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1917.9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宇;马静;关崴;姚书涛;宋名;张晓冬;苏俊元;贾海涛;李承鹏;孙楚萍;张雪峰;刘佩龙;谭望;毕崇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6/36 | 分类号: | B60K6/36;B60K6/365;B60K6/38;B60K6/24;B60K6/26;B60K6/547 |
代理公司: | 23209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晓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转子 动力系统 工作模式 内毂 外毂 电机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混合动力变速器 工作模式转换 功率分流模式 固定连接电机 汽车驱动系统 纯电动模式 并联模式 串联模式 工作区域 混合动力 技术要点 轴向空间 主动齿轮 输入轴 太阳轮 外齿圈 行星架 轴向 松散 发动机 汽车 | ||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工作方法,属于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存在结构松散,轴向空间尺寸大的弊端,以及工作模式转换复杂的问题。技术要点:EM1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电机主动齿轮和C1离合器的外毂,EM2电机的转子与S1太阳轮固定连接;输入轴与C1行星架进行连接,并且与C2离合器的内毂连接;A1外齿圈与C2离合器的外毂连接,并且与C1离合器的内毂进行连接;其工作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模式、并联模式以及功率分流模式;根据车辆的工况需求,选择不同工作模式来满足车辆的需求,同时使混合动力动力系统以及发动机处于高效的工作区域。本发明结构紧凑,轴向尺寸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汽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混合动力汽车因其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竞相研发的新型车辆。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集成了当今许多汽车、能源、电子、控制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为汽车企业更应重视并着手开展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混合动力主要通过不同的工作模式,应用电机的协调工作可以使发动机运行在高效率区,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并且低成本、轻量化、结构紧凑。
现有的汽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通常采用两个行星排,离合器数量都在4个左右,存在结构松散,轴向空间尺寸大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通常采用两个行星排,离合器数量都在4个左右,存在结构松散,轴向空间尺寸大的弊端,以及工作模式转换复杂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包括一组行星轮系、两个离合器、一个减震器、两个电机、输入轴;所述行星轮系包括A1外齿圈、C1行星架和S1太阳轮,所述两个离合器分别是C1离合器、C2离合器;所述两个电机分别是EM1电机和EM2电机;
其中,EM1电机的定子与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EM1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电机主动齿轮和C1离合器的外毂,电机主动齿轮与电机从动齿轮进行啮合,电机从动齿轮与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与差速器进行齿轮啮合;
其中,EM2电机的定子与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EM2电机的转子与S1太阳轮固定连接;减震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输入轴与C1行星架进行连接,并且与C2离合器的内毂连接;A1外齿圈与C2离合器的外毂连接,并且与C1离合器的内毂进行连接。
技术方案二: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动力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工作模式包括纯电动模式、串联模式、并联模式以及功率分流模式;根据车辆的工况需求,选择不同工作模式来满足车辆的需求,同时使混合动力动力系统以及发动机处于高效的工作区域;其中,纯电模式,提供一种在发动机不提供动力时,依靠电池提供电能驱动电机单独工作,并通过变速机构实现车辆的正常行驶;其中,并联模式,发动机单独工作时,变速器结构正常传递动力,驱动车辆整车行驶,同时也已采用电机调节发动机的扭矩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其中,功率分流模式,应用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工作,驱动车辆正常行驶,通过控制电机工作,调节发动机的转速以及扭矩工况点,降低发动机油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以上几种工作模式的进行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纯电动模式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纯电动模式1档:C1离合器和C2离合器都不工作;车辆的动力由EM1电机工作提供;动力流经路径为,EM1电机与电机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与电机从动齿轮进行齿轮啮合,动力传递到输出轴,再经齿轮啮合传递到差速器,然后到达车辆处;根据车辆的车速与扭矩需求,调节EM1电机的工况点以满足车辆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