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00421.X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媛萍;张乾宇;陶世银;马成龙;李随新;李博;张兵奇;张博然;马超;朱世昌;朱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8 | 分类号: | B60T13/68;B61H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刘桐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车辆 直通 制动 用运监 空气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所述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包括:总风管和制动缸管;常用制动机构,所述常用制动机构包括第一截断塞门、第一减压阀和常用制动电磁阀。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实现了运监装置的直通制动控制功能,消除了既有轨道车运监装置只能依靠自动制动进行运监控制的限制,适用于空气制动系统采用自动制动或直通制动控制的轨道工程车辆,第一截断塞门、第二截断塞门带有排风功能,可防止常用制动电磁阀或紧急制动电磁阀故障时无法正常制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工程车辆运监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运监控制装置是中国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轨道车“两冒一超”,并辅助司机提高操纵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轨道工程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一般配置JZ-7制动机,运监装置为GYK,主要由常用制动电磁阀、紧急制动电磁阀、保压阀、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用于轨道工程车辆超过规定时速时,通过对列车管进行排风,使JZ-7制动机产生制动作用,进而控制轨道车辆的速度。
当实施常用制动时,常用制动电磁阀得电,列车管排风,车辆制动;当实施紧急制动时,紧急制动阀失电,列车管排风,车辆制动;在常用制动电磁阀得电及紧急制动阀失电的同时,保压阀得电,对车辆总风进行保压,压力传感器则安装在列车管上,用于列车管压力的闭环控制。
既有GYK运监装置必须依靠JZ-7制动机的自动制动功能才能实现运监控制,对于空气制动系统配置为JZ-7制动机小闸+继动阀的某型号放线车,空气制动系统只有直通制动功能,无自动制动功能,因此,既有GYK运监装置无法满足放线车运监控制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解决了配置为JZ-7制动机小闸+继动阀的直通制动控制系统车辆的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车辆直通制动用运监空气制动控制系统,包括:
总风管和制动缸管;
常用制动机构,所述常用制动机构包括第一截断塞门、第一减压阀和常用制动电磁阀,所述第一截断塞门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总风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截断塞门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的输出端安装有常用制动电磁阀;
第一梭阀,所述第一梭阀安装于所述常用制动电磁阀的输出端;
第二梭阀,所述第二梭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梭阀的输出端;
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梭阀上;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梭阀上。
优选的,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制动缸管上。
优选的,还包括紧急制动机构包括第二截断塞门、第二减压阀和紧急制动电磁阀,所述第二截断塞门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总风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截断塞门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的输出端安装有紧急制动电磁阀,所述紧急制动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梭阀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截断塞门采用带排风功能的法兰式球芯塞门,所述第二截断塞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截断塞门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截断塞门与所述第二截断塞门并联安装子所述总风管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压阀和所述第二减压阀均采用管式安装且自带压力表,所述第一减压阀压力设定值为300kPa,所述第二减压阀压力设定值为35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00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