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1130.4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刘建康;赵慧超;于长虹;牛超凡;霍云龙;刘力源;李坤远;车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22;B60L58/27;B60N2/5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能量 管理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包括:PTC加热器;热泵空调冷凝器;动力电池;石墨烯电加热片;以及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主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主路包括第二水泵和暖风芯体,主路流经PTC加热器和热泵空调冷凝器,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支路流经动力电池,主路能够选择地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连通;石墨烯电加热片包括电池加热片和座椅加热片,电池加热片安装在动力电池上,并能够对动力电池加热,座椅加热片安装在座椅上,并能够对座椅进行加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提升低温状况下的电池温度和乘员舱温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然而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和电池本身低温特性,低温充电速度慢,充电时间长,采用的电动空调温升慢能耗高,影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低温续航里程衰减较多。
针对这些问题,行业上当前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采用PTC对电池冷却液进行加热,进而加热电池,在低温充电之前把电池加热到一个合适的温度,然而此技术对电池的加热速度比较慢,而且电耗比较高;电动空调目前多采用热泵空调,热泵空调在温度为-5℃以上效率较高,制热效果良好,当温度进一步降低热泵空调制热效果变差,而且效率也更差,乘员舱温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快速提升低温状况下的电池温度和乘员舱温度,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包括:PTC加热器;热泵空调冷凝器;动力电池;石墨烯电加热片;以及冷却回路,冷却回路包括主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主路包括第二水泵和暖风芯体,主路流经PTC加热器和热泵空调冷凝器,第一支路包括第一水泵,第一支路流经动力电池,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主路能够选择地与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连通,主路与第一支路连通时形成第一冷却回路,主路与第二支路连通时形成第二冷却回路;石墨烯电加热片包括电池加热片和座椅加热片,电池加热片安装在动力电池上,并能够对动力电池加热,座椅加热片安装在座椅上,并能够对座椅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还包括:空调压缩机;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空调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将动力电池的参数信息发送至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对冷却回路、动力电池和石墨烯电加热片进行控制,空调控制器与空调压缩机和PTC加热器连接,对空调压缩机和PTC加热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电动车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运行状态;获取环境温度;根据车辆运行状态和环境温度确定车辆所处工况;根据车辆所处工况对PTC加热器、热泵空调冷凝器、动力电池、石墨烯电加热片和冷却回路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车辆运行状态和环境温度确定车辆所处工况的步骤包括:当车辆处于停车充电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T≤a℃时,车辆处于第一工况;当车辆处于停车充电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a℃<T≤b℃时,车辆处于第二工况;当车辆处于停车充电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b℃<T时,车辆处于第三工况;当车辆处于停车充电空调关闭状态时,车辆处于第四工况;当车辆处于行车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T≤a℃时,车辆处于第五工况;当车辆处于行车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a℃<T≤b℃时,车辆处于第六工况;当车辆处于行车空调开启状态,且环境温度T满足b℃<T时,车辆处于第七工况;当车辆处于行车空调关闭状态时,车辆处于第八工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1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