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3459.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燕;周瑜;宋庆文;袁昊;何艳静;张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68 | 分类号: | H01L29/868;H01L21/329;H01L29/06;H01L29/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李园园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掺杂 碳化硅 dsrd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1)、N+缓冲区(2)、P-基区(3)、P+缓冲区(4)、P+区(5)、SiO2钝化层(6)、阴极(7)和阳极(8),其中,
所述衬底(1)、所述N+缓冲区(2)、所述P-基区(3)、所述P+缓冲区(4)和所述P+区(5)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所述SiO2钝化层(6)覆盖在所述P-基区(3)、所述P+缓冲区(4)和所述P+区(5)的外周,且所述SiO2钝化层(6)的上端覆盖所述P-基区(3)上表面的一部分,所述SiO2钝化层(6)的下端覆盖所述N+缓冲区(2)上表面未被所述P-基区(3)覆盖的区域;
所述阴极(7)设置在所述衬底(1)的下表面;
所述阳极(8)设置在所述P+区(5)的上表面未被所述SiO2钝化层(6)覆盖的区域,且所述阳极(8)与所述SiO2钝化层(6)接触;
所述N+缓冲区(2)为N型SiC材料,掺杂浓度为1×1018cm-3,掺杂离子为氮离子;
所述P-基区(3)为P型SiC材料,掺杂浓度为1×1015cm-3至2×1016cm-3且由上向下递增,掺杂离子为铝离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缓冲区(4)为P型SiC材料,掺杂浓度为1×1017cm-3,掺杂离子为铝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区(5)为P型SiC材料,掺杂浓度为1×1019cm-3,掺杂离子为铝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7)与所述衬底(1)的界面为欧姆接触,所述阳极(8)与所述P+区(5)的界面为欧姆接触。
5.一种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依次形成N+缓冲区、P-基区、P+缓冲区和P+区;
将所述P-基区、所述P+缓冲区和所述P+区的边缘刻蚀掉以形成位于所述N+缓冲区上表面的台阶;
在所述台阶上形成SiO2钝化层,且所述SiO2钝化层的上端覆盖所述P-基区上表面;
在位于所述P-基区上表面的SiO2钝化层上刻蚀得到欧姆接触窗口;
在所述衬底的下表面淀积Ni金属,形成阴极;
在所述欧姆接触窗口处淀积Ni/Ti/Al金属层,形成阳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衬底上依次形成N+缓冲区、P-基区、P+缓冲区和P+区,包括:
选取厚度为350μm,掺杂浓度为5×1018cm-3的SiC进行RCA标准清洗,作为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N+缓冲区、P-基区、P+缓冲区和P+区,其中,所述N+缓冲区的厚度为1μm,掺杂浓度为1×1018cm-3;所述P-基区的厚度为6μm,掺杂浓度由下往上递减,为2×1016cm-3至1×1015cm-3;所述P+缓冲区的厚度为2μm,掺杂浓度为1×1017cm-3;所述P+区的厚度为1μm,掺杂浓度为1×1019cm-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有P型变掺杂基区的碳化硅基DSR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欧姆接触窗口处淀积Ni/Ti/Al金属层,形成阳极,包括:
在所述SiO2钝化层的表面及所述欧姆接触窗口中裸露的所述P+区的表面淀积Ni/Ti/Al金属层;
腐蚀掉所述SiO2钝化层表面的Ni/Ti/Al金属层,保留所述欧姆接触窗口中的Ni/Ti/Al金属层,形成阳极;
退火以在所述P+区与所述阳极之间形成P型欧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4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近海水域数据采集及发送装置
- 下一篇:液体转印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