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活性纳米硒为硒源制备富硒酸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3816.3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献礼;冯拓;单培;张雅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纳米 制备 酸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活性纳米硒为硒源制备富硒酸奶的方法,属于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加入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一定量的酸,得到壳聚糖溶液;添加无机硒,调整硒浓度,然后缓慢加入VC,搅拌均匀即为活性纳米硒‑壳聚糖复合物。选用牛奶或羊奶或奶粉为原料乳,添加活性纳米硒,对添加了活性纳米硒的奶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后的奶预热至50‑80℃,然后进行均质,均质后的奶进行杀菌、冷却;冷却后的奶接种乳酸菌,接种后经灌装、发酵、冷却、后熟或发酵、灌装、冷却、后熟及检验后即得富硒酸奶。本发明法生产富硒酸奶具有产品安全性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活性纳米硒为硒源制备富硒酸奶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硒是维持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键元素,而后者是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关键酶。此外,缺硒与超过40多种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高度相关(Miguel Navarro-alarcon and Carmen Cabrera-viqu.Selenium in food and thehuman body:a review[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8,400,115–141)。人类硒的摄入主要通过植物或动物间接从土壤中获得,而我国超过72%的土地(特别是中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为缺硒或严重缺硒地区,导致我国有超过3亿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硒状态(Jing Dawei et al.Selenium enrichment,fruit quality and yield of winterjujube as affected by addition of sodium selenite[J].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7,225,1–5;Zhou Fei et al.Influence of processing methods and exogenousselenium species on the content and in vitro bioaccessibility of selenium inPleurotus eryngii[J].Food Chemistry,2021,338,127661)。2004年WHO/FAO推荐成年人每天人均最低硒摄入量为55微克,而目前我国成年人每天人均硒摄入量不足26微克(翟晓娜.壳聚糖纳米砸体系的制备及其物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Zhou Fei,et al.Influence of processing methods and exogenous seleniumspecies on the content and in vitro bioaccessibility of selenium in Pleurotuseryngii[J].Food Chemistry,2021,338,127661)。因此,提高我国居民硒摄入量是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但自然界中硒主要以亚硒酸盐和硒酸钠的形式存在,两者均具有毒性。亚硒酸盐和硒酸钠被生物植物吸收后大部分硒仍然以Se6+和Se4+形式存在,微生物吸收后可部分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研究证明纳米硒、有机硒的毒性远远低于无机硒,而两者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性、免疫活性和含硒酶活等)远高于无机硒,是人体补硒的理想状态(王婷婷.谷肤甘肤纳米硒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翟晓娜.壳聚糖纳米砸体系的制备及其物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因此,对我国居民而言提高硒摄入量,特别是有机和纳米活性硒的摄入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3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