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93066.3 | 申请日: | 202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闫鹏修;崔晓;王咏;朱贤龙;周晓阳;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73;H01L23/498;H01L21/48;H01L2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结构 制作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和应用,上述封装结构包括传导层、基板层、散热层、第一钎焊层以及第二钎焊层,传导层与基板层的一侧通过第一钎焊层结合,基板层的另一侧与散热层通过第二钎焊层结合。通过上述对封装结构的优化,避免了传统封装结构中封装基板下方金属层以及焊接层的制备,降低了从上层传导层依次到封装基板、散热层以及冷却液整个散热过程中的热阻,提升了导热效率,提高了含有此封装结构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功率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LD以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不断发展,散热成为影响器件性能与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对于电子器件而言,通常温度每升高10℃,器件有效寿命就降低30%~50%。因此,选用合适的封装材料与工艺、提高器件散热能力就成为发展功率器件的技术瓶颈。
封装基板主要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高热导率,将热量从芯片(热源)导出,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而言,封装基板必须满足具有高热导率。目前功率半导体器件均采用热电分离封装方式,器件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经由封装基板传播出去,导热良好的基板可使芯片免受热破坏。其次还需要具备与芯片材料热膨胀系数匹配。功率器件芯片本身可承受较高温度,且电流、环境及工况的改变均会使其温度发生改变。由于芯片直接贴装于封装基板上,两者热膨胀系数匹配会降低芯片热应力,提高器件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满足功率器件高温使用需求。此外也应具备好的绝缘性,满足器件电互连与绝缘需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满足机械强度高以及价格适宜,以保证在器件加工、封装与应用过程的强度要求和大规模生产及应用。
陶瓷基板作为目前常用电子封装基板中的一种。陶瓷材料本身具有热导率高、耐热性好、高绝缘、高强度以及与芯片材料热匹配等性能,非常适合作为功率器件封装基板,目前已在半导体照明、激光与光通信、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深海钻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器件,由于本身较高的功率密度,整个器件的发热量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液冷的方式将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传统的功率半导体器件10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键合线101、芯片102、芯片焊接层103以及封装结构104。具体地,封装结构104包括陶瓷基板的上层铜箔1041、陶瓷基板的陶瓷层1042、陶瓷基板的下层铜箔1043、陶瓷基板的焊接层1044、散热底板1045以及导热柱1046。上述封装结构104承担了传导热量和器件内外部电气绝缘的重要功能,陶瓷基板的陶瓷层1042与含有导热柱1046的散热基板1045经由焊接层1044(通常导热系数60W/m·k,厚度0.2mm~0.4mm)以及陶瓷基板的下层铜箔1043进行连接。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工艺中,为了形成上述封装结构,传统的工艺路线会先进行陶瓷基板的制备,然后在制备完成的陶瓷基板上进行芯片102贴装、焊接以及键合等前序封装工艺。之后将带有芯片102的陶瓷基板通过真空回流焊的工艺与散热底板1045实现连接,连接完成之后进行模封(或灌胶)等后序封装工艺。上述由于焊接层1044的存在不仅导热性能较差,不利于热量传递到散热底板1045,而且整个工艺繁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效果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传导层、基板层、散热层、第一钎焊层以及第二钎焊层,所述传导层与所述基板层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钎焊层结合,所述基板层的另一侧与所述散热层通过所述第二钎焊层结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钎焊层的材料以及所述第二钎焊层的材料为Ag-Cu-Ti合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Ag-Cu-Ti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8%~78%的Ag、20%~28%的Cu以及2%~8%的TiH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钎焊层的厚度为0.1μm~30μm;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93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盖帽尺寸检测设备
- 下一篇:IO-Link设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