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94527.1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高晗;李辛;齐亚文;宿方宗;阳华平;谢想;孟繁彬;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1/16 | 分类号: | B61G11/16;B61G1/36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装置 车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包括缓冲器壳体、缓冲器本体、变形管、加压件;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缓冲器壳体内;变形管包括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尺寸大于第二变形分管的尺寸;缓冲器壳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一变形管内。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的外壁与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变形分管内;且加压件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相接。其中,在缓冲器本体受力且达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缓冲器壳体能够推动加压件朝向第二变形分管处运动,使得变形管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钩缓冲技术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
背景技术
压溃管和缓冲器作为吸收冲击能量来保护车体和乘客安全的车端安全部件,广泛应用于轨道车辆钩缓装置中。其中,缓冲器主要用于吸收列车正常运行、连挂冲击等工况下车辆间的冲击能量,提升乘坐舒适性并保护车体;压溃管可在列车异常碰撞情况下发挥巨大缓冲吸能作用,保护车体设备和司乘人员的安全。
随着轨道交通车辆节能、高效、安全等理念的不断深入,钩缓装置的轻量化和高吸能要求越来越被重视。然而,现有技术中缓冲器和压溃管通常采用前后串行连接,这种结构占用了大量的纵向空间,从而不利于在有限的纵向空间下设计更大的吸能能力。由此,为了满足以上高吸能要求,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兼具超强吸能能力的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压溃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缓冲压溃装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大而影响吸能能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冲压溃装置,包括,
缓冲器壳体;
缓冲器本体,所述缓冲器本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缓冲器壳体内;
变形管,所述变形管包括固定连接且相贯通的第一变形分管和第二变形分管,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尺寸;所述缓冲器壳体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管内;
加压件,所述加压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内;且所述加压件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相接;
其中,在所述缓冲器本体受力且达到所述变形管的触发力时,所述缓冲器壳体能够推动所述加压件朝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处运动,使得所述变形管变形且吸收冲击能量。
优选的,所述加压件包括,
第一加压部,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内,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
第二加压部,所述第二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内壁滑动相接;且所述第二加压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形分管包括并排且相贯通设置的,
导向连接管部,所述导向连接管部套设与所述缓冲器壳体的外部;
缓冲连接管部,所述缓冲连接管部为弧形结构,且其一端与所述导向连接管部相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相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压部设置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处,且所述第一加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缓冲连接管部的内壁滑动相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壳体与所述第一加压部之间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器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变形分管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94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料木素的提取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缓冲压溃装置及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