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及其发酵方法与多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2666.5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深录;李肖娟;李其;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娄淑贤 |
地址: | 31125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菌丝体 发酵 培养基 组合 及其 方法 多糖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及其发酵方法与多糖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包括破壁大豆粉、葡萄糖、马铃薯粉、石膏、硫酸镁,还包括破壁麦麸粉;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方法;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进行液体发酵得到的木耳菌丝体产量、多糖含量、多糖纯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均有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木耳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及其发酵方法与多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CAuricularia Auricular)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黑木耳又称木耳、耳子、光木耳,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菌类。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黑木耳生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它在我国多数地区都有生产,这就为黑木耳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黑木耳营养丰富、食味鲜美、不但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而且是药用价值较高的药用菌,是世界公认的保健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近代医学研究发现,黑木耳子实体多糖具有降血脂、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黑木耳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黑木耳富含大量的糖类和蛋白质,同时也是一种钙和铁含量较高的食品。大量研究表明黑木耳作为“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简称BRM)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而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都是与其多糖组分密切相关的。
现代研究表明,木耳菌丝体中多糖的含量高于木耳子实体,从木耳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具有菌丝体生长速度快,发酵步骤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从菌丝体中提取多糖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破壁大豆粉生产黑木耳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及其发酵方法与多糖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木耳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及其发酵方法与多糖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包括破壁大豆粉、葡萄糖、马铃薯粉、石膏、硫酸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破壁大豆粉为1~5份、葡萄糖13~21份、马铃薯粉为2~6份、石膏0.2~0.4份、硫酸镁为0.1~0.3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合物还包括破壁麦麸粉。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破壁大豆粉为2~4份、葡萄糖15~19份、马铃薯粉为3~5份、石膏0.2~0.4份、硫酸镁为0.1~0.3份和破壁麦麸粉为1~3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破壁大豆粉为3份、葡萄糖17份、马铃薯粉为4份、石膏0.3份、硫酸镁为0.2份、破壁麦麸粉为2份。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方法,其包括:
木耳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破壁大豆粉1~5g/L、葡萄糖13~21g/L、马铃薯粉为2~6g/L、石膏0.2~0.4g/L、硫酸镁为0.1~0.3g/L,加蒸馏水补充到规定量,混匀后121℃灭菌15~30min后冷却制得液体培养基,将黑木耳母种接种后进行液体发酵,温度25~27℃,通风并搅拌,发酵时间6~10d,将培养好的发酵液过滤或离心2800~6000rpm处理,收集菌丝体,经过洗涤、干燥得到黑木耳菌丝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雪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