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80097214.1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凯;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8;H01L21/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孟潭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的外延层。外延层的至少一部分掺杂有金属原子,靠近衬底的外延层的下表面的金属的掺杂浓度高于1×1017atoms/cm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掺杂层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III-V族半导体材料(例如GaN、AlGaN等)在电、物理和化学特性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宽带隙、高电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压和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因此,这种材料特别适合大功率、高频和高温应用。用于这些应用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并且可以在高频工作时承受高压。例如,这些器件可以包括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s)、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FETs)或调制掺杂场效应晶体管(MODFETs)。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该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在衬底上形成不连续金属原子层;在所述不连续金属原子层上形成外延层,其中,在外延层的生长过程中,将不连续金属原子层中的金属原子驱入到外延层中,使得外延层的至少一部分掺杂有金属原子。由于不连续金属原子层,与原子从衬底扩散相对应的电流漏泄现象消除,外延层由于掺杂了金属原子而具有更平滑的表面形态、更好的晶体质量和更高的电阻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衬底与不连续金属原子层之间形成成核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成核层包括GaN、AlN、AlGaN、AlInGaN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延层包括GaN、AlN、AlGaN、AlInGaN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不连续金属原子层中的金属包括Fe、Mn、Sb、Bi、Cd、Zn、Mg、Na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外延层上形成异质结,在异质结上形成栅极结构、源极接触和漏极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该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该衬底上的外延层,其中该外延层包括设置在该衬底上的掺杂有金属原子的金属掺杂层,金属原子的掺杂浓度从金属掺杂层的下表面到上表面逐渐降低,金属掺杂层的下表面的金属原子的掺杂浓度高于1×1017atoms/cm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衬底与金属掺杂层之间的成核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成核层包括GaN、AlN、AlGaN、AlInGaN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延层包括AlN、AlGaN、AlInN、AlInGaN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原子包括Fe、Mn、Sb、Bi、Cd、Zn,Mg、Na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半导体结构包括设置在外延层上的异质结;以及设置在异质结上的栅极结构、源极接触和漏极接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A至图1E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方法200的各个阶段相对应的半导体结构。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形成半导体结构的方法200。
图3所示为金属掺杂的掺杂浓度与传统金属掺杂层的总厚度之间的关系。
图4所示为金属掺杂的掺杂浓度与如图1D所示实施例中的金属掺杂层的总厚度之间的关系。
图5A所示为无金属掺杂的外延层的5×5μm2 AFM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97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传感器电路
- 下一篇:共享频谱中的高度可用的无线电接入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