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14114.2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伶俐;章礼勇;韩晓健;吴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5J15/08;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238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坐标 移动 装置 | ||
本公开公开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属于绕线机械手急停装置领域;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包括主轴、抱块、直齿条、第一齿轮、安装板、底座、联动机构以及锁紧机构;通过在主轴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抱块,来完成对主轴转动的限制;通过在抱块的下方设置直齿条和第一齿轮,来实现两个抱块的相互远离,避免在机械手绕线时对机械手的转动进行限制;通过在安装板与底座之间设置联动机构,并在每个联动机构上设置两个锁紧机构,来实现对安装板平动的限制;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上下滑动的移动板,来实现对机械手平动和转动的同时急停,增加绕线运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绕线机械手急停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绕线已经实现了机械化,采用绕线机械手替代人工绕线大大提高了绕线质量个效率,随着绕线机械手的不断普及,绕线机械手的安全性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绕线机械手在绕线时的机械动作呈多个方向进行,除了绕主轴转动之外,还有在平面上的平动,当意外发生需要对绕线机械手进行急停时,其复杂多向的机械运动为急停的实现带来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线机械手的多向移动难以急停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绕线机械手的双坐标移动急停装置,包括安装板、主轴和底座,所述主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抱块,所述抱块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块挡板,所述抱块与所述挡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抱块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与底座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连杆和两个第二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沿着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在底座滑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连杆处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的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与所述第三滑槽垂直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四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五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六连杆呈L型,第六连杆的底边在所述安装槽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齿,所述第六连杆的底边位于第二连杆的下端面上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位于所述主轴的下方,移动板在安装板上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抱块的下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齿条,每个直齿条的下方啮合有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两个第一齿轮皆通过转轴与所述移动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移动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移动板往下运动时,移动板与第四连杆靠近第二弹簧的一端碰撞。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并驱动或者限制第二齿轮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菲力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141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驾驶测试的转向驾驶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焊接固定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