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多板离合器以及船用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80066899.3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7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植田和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B63H23/30;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多板 离合器 以及 推进 装置 | ||
离合器组件具有:离合器壳,其与第1旋转轴一体地进行旋转;多个外板,它们保持于离合器壳;离合器毂,其与第2旋转轴一体地进行旋转;多个内板,它们保持于离合器毂;活塞,其配置在多个内板的第1侧;缸体,其配置在活塞的第1侧,与第2旋转轴一体地进行旋转,在该缸体与活塞之间形成提供作用于该活塞的液压的液压室;推力环,其配置在多个内板的第2侧;以及复位弹簧,其将活塞朝向第1侧施力。在缸体上设置有螺栓孔,在螺栓孔中设置有能够朝向活塞进退的紧急固定螺栓,在离合器壳上设置有可与螺栓孔在轴心方向上对位的作业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推进装置,详细来说,涉及在船用推进装置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切换动力的传递和切断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船舶的推进装置的一种,公知有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旋转筒(吊舱)上装备螺旋桨而成的方位推进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船用推进装置。
专利文献1的船用推进装置具有:水平的输入轴,其与主机连接而传递驱动力;离合器,其在输入侧连接有输入轴;水平的输出轴(垂直轴),其与离合器的输出侧连接;垂直轴,其经由上部锥齿轮而与输出轴连结;水平的推进轴(螺旋桨轴),其经由下部锥齿轮而与垂直轴连结;以及推进翼,其嵌合安装在推进轴上。垂直轴和推进轴的基部被收纳在相对于船体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旋转筒(支柱及壳体)中。
在上述那样的船用推进装置中,有时采用液压工作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来作为离合器。液压工作式的湿式多板离合器通常利用活塞对多个外板和多个内板进行按压而使它们压接,由此,从相对于离合器输入的输入轴向相对于离合器输出的输出轴传递旋转转矩,其中,该活塞通过液压进行工作,该多个外板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一方共同旋转,该多个内板与输入轴和输出轴中的另一方共同旋转。在以往的船用推进装置中,存在离合器的活塞设置于输入轴侧和设置于输出轴侧的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29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图4示出了活塞设置于输出轴侧的、相关技术的湿式多板离合器101的一例。图4所示的湿式多板离合器101具有离合器组件101A和收纳离合器组件101A的离合器箱体101B。离合器组件101A具有:圆筒状的离合器壳121,其与输入轴2结合;以及多个外板122,它们保持在离合器壳121的内周侧。并且,离合器组件101A具有:离合器毂131,其与输出轴3花键嵌合;以及多个内板132,它们保持于离合器毂131的外周侧。外板122和内板132是交替配置的。多个内板132被夹入到推力环133与活塞134之间,其中,该推力环133固定于离合器毂131的前端部,该活塞134松嵌在离合器毂131的外周。提供使活塞134朝向板122、132移动的液压的液压室由缸体135形成,该缸体135将活塞134夹在中间并在与推力环133沿轴心方向X相反的一侧固定于输出轴3。
在上述结构的离合器101中,当工作油通过形成于输出轴3和缸体135的控制用液压路136向液压室流入时,活塞134向使内板132和外板122压接的方向移动,各板122、132的摩擦面彼此压接,由此离合器连结,从输入轴2向输出轴3传递转矩。
当在船用推进装置的离合器中使用液压的情况下,规定了必须通过适当的装置来妨碍正常航行的内容。该适当的装置可以用紧急固定螺栓代替,该紧急固定螺栓将提供可供航行的速度的离合器固定。
在图4所示的离合器101中,在缸体135上设置有用于紧急固定螺栓的螺栓孔140。在该离合器101中,螺栓孔140通常被形成有除油用的节流孔的插塞142堵住,在紧急时,进行将插塞142从螺栓孔140拔出之后拧入紧急固定螺栓的作业。拧入到螺栓孔140中的紧急固定螺栓直接按压活塞134而使活塞134向压接各板122、132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66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散碳纳米管和干液体浓缩物及其配制剂
- 下一篇:用于生热组件的冷却设备和方法