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3-二氢-1-茚酮类化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10108926.3 申请日: 1998-03-05
公开(公告)号: CN1762957A 公开(公告)日: 2006-04-26
发明(设计)人: C·宾格尔;M·高雷斯;V·弗雷杰;A·温特 申请(专利权)人: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49/67 分类号: C07C49/67;C07C309/65;C07D307/46;C07D333/16;C07D213/50;C07F7/08;C07F15/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段晓玲
地址: 德国韦***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式III和式IV的2,3-二氢-1-茚酮,以及制备所述式III的2,3-二氢-1-茚酮的方法,其包括a)将芳基烷基酮与甲醛水溶液和碱金属碳酸盐或碱土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反应;和b)在酸性条件下进行2,3-二氢-1-茚酮的环化。
搜索关键词: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1.式III的2,3-二氢-1-茚酮其中X’是氯、溴、碘、三氟甲烷磺酸酯或甲磺酸酯;R1’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氟取代基的直链、支链或环C1-C8-烷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氟、氯或OR2取代基的C6-芳基;C7-C10-烷芳基或芳烷基,其中烷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氟、氯或OR2取代基且芳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氟、氯或OR2取代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氟或OR2取代基的C2-C8-链烯基或C2-C8-炔基;C8-C12-芳基链烯基;OR2;SiR23或OSiR23基团,其中的R2是相同或不同的并各自是C1-C4-烷基或C6-芳基,或者R1′是C1-C6-杂环基团,其中优选的杂原子是氧或硫;Y7是氢原子和Y8是氢原子或与X’所限定的相同或Y8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氟取代基的直链、支链或环C2-C6-烷基;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氟取代基的C6-C10-芳基;C7-C12-烷芳基或C7-C12-芳烷基,其中烷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氟取代基且芳基部分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氟取代基;C2-C8-链烯基;C2-C8-炔基;C8-C10-芳基链烯基;或者Y8是经由碳原子结合并可以具有C1-C6-基团或杂原子作为取代基的C1-C9-杂环基,并且Y9是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0892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202211283939.4
  • 周石洋;谭君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 2022-10-20 - 2023-04-04 - C07C49/67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该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为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溶剂化物、光学异构体、多晶型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制备方法为:以化合物1‑16为原料,加入碱性试剂,通过环化反应制备得到式I化合物。该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可以与TLR4很好的结合,并抑制其活性,降低其诱导炎症相关因子的释放,有效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生长,具有改善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本专利的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20和化合物28的活性要优于阳性药甲氨蝶呤,该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茚酮及其制备方法-202210124835.2
  • 顾奕雯;徐正阳;邓维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2022-02-10 - 2022-08-12 - C07C49/67
  • 本发明涉及一种茚酮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邻二卤代苯系化合物、二苯乙炔类化合物、羰基源在PdCl2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即得到茚酮;其中,所述的邻二卤代苯系化合物为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式中,R1为H或CH3;R2为H、CH3、COOCH3、CF3、F或Cl中的一种;所述的二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具有如式(II)所示结构式的化合物,式中,R3、R4分别为H、CH3、OCH3、F或Cl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邻二卤代苯和二苯乙炔催化合成茚酮的方法,以1,4‑二氧六环为反应溶剂,在120℃下、N2氛围中即可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具有耗能低、产率高等优点。
  • 一系列四芳基螺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910056696.2
  • 王斌;张金相;李春举 - 天津师范大学
  • 2019-01-22 - 2021-12-21 - C07C49/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四芳基螺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了一种在醋酸钯催化下芳香叔胺与二芳基乙炔直接进行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四芳基螺环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将醋酸钯与相应的芳香叔胺,二芳基乙炔,一水合醋酸铜,邻菲罗啉,四氟硼酸银按照0.2:2:2:2:0.25:0.3的摩尔比混合,加入溶剂甲醇,反应体系中充满氩气,反应温度控制在100‑120 oC,24小时后,反应体系抽干溶剂,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产物。此反应中两分子的二芳基乙炔插入到叔胺基对位C‑H键生成螺环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有较好底物适用性,底物结构简单易得等优点。
  • 一种医药中间体苯并环己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202011003670.0
  • 孙伟之;韩飞;张璐璐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0-09-22 - 2021-11-12 - C07C49/6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并环己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为以4‑苯基丁酸化合物为原料,先与草酰氯在二氯甲烷中回流反应,真空蒸干得到4‑苯基丁酰氯化合物粗品,再将粗品溶解在溶剂中,加入金属掺杂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启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搅拌进行关环反应,反应完成后通过抽滤、溶剂洗涤、柱层析纯化等操作得到目标产物苯并环己酮化合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反应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催化剂可以回收套用,适用于苯并环己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
  • 一种高效合成1,6-二烯-3-酮衍生物的方法-202011145720.9
  • 张天舒;徐婷;姜波 -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师范大学
  • 2020-10-23 - 2021-01-22 - C07C49/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合成1,6‑二烯‑3‑酮衍生物的方法,在有机溶剂体系中,以式2化合物为原料,在75~85℃条件下搅拌回流反应,TLC跟踪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后处理得到式1化合物。本发明通过串联反应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底物联烯‑7‑炔‑4‑酮,该底物是一种反应位点多、官能团活性高的合成子,无需任何催化剂或氧化剂,仅在溶剂中便可顺利进行合成得到1,6‑二烯‑3‑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结构新颖等优点。
  • 1;3-茚二酮的合成工艺-201810294263.6
  • 崔家乙;郭鑫;伍有本 - 南京哈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3-30 - 2018-07-27 - C07C49/67
  • 本发明属于医药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3‑茚二酮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酸乙酯加入反应容器中,开启搅拌,加入甲醇钠,加热至40‑50℃时停止加热;步骤2,继续搅拌反应,待反应体系呈黄色凝固状,补加乙酸乙酯,保持反应体系在温度为70‑80℃的条件下反应3‑4小时后,降温至20℃以下,抽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淋洗,烘干,得到中间体;步骤3,取步骤1制得的中间体加入反应容器中,将浓盐酸与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容器中,开启搅拌,加热至45‑55℃,保温反应直至没有气泡生成;降温至20℃以下,抽滤,滤饼乙酸乙酯淋洗,收集滤饼,真空干燥,制得产物1,3‑茚二酮;该合成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
  • 一种二氢化茚‑1,3‑二酮化合物的催化合成方法-201710094279.8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清章
  • 2015-11-23 - 2017-07-25 - C07C49/67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式(II)所示二氢化茚‑1,3‑二酮的催化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中和氮气氛围下,于催化剂、氧化剂、有机配体和助剂的存在下,下式(I)化合物发生自身环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从而得到所述式(II)化合物, 所述方法采用了新型催化剂、氧化剂、有机配体、助剂和有机溶剂的综合选择与优化,从而实现了物料的高速转化,大大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收率,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 一种不对称催化合成(R)‑4,7‑二甲基‑1‑四氢萘酮的方法-201510616896.0
  • 钟江春;边庆花;武林;周云;李硕宁;杨燕青;王敏 - 中国农业大学
  • 2015-09-24 - 2017-03-22 - C07C49/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催化合成(R)‑4,7‑二甲基‑1‑四氢萘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噁唑啉/钴催化的外消旋2‑卤代丙酸酯与对甲基苯基格氏试剂的不对称Kumada交叉偶联反应,先生成(S)‑对甲苯丙酸酯2。然后用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还原为(S)‑对甲苯丙醇3,再经溴代,与乙烯基格氏试剂偶联制得(R)‑4‑对甲苯基‑1‑戊烯5。接着依次进行硼氢化‑氧化反应与Dess‑Martin氧化反应,得到(R)‑4‑对甲苯基戊醛6。最后用氧化银氧化,经分子内付氏酰基化反应,关环合成(R)‑4,7‑二甲基‑1‑四氢萘酮。本发明合成路线简捷,总共8步反应,总产率为27%,产物光学纯度为90%。
  • 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201510896172.6
  • 席婵娟;刘宇 - 清华大学
  • 2015-12-08 - 2017-03-22 - C07C49/67
  • 本发明公开了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III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式I所示化合物与式II所示化合物在三氟甲磺酸甲酯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得到式III所示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本发明提供的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合成得到具有各种各样取代基的3‑芳基‑1‑茚满酮衍生物;而且原料易得、无金属参与、反应原子经济,同时还具有操作简便、合成产率高、产品易于纯化、环境友好等特点。
  • 一种苯并环丁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201210103933.4
  • 胡益民;余涛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2-04-11 - 2012-10-10 - C07C49/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环丁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所述的苯并环丁酮衍生物其结构式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四元环的合成方法,可生成一系列新的苯并环丁酮衍生物。相对于普通四元环状化合物,本方法制备的四元环状化合物有羰基的存在,可以用于例如其通过Baeyer-Villiger反应合成的苯并呋喃酮衍生物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又如其转化为苯并环丁烯类衍生物,其作为一族新型的活性树脂单体,通过聚合反应既可形成热塑性聚合物,也可形成热固性聚合物。并且苯并环丁烯树脂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大大缩小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利于电器小型化,并显著提高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在电子高技术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 一种由4-苯基丁酸催化合成α-四氢萘酮的方法-201110426916.X
  • 卞妮妮;毛建新;赵晓倩;丁龙华;郑小明 - 浙江大学
  • 2011-12-19 - 2012-07-18 - C07C49/67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固定床装置中,以固体酸为催化剂,以4-苯基丁酸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固液比将其溶于1,2-二氯苯中,混合液经气化后连续流经催化剂床层,在催化剂上进行反应,可以连续地生成α-四氢萘酮的方法。本发明克服了以往间歇式液相反应体系中催化剂较易失活并难以循环使用的问题;气固相反应的优势在于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可以调整,以便优化反应的条件,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产物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分离出来,有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此外,由于采用固定床催化方式,所生成的产物在反应过程中及时离开催化床层,反应可以连续化操作、即使催化剂失活也可在线进行再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 发光元件材料前体和其制造方法-201080015348.8
  • 白泽信彦;城由香里;藤森茂雄 - 东丽株式会社
  • 2010-03-29 - 2012-03-14 - C07C49/67
  • 本发明的课题是,依靠过去的方法难以制造的发光元件材料前体可以制造,以及通过该前体提供适合湿式工艺的材料和使用该材料制造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通式(1)所示的发光元件材料前体。(其中,R1~R6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选自氢原子、烷基、环烷基、链烯基、环链烯基、烷氧基、烷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和卤原子。但R1~R6中的至少1个具有2环以上的稠合芳香族烃。)
  • 一种气固相反应合成α-四氢萘酮的方法-200910101675.4
  • 毛建新;王存进;罗云;郑小明 - 浙江大学
  • 2009-08-20 - 2010-01-27 - C07C49/67
  • 一种气固相反应合成α-四氢萘酮的方法,以苯和γ-丁内酯为原料,以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气固相反应连续合成α-四氢萘酮,反应温度为210~300℃,液体空速为1~6.0h-1条件下反应,γ-丁内酯的平均转化率为25~79%,α-四氢萘酮的平均摩尔得率为5~40%。催化剂失活后可以通过氧化灼烧后再生,恢复催化剂性能。本发明的特点是可以避免传统的F-C反应生产α-四氢萘酮工艺中,催化剂无法重复使用并排放大量酸性废水的问题,连续化的合成工艺有利于生产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 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0810040358.1
  • 曹育才;周慧;马静君;刘伟 - 上海化工研究院
  • 2008-07-08 - 2008-12-10 - C07C49/67
  • 一种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以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复合无机酸或有机酸参与的脱水环化条件下,转化为茚酮类化合物;将茚酮类化合物通过还原剂还原转化为茚满醇化合物;将茚满醇化合物脱水转化为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常规易制备的原料——取代的苯甲酸酯类化合物来合成茚类化合物,简化了合成路线,节省了成本,适合批量化生产。
  • 一种具有杀虫、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200510112916.7
  • 何兰;曹坳程;郭美霞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 2005-10-14 - 2007-04-18 - C07C49/67
  • 本发明提供的为一种新化合物——泽兰C,其化学名为:8α-羟基-1-异丙基-4,7-二甲基-1,3,4,8a-四氢奈-2,6-二酮,属倍半萜类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如下:1.无色块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2.Mp:156℃;[α]D=+64°(c=0.45,CHCl3);EIMS(m/z):248(M+,C15H20O3,35),230(65),189(43),178(100),163(86),150(97);IR(KBr)max(cm-1):3320,1719,1666,1623,1387,1160,1995;该化合物对棉铃虫、甜菜夜蛾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对花生褐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镰刀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开发新的高活性、低毒的杀菌剂、杀虫剂或驱避剂。
  • 植物性雌激素剂桉烷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0510029783.7
  • 赵亚;魏少敏;胡昌奇 -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 2005-09-20 - 2007-03-28 - C07C49/67
  • 本发明提供如下式(I)所示的桉烷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盐、酯、水合物:式中R1表示氢、羟基、氨基、卤素、羰基或C1~6的烷基、烷氧基、链烯基、炔基、甲酰氧基、肼、腙、哌啶、吡啶,或各种氨基酸修饰的羟基,或-SO2NHCOR基。R2、R3、R10为氢、羰基、末端双键、羟基、卤素或C1~6的烷基、链烯基、炔基、烷氧基。R4为氢、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乙酰基保护的羟基。R5、R6、R7、R9为氢、羰基、羟基、甲氧基、乙氧基、氨基酸酰基、C1~6的烷氧基、烷基或链烯基。R8为甲基、羟甲基。本发明还提供此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雌激素缺乏或性激素代谢、特别是雌激素代谢调节障碍所导致的病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以及在化妆品制备中的用途。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