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及发动机-CN202120962895.2有效
  • 王颖;高铁石;皮文列;谭国勇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21-05-07 - 2022-01-11 - F02B67/06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及发动机,包括第一轮系及第二轮系,第一轮系包括曲轴带轮、风扇带轮、第一压缩机带轮及第一皮带,曲轴带轮、风扇带轮及第一压缩机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依次传动连接;第二轮系包括风扇带轮、第二空调压缩机带轮及第二皮带,风扇带轮及第二空调压缩机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依次传动连接。该轮系结构,在实现了第一空调压缩机带轮和第二空调压缩机带轮能够相互独立运行的基础上,还提高了整车上更换第二皮带的便利性。
  • 发动机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管线束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CN202023177759.7有效
  • 刘泽宇;高铁石;王立华;张洪强;由宪超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20-12-25 - 2021-08-31 - B60R16/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束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该管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卡箍部,卡箍部上设置有开口供线束穿过,以使线束进入卡箍部内;开口的第一侧向外延伸形成遮挡部,开口的第二侧与车架腹面固定连接,遮挡部和车架腹面间隔设置形成容纳管束的容纳空间。通过该管线束固定支架将管束和线束固定到车架上时,可实现对线束的快速装配,提高整体装配效率,保证总装生产节拍;同时,可较为精确地控制管束和线束的安装位置,控制管束或线束与车架腹面之间的距离,避免管线束与车辆中热源或运动部件等结构的距离过近,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 一种管线固定支架及其安装结构
  • [实用新型]混合电驱动装置-CN202022876213.4有效
  • 邓华红;夏承钢;高铁石;王志广;韦小田;张于于;李伟;孙江明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2020-12-04 - 2021-07-02 - B60K6/365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轴承、前传动齿轮组和设置在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的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挡位齿轮组,输入轴通过前传动齿轮组与中间轴连接,输入轴通过轴承与输出轴相连接,前传动齿轮组的传动比根据发动机的类型配置,第一电机与第一挡位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中间轴传动连接,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使用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挡位齿轮组的全部挡位,从而得到一种通过匹配具有相应传动比的前传动齿轮组就可兼容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混合电驱动装置。
  • 混合驱动装置
  • [发明专利]制动系统及车辆-CN202110399363.7在审
  • 李同占;李林儒;巨建辉;冷彪;高铁石;王彦刚;高龙飞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21-04-14 - 2021-06-18 - B60T13/6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系统及车辆,制动系统包括:第一制动单元,第一制动单元包括第一主缸助力器总成及第一轮边制动器,第一主缸助力器总成与第一轮边制动器连接,第一轮边制动器在接收到第一主缸助力器的制动压力后能够产生前轮制动力;第二制动单元,第二制动单元包括第二主缸助力器总成、第二轮边制动器及电机,第二主缸助力器总成与第二轮边制动器连接,第二轮边制动器在接收到第二主缸制动器的制动压力后能够产生第一后轮制动力,电机能够产生第二后轮制动力。这样,可分别单独向前轮和后轮施加制动力,另外也可通过电机单独向后轮施加制动力,使前轮和后轮制动力解耦,可以适用于多种车辆。
  • 制动系统车辆
  • [发明专利]一种助力解耦液压制动系统及车辆-CN202011503104.6在审
  • 李同占;高铁石;韩景峰;冷彪;周威力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20-12-18 - 2021-03-16 - B60T13/6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助力解耦液压制动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液压制动技术领域。该助力解耦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第一助力总成、第二助力总成、前轴轮边制动器和后轴轮边制动器,制动踏板与第一助力总成连接,制动踏板与第一助力总成均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室内,第二助力总成设置于车辆的底盘上,第一助力总成和第二助力总成中的一个与前轴轮边制动器连接,另一个与后轴轮边制动器连接。本发明能实现对前轴和后轴制动力的解耦,增强液压制动系统在车辆上的适应性,同时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性。
  • 一种助力液压制动系统车辆
  • [发明专利]混合电驱动装置-CN202011406865.X在审
  • 邓华红;夏承钢;高铁石;王志广;韦小田;张于于;李伟;孙江明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2020-12-04 - 2021-02-12 - B60K6/365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电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传动机构,包括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轴承、前传动齿轮组和设置在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的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挡位齿轮组,输入轴通过前传动齿轮组与中间轴连接,输入轴通过轴承与输出轴相连接,前传动齿轮组的传动比根据发动机的类型配置,第一电机与第一挡位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电机与中间轴传动连接,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使用第一挡位齿轮组和第二挡位齿轮组的全部挡位,从而得到一种通过匹配具有相应传动比的前传动齿轮组就可兼容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混合电驱动装置。
  • 混合驱动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发电机及空调支架集成装置-CN201911298850.3在审
  • 李强;邓翰文;皮文列;高铁石;李瑞;易仁涛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2019-12-17 - 2020-04-28 - B60H1/32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发电机及空调支架集成装置,包括Γ形发电机支架和与其相连的空调压缩机支架;所述发电机支架由发电机安装部、缸体缸盖安装部和空调压缩机支架安装部三部分组成,发电机支架在腹板两侧有多条加强筋,其中主要加强筋及腹板按照“工字梁”结构布置,一侧主要加强筋在拐角处呈四分之一的圆弧结构,辅助加强筋按照三角形结构布置;空调压缩机支架呈平板状,该支架上有按照直方格结构布置的内侧加强筋,四周有一圈外侧加强筋,空调压缩机支架有四个空调压缩机安装耳;集成装置中发电机支架和空调压缩机支架采用铸铝材料,降低集成装置的整体质量。本发明集成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重量轻、刚度强度高、功能集成高及拆装方便的优势。
  • 一种量化发电机空调支架集成装置
  • [实用新型]循环球式电动转向器-CN201521109136.2有效
  • 高尚;郭万富;郑燕冬;巨建辉;高铁石;李伟;吴浩;李兴修;雷红亮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5-12-29 - 2016-06-22 - B62D5/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球式电动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扭杆的一端与转向器输入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销钉与螺杆刚性连接,输入转子与转向器输入端过盈配合刚性连接,输出转子与螺杆过盈配合刚性连接,螺母通过内滚道与螺杆后端上的外滚道配合连接,螺母外壁上的齿条与齿扇轴上的齿扇啮合,蜗轮通过过盈配合与螺杆中部刚性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经过蜗杆与蜗轮组成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将电动机输出的转向力矩传递到螺杆上。其通过断开式输入轴的结构,使得反映扭杆变形结构简单,通过采用过渡壳体成功布置了非接触式扭矩传感器,使得扭矩信号更加准确、可靠地传递给控制单元。
  • 循环电动转向器
  • [实用新型]制动踏板支架及踏板总成-CN201220155741.3有效
  • 封万程;冷彪;郭万富;巨建辉;高铁石;商艳春;管仁梅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13 - 2012-11-21 - B60T7/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踏板支架及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踏板支架前板底端与支架后板底端固定连接,踏板支架前板顶端与支架后板顶端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踏板支架前板、支架后板、连接支架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踏板臂底端与踏板固定连接,踏板臂顶端与套筒固定连接,连接支架上开孔,踏板臂顶端的套筒与连接支架的开孔对齐通过踏板轴活动连接,套筒上套有回位弹簧,踏板上套有踏板套,踏板支架前板中间开口,开口部偏上固定连接限位支架,踏板臂前端从踏板支架前板开口处伸出。其通过模块化设计,可在装配线下对踏板高度进行统一调整,保证踏板高度的装配一致性,并降低了踏板高度调整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加快了生产节拍,三角形结构,强度大,重量轻。
  • 制动踏板支架总成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