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21237.1 | 申请日: | 2023-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0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清;阚宏柱;请求不公布姓名;王星河;蔡鑫;陈婉君;张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06;H01L3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55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六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发光二极管 | ||
1.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半导体层;
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和浅量子阱层的Si/O浓度比例均大于1,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层的Si/O浓度比例大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和所述浅量子阱层的Si/O浓度比例,且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与量子阱层之间的Si/O浓度比例呈U型分布,所述量子阱层的Si/O浓度比例小于1;
所述电子阻挡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Mg/H浓度比例均大于1,所述量子阱层的Mg/H浓度比例小于1;
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半导体层形成载流子隧穿平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层为由阱层和垒层组成的周期结构,所述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x:8≤x≤20,所述量子阱层的阱层厚度为a:30埃米≤a≤70埃米,所述量子阱层的垒层为超薄垒层,垒层厚度b:20埃米≤b≤40埃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层的电子浓度与空穴浓度比例为z:1≤z≤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浅量子阱层为由阱层和垒层组成的周期结构,所述浅量子阱层的周期数为y:5≤y≤30,所述浅量子阱层的阱层厚度为c:10埃米≤c≤25埃米,所述浅量子阱层的垒层厚度d:10埃米≤d≤30埃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的厚度为50埃米至400埃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厚度为100埃米至500埃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阻挡层的Al含量高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量子阱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Al含量,且所述Al含量由量子阱层、浅量子阱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至第一n型半导体层为下降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C/O浓度比例均小于或等于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第二n型半导体层、浅量子阱层、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半导体层为GaN、AlGaN、InGaN、AlInGaN、AlN、InN、AlInN、SiC、Ga2O3、BN、GaAs、GaP、InP、AlGaAs、AlInGaAs、AlGaInP、InGaAs、AlInAs、AlInP、AlGaP、InGaP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蓝宝石、硅、Ge、SiC、AlN、GaN、GaAs、InP、蓝宝石/SiO2复合衬底、蓝宝石/AlN复合衬底、蓝宝石/SiNx、镁铝尖晶石MgAl2O4、MgO、ZnO、ZrB2、LiAlO2和LiGaO2复合衬底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212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