80082421.6 申请日: 2015-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7949686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9
发明(设计)人: 彼得·托马斯·匡茨;里德·M·艾里什 申请(专利权)人: 康明斯公司
主分类号: F01N13/10 分类号: F01N13/10;F16L27/12;F16L37/04
代理公司: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代理人: 汤慧华;杨明钊
地址: 美国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装置,包括发动机、与发动机流体联接的排气歧管以及定位在排气歧管下游并流体联接到排气歧管的辅助系统。滑动接头组件将排气歧管流体联接到辅助系统,并且包括流体联接到排气歧管的滑动接头阳型部分,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包括定位在阳型部分的外表面上的多个凸起。阳型部分界定与排气歧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通路。该组件还包括流体联接到辅助系统并且包括第二通路的滑动接头阴型部分。阳型部分可插入到阴型部分中以将阳型部分流体联接到阴型部分。仅多个凸起接触第二通路的内表面。此外,阳型部分在第二通路内可轴向滑动,同时保持阳型部分和第二通路之间的流体联接。
搜索关键词: 凸起 排气 歧管 滑动 接头
【主权项】:
一种装置,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其流体联接到所述发动机;辅助系统,其定位在所述排气歧管的下游且流体联接到所述排气歧管;和滑动接头组件,其将所述排气歧管流体联接到所述辅助系统,所述滑动接头组件包括: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其流体联接到所述排气歧管,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包括定位在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凸起,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界定与所述排气歧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通路,滑动接头阴型部分,其流体联接到所述辅助系统,所述滑动接头阴型部分界定与所述辅助系统流体连通的第二通路,其中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能插入到所述滑动接头阴型部分中,由此将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流体联接到所述滑动接头阴型部分,使得仅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的所述多个凸起接触所述滑动接头阴型部分的所述第二通路的内表面,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在所述第二通路内能轴向滑动,同时保持所述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和所述第二通路之间的流体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公司,未经康明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8242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内燃发动机及其制造方法-201980069727.6
  • V·贾亚佐提约翰逊;B·玛尼;H·维奈查德坎特;S·巴拉尼拉姆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2019-10-27 - 2023-05-23 - F01N13/10
  • 本主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100)的内燃发动机(101)。该内燃发动机包括至少一个气缸盖(203)。所述至少一个气缸盖包括至少一个进气口(301)。提供了一种燃烧室,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进气口从燃料供应装置接收进气。提供了至少一个排气口(304),该排气口能够将来自燃烧室的燃烧后气体通过车辆的排气管(200)排放到大气中。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具有邻接燃烧室的上游部分(310)和邻接排气管的入口开口(201)的下游部分(307)。所述排气口的下游部分具有第一横截面面积(APT),该第一横截面面积基本上等于或大幅小于排气管的入口开口的第二横截面面积(APE)。
  • 双壁集成凸缘接头-201980031986.X
  • R·E·霍耶三世;V·M·彭罗德 - 康明斯公司
  • 2019-05-15 - 2023-04-14 - F01N13/10
  • 提供了一种双壁集成凸缘接头。该集成凸缘接头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和至少一个出口的内壁、从内壁的入口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以及在内壁的方向上从凸缘延伸出并围绕内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套环。集成凸缘接头由单件材料形成。而且,套环至少部分地限定外壁,并且套环与内壁之间的容积至少部分地限定气隙。
  • 用于密封排气歧管和涡轮之间的连接部的密封垫圈-201780097837.4
  • 安东尼·阿尔曼容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2017-12-20 - 2022-10-25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垫圈(8),所述密封垫圈用于密封车辆的排气歧管和涡轮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密封垫圈包括两个流道开口(80、82)和第一密封部(86),所述两个流道开口由分隔壁(84)分开,所述第一密封部围绕所述两个开口延伸。所述密封垫圈至少包括第二密封部(88)并且优选还包括第三密封部(90),所述第二密封部围绕所述两个开口中的一个开口(80)延伸,所述第三密封部围绕所述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开口(82)延伸。
  • 发动机的排气装置-201880045339.X
  • 仓增拓;北畠启史;长谷川裕一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8-07-18 - 2021-11-05 - F01N13/10
  • 一种发动机的排气装置,其连接于发动机的排气道,发动机由多个气缸直列地排列而成,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及第三排气管。第一排气管以管构件而被形成,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以具有汇合筒部及下游筒部的筒状构件而被形成。在汇合筒部中,从第二缸及第三缸的各个排气道排出的排气气体汇合,该汇合筒部由多个板材组合而被形成,该多个板材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板材通过冲压加工而成。第一排气管的远端部配置在下游筒部的内侧。而且,下游筒部相对于在气缸列方向上的中心而偏置地配置在第一缸这一侧。
  • 带有气缸盖以及带有二次空气系统的内燃机-201780074601.9
  • P.卡韦尔克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2017-11-23 - 2021-10-29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气缸盖(1)的内燃机,气缸盖带有集成的废气歧管(2),废气歧管具有多个出口通道(3),且气缸盖带有二次空气系统(4),以便于在冷启动阶段期间通过入口(5)将附加地输送的环境空气作为到废气流动中的二次空气在流动方向上在内燃机的出口阀之后输送到废气歧管(2)中。二次空气系统(4)为了新鲜空气输送具有多个使二次空气系统(4)的分配件板条(6)与相应的出口通道(3)相连接的布置在集成的废气歧管(2)中的输送通道(7),其分别配备有阀组件(8)。每个阀组件(8)具有实施成封闭活门的可绕摆动轴线摆动运动的闭锁器件,其中,摆动轴线相对于闭锁器件的质量重心具有间距。相应于内燃机在机动车中的安装位置,当在废气歧管(2)与二次空气系统(4)之间不存在压差时,闭锁器件由于摆动轴线的该偏心的布置方案在重力的影响下占据限定的关闭状态,且在二次空气系统(4)的侧上的气压相对于废气歧管(2)的侧上的气压的相对过压的影响下自动地打开。
  • 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及其制造方法-201980057876.0
  • 斯特芬·赫斯曼;托马斯·马利舍夫斯基 - 曼卡车和巴士欧洲股份公司
  • 2019-08-30 - 2021-04-13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遮盖内燃机的燃烧腔(12)的气缸盖(10),其具有用于热隔绝的至少一个材料凹缺(20),该材料凹缺在所述气缸盖(10)的主体(14)中形成,并且被布置在流体引导通道(18)与冷却通道(16)之间。材料凹缺(20)可以简单地例如在气缸盖(10)成型(比如浇铸或打印)时直接制得和/或随后制得。例如,在废气被引导经过流体引导通道的情况下,可以有明显较少的热量从热的废气输入到冷却流体中。此外,通过材料凹缺(20)的热解耦还导致热废气不明显地在流体引导通道中冷却。
  • 用于屏蔽件、特别是热保护罩的固定装置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装置的屏蔽件-201780021307.1
  • G.海泽尔贝茨 -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 2017-03-16 - 2021-03-05 - F01N13/10
  • 一种用于以振动解耦的方式将屏蔽件(1)固定在固定配合件(3)上的固定装置,具有:‑卷边套筒(6),其具有至少一个套筒芯部(7)和两个沿径向方向(R)相对于所述卷边套筒(6)的中轴线(M)向外突伸的、沿轴向方向(A)彼此间隔开的卷边(8、9),其中,所述卷边(8、9)在其间沿所述轴向方向(A)形成中间空间(10);‑跨接元件(11),该跨接元件以其径向上的内部区域(12)布置在所述中间空间(10)中,且能以其径向上的外部区域(13)与所述屏蔽件(1)连接;‑其中,所述套筒芯部(7)留有径向间隙(s)地穿透所述跨接元件(11)的凹口(15),并且所述跨接元件(11)可相对于所述套筒芯部(7)在径向上移动。设有阻尼元件(16),其在所述轴向方向(A)上布置在所述卷边(8、9)之间。所述阻尼元件(16)沿径向方向(R)布置在所述套筒芯部(7)与所述跨接元件(11)的径向止挡(17)之间,且被如此确定尺寸,从而所述跨接元件(11)相对于所述套筒芯部(7)的径向上的移动性被限制到相比于所述径向间隙(s)较小的、有效的径向间隙(s´)。
  • 用于均衡发动机气缸背压的系统和方法-201780008561.8
  • D·J·莫尔;B·V·巴甫洛夫;N·J·阿尤提卡;陈羿丞;D·J·艾克罗斯 - 康明斯有限公司
  • 2017-02-01 - 2021-03-05 - F01N13/10
  • 排气歧管包括多个排气进气管道,其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发动机并接收来自发动机的相应气缸的排气。至少一个排气进气管道提供从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排气进气管道的减小的横截面积。由相应的一个排气进气管道出口限定多个弯曲部的每一个。排气进气歧管流体地联接到排气进气歧管并且限定排气进气歧管流体轴线。多个弯曲部的每一个被成形为限定流过其中的排气的进入角。第一弯曲部相对于排气进气歧管流体轴线的第一进入角小于内部第二弯曲部的第二进入角。
  • 带凸起的排气歧管滑动接头-201580082421.6
  • 彼得·托马斯·匡茨;里德·M·艾里什 - 康明斯公司
  • 2015-08-17 - 2020-06-09 - F01N13/10
  • 一种装置,包括发动机、与发动机流体联接的排气歧管以及定位在排气歧管下游并流体联接到排气歧管的辅助系统。滑动接头组件将排气歧管流体联接到辅助系统,并且包括流体联接到排气歧管的滑动接头阳型部分,滑动接头阳型部分包括定位在阳型部分的外表面上的多个凸起。阳型部分界定与排气歧管流体连通的第一通路。该组件还包括流体联接到辅助系统并且包括第二通路的滑动接头阴型部分。阳型部分可插入到阴型部分中以将阳型部分流体联接到阴型部分。仅多个凸起接触第二通路的内表面。此外,阳型部分在第二通路内可轴向滑动,同时保持阳型部分和第二通路之间的流体联接。
  • 歧管-201680020631.7
  • S·考夫曼;M·杰明;A·施泰戈特;M·罗斯 - 天纳克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9-19 - 2019-09-20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歧管系统,其包括作为收集歧管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两个入口以及一个出口,用以将内燃机的两个出口流体连接到一个排气系统。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单独的内气隙隔热歧管,其包括一个连接口、一个入口以及一个出口,该单独的内气隙隔热歧管通过出口连接到壳体上;以及至少一个单独的外气隙隔热歧管,其包括一个入口以及一个出口,该单独的外气隙隔热歧管通过出口连接到内气隙隔热歧管的连接口上。所有的气隙隔热歧管都完全由金属薄片制成且包括内壳层以及外壳层。所有的内气隙隔热歧管几何学地相同,且所有的外气隙隔热歧管几何学地相同,其中内气隙隔热歧管与外气隙隔热歧管结构或者几何学地不同。
  • 4气缸内燃机的排气装置-201480082545.X
  • 杉山孝伸;藤田英弘;滨本高行;金岛雄大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10-09 - 2019-04-30 - F01N13/10
  • 在直列4气缸内燃机中,#2气缸以及#3气缸的排气端口(2b、2c)在气缸盖内部彼此汇合,作为扁平的一个汇集排气端口(2bc)而开口。排气歧管(5)具备#1、#4气缸的单独排气管(6、7)、以及#2、#3气缸的汇集排气管(8),上述这3个排气管的前端与催化剂转化器(11)连接。汇集排气端口(2bc)的等效直径比汇合前的排气端口(2a、2d)的等效直径大,其短径小于或等于各端口(2b、2c)的等效直径。
  • 内燃机的排气装置-201480081679.X
  • 滨本高行;杉山孝伸;藤田英弘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4-09-03 - 2019-04-26 - F01N13/10
  • 在直列4气缸内燃机(1)中,#2气缸以及#3气缸的排气端口在气缸盖(3)内部相互汇合,作为一个集合排气端口而开口。排气集管(5)具备#1、#4气缸的单独排气管(6、7)、以及集合排气管(8),上述这3个排气管(6、7、8)的前端与催化剂转化器(11)连接。与集合排气管(8)的排气的导入角度(θ1)相比,单独排气管(6、7)的排气的导入角度(θ2)大30°~60°。由此,催化剂载体中的流速分布、温度分布变得均匀。
  • 具有涡轮增压器支承件的排气歧管-201380074092.1
  • 约瑟夫·E·卡拉汗 - 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
  • 2013-02-28 - 2018-03-30 - F01N13/10
  • 一种排气歧管,包括内组件和外壳体组件,该内组件限定排气通道,该外壳体组件包围内组件。外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一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附接至发动机,该第二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附接至涡轮增压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配合成包围内组件。至少一个紧固件将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紧固在一起,从而产生以气密的方式密封并保持内组件的压力。
  • 废气壳体-201680041981.1
  • 压力山大·霍尔农;马克思·吉姆英;安德烈亚斯·施泰戈特;亚当·卡奇 - 天纳克有限责任公司
  • 2016-08-05 - 2018-03-27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体承载式废气壳体(1),其包括歧管段(1.1),其包括中心轴(1.5)以及若干歧管接头(1.4,1.4',1.4),所述歧管段(1.1)用以固定在一个凸缘板(3)上以与内燃机的气缸(7)相连接;具有中心轴(1.6)的催化剂壳体段(1.2);以及排气管接头段(1.3),其位于催化剂壳体段(1.2)的下游且用以连接到一个向前传输的排气系统。此外,所述歧管段(1.1)与催化剂壳体段(1.2)以及排气管接头段(1.3)一起形成了具有第一半壳体(1a)与第二半壳体(1b)的一个双壳废气壳体(1),其中这两个半壳体(1a,1b)具有至少部分与中心轴(1.5,1.6)平行的分隔面(T),其中歧管段(1.1)具有能够直接与凸缘板连接的若干整体的歧管接头(1.4,1.4',1.4)。
  • 集成有催化剂壳体的排气歧管及其制造方法-201480051085.4
  • 内川义幸 - 爱信高丘株式会社
  • 2014-09-12 - 2018-01-05 - F01N13/10
  • 一种集成有催化剂壳体的排气歧管(歧管转化器),包括排气歧管部段和催化剂壳体部段。催化剂壳体部段包括保持催化剂载体的大致筒状的壳体主体、将壳体主体与排气歧管部段相互连接的锥形部、以及连接至壳体主体的下游侧的出口侧壳。排气歧管部段和催化剂壳体部段通过对特制坯件进行压制成型而形成,其中特制坯件通过焊接材料种类不同和/或厚度不同的至少两个金属坯件而获得。另外,排气歧管部段和催化剂壳体部段的锥形部由同一金属坯件形成。该集成有催化剂壳体的排气歧管和制造该集成有催化剂壳体的排气歧管的方法能够减少部件等的数量,由此能够节省制造成本。
  • 凸缘板及其系统-201480016691.2
  • M·韦德纳;A·斯泰格特;B·富尔曼;R·恩格尔;A·莱曼 - 天纳克有限责任公司
  • 2014-03-19 - 2017-11-24 - F01N13/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缘板(1)用于内燃发动机(2)的排气系统(2.1)的歧管(2.2)。所述凸缘板能够依靠作为安装层(1.1)的第一外层(1.1)并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2.3)被固定于所述内燃发动机(2)的排气出口连接件(2.4)上。所述安装层能够通过密封件(3)被至少部分直接或者间接抵靠于所述排气出口连接件(2.4)。所述凸缘板依靠作为持力层(1.2)的第二外层(1.2)被应用于所述紧固件(2.3),为了产生垂直作用于所述安装层(1.1)的保持力(F),以将所述安装层(1.1)密封地抵压于所述排气出口连接件(2.4)。所述凸缘板具有位于所述安装层(1.1)与所述持力层(1.2)之间的至少第一中间层(1.3),所述第一中间层与所述保持力(F)相关。在此,所述第一中间层(1.3)形成为空腔结构,其中所述空腔结构(1.3)具有沿平行于所述安装层(1.1)的方向延伸或者彼此相互靠近的单一或者多个壁部(1.4a、1.4b)。所述壁部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安装层(1.1)的方向测量的宽度b1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安装层(1.1)的方向测量的高度(h1),其中h1>b1,其中所述不同的壁部(1.4a、1.4b)限定了朝向所述安装层(1.1)或者所述持力层(1.2)开放的若干腔体(1.5);或者与所述安装层(1.1)以及所述持力层(1.2)共同限定了一个开放的腔体(1.5)。
  • 排气模块和往复式发动机-201380026415.X
  • 阿尔托·耶尔维;约霍·桑贝格;M·胡斯科宁 -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 2013-06-12 - 2017-06-16 - F01N13/10
  • 一种用于具有涡轮增压器(17)的往复式发动机(13)的排气模块(1),在所述往复式发动机中,气缸(14)布置成两组(15、16)。排气模块(1)包括第一排气歧管(2),其用于从第一气缸组(15)的气缸接收排放气体,所述第一排气歧管(2)具有第一端(4)和第二端(5);以及第二排气歧管(3),其用于从第二气缸组(16)的气缸接收排放气体,所述第二排气歧管(3)具有第一端(6)和第二端(7)。所述排气模块(1)设置有连接导管(9),所述连接导管将所述第一排气歧管(2)的第二端(5)连接到所述第二排气歧管(3)的第一端(6)。所述排气模块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导管(8),所述第二连接导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歧管的第二端(7)和涡轮机入口(20)。
  • 发动机的冷凝水产生及气体泄漏防止用排气歧管-201180066732.5
  • 车淳昌;金光洙 - 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 2011-11-10 - 2017-06-16 - F01N13/10
  • 本发明公开发动机的冷凝水产生及气体泄漏防止用排气歧管。所述发动机的冷凝水产生及气体泄漏防止用排气歧管包括一侧主管(2),其具有连接部(5),该连接部(5)在外周部的至少一处沿着圆周形成有密封用凹槽(5a);以及另一侧主管(2),其具有对应连接部(5A),该对应连接部(5A)收纳所述一侧主管(2)的连接部(5),该发动机的冷凝水产生及气体泄漏防止用排气歧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侧主管(2)的连接部(5)的各个密封用凹槽(5a)内夹入了至少一个密封件(6),以能够防止冷凝水和/或废气的泄漏,在与所述一侧主管(2)的连接部(5)的前端部相邻的所述另一侧主管(2)的对应连接部(5A)的内侧周围,向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凹陷槽(11)。在本发明中,将高压废气的流动从一侧主管的连接部的外侧引导至中央侧,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在所述排气歧管内生成的冷凝水和/或所述排气歧管内的废气经由所述连接部的缝隙流出到外部。
  • 发动机的带有催化器的排气管结构-201480002389.1
  • 仓增拓;城谷亮太;西田智宣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4-04-09 - 2017-03-29 - F01N13/10
  • 排气管结构(5a)是在发动机(1)的附近设有催化转化器(90)的排气管结构(5a),具备多个排气通路(51a~51d);和集合部(60)。配置在偏离的第一排气通路(51a)和第二排气通路(51b)之间的集合部(60)具有第一诱导部(61)以及第二诱导部(62)、和旋转诱导部(63)。使从第一排气通路(51a)以及第二排气通路(51b)分别导入的排气流在通过第一诱导部(61)以及第二诱导部(62)分别向斜下方诱导后,在旋转诱导部(63)中向相反方向旋转诱导并向催化转化器(90)流动。
  • 多气缸发动机的排气装置-201280053082.5
  • 中村光男;藤井干公;惣明信浩;冈崎俊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12-11-06 - 2016-11-16 - F01N13/10
  • 一种多气缸发动机的排气装置,以简单的结构便能够抑制喷吸效应下降,其包括:多条独立排气通道(52),上游端连接于一个气缸或排气顺序不连续的多个气缸的排气口;集合部(56),排气流通方向的下游侧逐步缩径,使通过各独立排气通道(52)后的排气流入。各独立排气通道(52)的下游端以集束在一起的状态连接于集合部(56)的上游端。集合部(56)或比集合部(56)更下游的排气通道(4)上设置有局部地阻塞排气流路的O2传感器(59)。
  •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201480055961.0
  • 松本孝史;大北宪一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8-07 - 2016-06-01 - F01N13/10
  • 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能够不占用发动机周边的空间而消除中低速旋转区域的发动机转矩的不足。发动机(E)的排气系统(ES)具备:2根排气管(21),将来自发动机(E)的废气(G)导出;消音器(23),对废气(G)进行消音;导入管(29),将废气(G)导入到消音器(23);以及集合管(27),将来自2根排气管(21)的废气(G)集合并向导入管(29)导入。集合管(27)在导入管(29)的内部具有单一的出口(64),该出口(64)的通路面积(S1)设定成,比两排气管(21、21)的导出口(21a,21a)的通路面积的合计(S2)小,而且比出口(64)的位置处的导入管(29)的通路面积(S3)小。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构件-201380067186.6
  • H·卡尔胡尔;J-F·穆兰 - 雷诺股份公司
  • 2013-10-14 - 2015-08-26 - F01N13/10
  •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内燃发动机的排气构件包括一个具有内部片材(20)和外部片材(21)的排气歧管(2),该歧管通过一个具有内部片材(30)和外部片材(31)的进气管焊接到一个涡轮增压器(3)上,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被焊接到该排气歧管的外部片材(21)上,并且在于,该歧管(2)的内部片材(20)是通过一种滑动连接来连接的。该排气歧管(2)与该进气管之间的焊接(4)必须使得有可能实现限制热引起的机械应力,这种机械应力有可能导致该焊接(4)中会破坏其的裂缝;为此原因,具有按比例的较低温度的进气管被连接到该排气歧管(2)的外部片材(21)上,该外部片材也具有一个低于该歧管(2)的内部片材(20)的温度。由于焊接在一起的不同片材之间的温度差值更小,热引起的机械应力对应地降低。该歧管(2)的内部片材(20)与该涡轮机壳体的进气管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有可能实现在热效应下的自由膨胀。
  • 多缸内燃机的气缸盖-201280077472.6
  • 小玉航平;中村秀雄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12-12-06 - 2015-08-05 - F01N13/10
  • 本发明提供多缸内燃机的气缸盖。气缸盖(1)形成为如下的构造:与呈一列地配置的多个气缸中的各气缸对应的多个排气孔(3a、3b)在其下游侧的汇合部相互汇合,并且与上述多个气缸中的至少两个气缸(#2、#3)分别对应的排气孔彼此也在该汇合部汇合。因此,对于在上述气缸(#2、#3)的排气孔(3a、3b)中流动的排气,因该排气孔(3a、3b)的截面积的扩大/缩小而导致的流速的变化仅为一次,其流速的变动较少。因此,能够抑制因在上述排气孔(3a、3b)中流动的排气的流速以变快、变慢的方式多次变动而导致排气的流速变慢的区间相对于排气路径整体的比例增加的情况,能够避免因该比例的增加而导致排气的流速难以变快的情况。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